教学模式:激趣引析、激情赏析、激动表析,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唱俄罗斯民歌《故乡》,欣赏俄罗斯作曲家创作的乐曲《跳蚤之歌》、《波罗维茨舞曲》。 (2)、通过欣赏、演唱、表现歌(乐)曲,了解和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认识俄罗斯人民具有的坚韧不屈,粗旷豪放的精神。了解讽刺歌曲的特点。 (3)、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欣赏、分析音乐,运用肢体语言、演唱技巧等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4)在音乐作品中,找出音乐旋律中相同和不同的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能根据作品的结构为作品的不同段落做出相应的声势伴奏。 2、过程与方法:运用唱歌、欣赏、声势伴奏等形式了解乐曲,结合各种已有的音乐知识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参与、感受、体验、创编音乐,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音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唱歌、欣赏、体验等形式,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和特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对多种音乐表现形式的体验。 (2)、在欣赏、歌唱、表演等活动中,感受多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和相关文化的兴趣。 教材分析: 1、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作于1879年。歌词选自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土德》第一部第五场中魔鬼梅菲斯托与一群朋友在酒店里所唱《跳蚤之歌》写成。在他之前贝多芬、里拉、柏辽兹等作曲家都曾为这段歌词谱曲,但都是歌谣风格的分节歌,而穆索尔斯基所作的是一首"通谱歌",它以鲜明的音乐形象、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和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格著称于世。 全曲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近于朗诵的叙述性的曲调,含有明显的讽刺意味。钢琴伴奏中的顿音则生动地刻画出跳蚤的形象;第二部分的音乐仿佛一支威严的颂歌,描写跳蚤当上大臣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神态,但随之而来的笑声揭穿了它狐假虎威的丑态。最后一段综合前两段的音乐素材加以发展,将歌曲推向高潮。全曲以掐死跳蚤的胜利者发出的爽朗笑声结束。除结尾外,全曲贯穿了嘲弄和轻蔑的笑声,大大增强了讽刺效果。 穆索尔斯基他是俄罗斯作曲家,五人“强力集团”成员,他的作品具有热情奔放的特点,同时还带有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感,代表作有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梭罗庆采市集》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以及歌曲《跳蚤之歌》等等。 2、《故乡》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速度缓慢,气息宽广而悠长,曲调优美广袤,略带忧伤情绪,具有俄罗斯西伯利亚风格。歌曲以不完全小节开始与结束,旋律跌宕起伏,抒发了对俄罗斯河山的赞美之情。全曲只有两个以同头异尾的手法写成的乐局,结构整齐清晰。 3、《波罗维茨舞曲》又名《鞑靼人之舞》或《波罗维茨人之舞与合唱》。为四幕歌剧《伊戈尔王》中,第二幕波罗维茨人的首领康查克汗向被俘的伊戈尔王劝降遭到拒绝后,命女奴向伊戈尔王献舞时表演。原歌词大意为:歌声随风飞向故乡,那里是你自由歌唱的地方,我们在一起将多么欢畅。后常以无合唱声部的管弦乐曲单独演奏。 乐曲一开始,弦乐和圆号奏出由持续音组成的序奏。表现了波罗维茨民族音乐宽广辽阔的特征。在持续音衬托下,长笛在小行板速度上奏出轻柔忧愁的音调。接着.乐曲呈现出圆润委婉的主题。这一主题在歌剧中为优美的女声合唱。充满深沉的思乡愁绪。在管弦乐曲中,先由英国管和圆号奏出,随后速度转快,由单簧管独奏。接着,突然出现定音鼓的击奏,随后,整个乐队在快板速度上奏出歌剧中赞颂波罗维茨首领康察克汗的舞曲旋律.使乐曲情绪陡然急转,表现出粗犷有力的特点。 最后,乐曲在雄壮的高潮中有力地结束。该乐曲中既有悠长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线条,又有粗旷、热情奔放的波兰舞曲节奏特征,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