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晖
在自然教学中,有大量属于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例。所谓“事实学习”,就是认识事物存在的事实。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对自然事实的学习必须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感性认识,进而综合,形成科学的结论并进一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对于这类课型,笔者认为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应建立“源于自然,用于自然”(注:源于自然指自然教材的内容从自然现象中选取;用于自然指学生用获取的知识指导生活。)的教学观,运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思路,注重学生从感知到思维的认识过程。
一. 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的主要特征
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在自然教学中的事实就是自然界中的客观现象。本课型的主要特征是以学生获取事实为目的,通过大量的观察比较,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及综合表述,进而形成结论。在自然教材中,“事实学习”的内容占有较大的比重:
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例
学习内容 |
课例枚举 |
课例分析 |
天气、
气候 |
《春》、《风》、《夏天》、《晴、阴、雨》…… |
《春》一课,要求学生知道春天的特征。
|
物质的
性质 |
《磁铁》、《水的用途》、《轮子》、《铜、铁、铝》、《怎样认识金属》…… |
《磁铁》一课,要求学生知道磁铁有两极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
地球与
环境 |
《土壤的成分》、《水的污染》、《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我们居住的地球》…… |
《空气的成分》一课,认识空气的组成成分这一客观事实。 |
动物 |
《昆虫的一生》…… |
《昆虫的一生》一课,认识昆虫一生的变化。 |
植物 |
《植物的根》、《植物的茎》、《美丽的花》、《怎样认识植物的茎》、《蔬菜》…… |
《植物的根》一课,学生通过各种认识事物的手段来认识植物的根。 |
人体 |
《人的皮肤》、《人的骨胳》、《人的肌肉》…… |
《人的骨胳》一课,认识人的骨胳的特征及生理功能。 |
宇宙 |
《月球的概况》、《太阳系》、《星座》、《北极星》…… |
《月球的概况》一课,让学生了解月球上的客观事实。 |
二.“事实学习”课型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分成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三个阶段。小学阶段的儿童属于第二阶段——具体运算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运用语言和其他符号的抽象概括水平提高,摆脱了静止的知觉表象的束缚,能借助具体经验进行逻辑推理。但是,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仍有具体性,还有凭借表象和具体经验的支持。
因此“事实学习”课型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儿童认知的年龄特点,就要把丰富的事实材料交给学生感知,指导学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训练,最后形成理性认识,并把这种理性认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
三.“事实学习”为中心课型的教学过程结构
(一)以《果实的共同特征》的教学过程为例:
1.问题导入: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带来的果实有什么相同点,并找出果实特有的相同点。
2.学生分组实验:解剖果实并观察,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3.讨论:果实的共同特征。填写课本中的推理过程和结论。
4.总结果实的共同特征。
5.根据果实的共同特征去辨认果实。
《果实的共同特征》的教学过程即“事实学习”课型的教学过程,其结构概括如下表所示:
简而言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实践——理论——实践”。
(二)以下以《声音的产生》一课为例,就本课型的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的常见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1.提出问题阶段:创设情景。
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架设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问题——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自然课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大自然的基本常识。这些知识是从自然现象中选取出来,学生掌握后应用到自然界中去。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应建立“源于自然,用于自然”的教学观,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如《声音的产生》一课,教师先让学生尽情地玩一玩桌上的实验材料(如:音叉、钢尺等)。实际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产生疑问的空间,学生提出许多相关问题:为什么手一动,实验材料就会发出声音?为什么鼓发出响声的同时,鼓皮上的黄豆会跳动?为什么钢尺在发出声音的同时在颤抖?为什么不颤抖就没有声音了?这样学生就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主动地获取知识。
2.获取事实阶段:充分感觉。
通过“尽情玩”,学生对课题已经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如何把握这个良机引导学生去获取事实呢?充分感觉是十分必要的。感觉器官使我们得以与外部世界、周围的人和事物密切联系。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活动,可以接受来自周围环境的刺激,并凭借已有的经验,将之转化成为用于实现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对具体事物和现象有所认识,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接触事实,让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去认识、去体验,从而获取事实。在《声音的产生》这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玩”,学生“玩”的材料越多,越多感官参与,就越容易发现声音的产生与振动之间的联系。
3.整合事实阶段:去粗取精。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获取事实属于产生感觉阶段,而整理加工属于产生知觉阶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简而言之,就是去粗取精。
学生在充分感觉物体的振动这个现象后,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动机、态度倾向、以及当时的注意,通过小组讨论、争论、思辩等方式对来自感官的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在对事实有所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记录自己的感觉,对生动的感性认识进行整理加工。这样,物体振动与声音的产生的规律已经凸现在学生的知觉中。
4.形成结论阶段:综合归纳。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感觉器官提供给我们的关于事物的表面的具体的信息。儿童可以通过思维的抽象概括,对来自周围世界的表面的具体的信息进行综合归纳,了解周围世界的内在本质。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已进行了发散性的疑问、充分感觉,并对物体振动与声音的产生的规律形成感知。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用实验来验证感知的真确性,帮助学生综合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论断。
5.利用结论阶段:指导生活。
小学自然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小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在学校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上生活。特别是自然知识,是学生生活技能的基础。通过本课前四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获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知识。如何把自然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如何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呢?小学生的性格活泼,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更能活跃思维,体现实践能力和激发创造力。教师可以从应用振动和减低噪音两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学生的想法各种各样:有的想到人的发音一定有振动,马上寻找振动的部位;有的想到通过减小洗衣机的外壳振动来减低噪声,充分体现出学生能力和素质。
四.“事实学习”课型的教学策略
(一)“事实学习”课型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1.讲授式
讲授式的教学过程结构:传授——理解——巩固——运用——检查
教学特点:教师为中心,系统授课。
2.讨论式
讨论式的教学过程结构:情景——提问——思考——讨论——评价
教学特点:情景引入,交往学习,师-生、生-生互动。
3.探究式
探究式的教学过程结构:课题——背景——探索——结论——评价
教学特点:问题中心,自主探索,重在发现,发展能力。
(二)3种教学策略发展为12种方法
笔者以为,在教学实践中,这3种教学策略往往是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在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把这3种教学策略发展为12种方法,以适应不同的教学要求。
1.提出问题阶段
方法 |
设计思路 |
教学实例 |
明知故问法 |
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处理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在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外部信息的能动选择上,主要受学习动机、兴趣及价值观的推动和支配,表现为自觉性。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喜欢与教师说话。教师应该乐于让贤,明知故问,满足学生帮助老师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如:《磁铁》一课,让学生动手操作,很容易发现磁铁的两端分别为正极和负极。这时教师可以充当一次演员:拿出一根断了的磁铁,装作不小心掉在地上弄断了。这时可以提出问题:这样的磁铁还有两极吗?学生会非常乐意动手帮老师解决问题。
1984年,美国自然教学法专家兰本达教授在北京上《蜗牛》一课,就是一开始让学生自行观察蜗牛。教授一言不发,只是在小组间倾听学生的讨论,观察学生的活动。当有学生提问时,兰本达教授不作回答,还会发问:你认为呢?兰本达教授的教法正是让学生担当主角,把课堂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
开门见山法 |
开门见山法的优点是让学生十分明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在明确的目的下开展主动的研究。“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达到研究目的,任何方法都可用。在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个性。 |
如:讲授《金属》一课,可先在实验桌上放置各种金属和实验材料。一上课,教师首先揭示课题,让学生自行研究金属的有关性质。实验开始,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有的通过接通电路,发现金属可以导电;有的通过加热,发现金属可以传热;有的通过打磨,发现金属有光泽;有的通过敲打,发现金属具有延展性……这样,学生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动手能力。
|
故弄玄虚法 |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与其费力地牵引学生往预设的答案走,不如来个故弄玄虚。教师什么都不讲,把研究的对象直接交给学生,让他们漫无目的、尽情地玩,全面认识与了解研究对象。这样不仅对研究对象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说不定还会有创新的思想产生。
|
如:《水》一课,基本的教学思路是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感知活动和心智活动。教师把研究对象——水交给学生后,什么话都不讲,让学生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地活动,充分接触研究对象,形成强烈的感性认识。
|
2.获取事实阶段
方法 |
设计思路 |
教学实例 |
边玩边学法 |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玩耍其实也是一种实践。让学生有目的地玩,在玩中学会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完成整个认知过程。 |
如:《磁铁》一课,可以设计“猫捉老鼠”的游戏。把画有猫和老鼠的纸片贴在磁铁上,问学生“猫怎样才能捉住老鼠?”。一个问题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并发现了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又如:《砂和粘土》一课,学生通过“玩泥砂”,发现了粘土能搓成条形,砂不能搓成条形。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玩,玩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在玩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感性认识。 |
身临其境法 |
身临其境,是对实际事物形成感性认识的最佳途径。学生观察植物一类的课,最好在植物园中进行。学生既有充分的材料进行观察,又容易形成对植物实际形态的感性认识。 |
如:《各种各样的叶》一课,可以选择在植物园中进行学习。学生在植物园里采集各种各样自己认识的叶,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叶的颜色、形态、质地等方面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容易通过观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认识植物的叶,形成深刻的印象。 |
实际应用法 |
学生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因此学生的学习首先要学会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综观自然教学现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也培养出不少“高分低能”的“人才”。学以致用,教师要设计实际运用的环境,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
如:《杠杆》等有关简单机械的课,可以在室外准备真正的滑轮、斜面、杠杆和轮轴,让学生分小组使用简单机械搬运较重的物体。这样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应用简单机械,并且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简单机械的作用,比使用实验盒来得直观。不少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为了比速度、比效率,很容易地发现组合简单机械可以更加方便,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
3.整理加工阶段
方法 |
设计思路 |
教学实例 |
群体辩论法 |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整理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且在整理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偏差可以在群体辩论中被发现和进行纠偏。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积极性也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
《水》一课,传统的教学通常是学生通过教师预先设计的几组对比实验,总结出“水是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液体”。这种方法固然比直接把水的概念灌输给学生来得形象,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会显得枯燥。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总结认识事物的方法,然后提出问题:用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认识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玩水,最后让全体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这样学生可以借助别人的描述进行自我纠偏。 |
记录事实法 |
收集到的事实,通常要做初步整理,成为事实材料,成为发展学生认识的思维材料。以填写实验报告的形式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事实,起到整理事实的作用。 |
如《识别岩石的方法》一课需要用四种方法检验五种岩石,一共有20个实验。不少学生通常会兴致勃勃地做,注意力被前面的实验吸引了,往往会忘了做后面的实验。运用实验表格,可以提示学生已做和未做的实验,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为下一步综合升华,形成结论奠定基础。 |
4.形成结论阶段
方法 |
设计思路 |
教学实例 |
综合群辩法 |
教育观念的创新体现在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综合群辩正是充分体现这个特点。从学生的好强、喜辩的年龄特点出发,让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主体精神。教师把学生分散的意见综合起来,体现主导作用。 |
《水》一课,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观察、思考、实践,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水的概念。 |
实验报告法 |
自然科学的实践在课堂上常常表现为实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一切猜想都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以实验报告来汇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进行实验,使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而实验报告是实验过程的汇报、总结,是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收集事实、整理事实从而形成概念、获得知识。 |
如:认识植物的种子,可以用实验报告来帮助学生形成结论。当学生把解剖的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各部位记录后,通过直观的实验报告,很容易得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的特点的结论。
|
5.利用结论阶段
方法 |
设计思路 |
教学实例 |
学以致用法 |
动机是推动个体产生并保持目标指向性行为的心理动力。在学生形成结论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景,让动机推动学生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结论的印象,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 |
如:《杠杆》等有关简单机械的课,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比赛搬运重物。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激发起来,把刚刚认识的各种简单机械组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
总结成文法 |
学生在前四个阶段个体的思维方式大多是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本阶段应帮助学生进行聚合性思维,把多个事实组合起来,最终建立一个有意义的范程过程。 |
如:《水的污染》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课,可以让学生提出研究课题,自己去查阅资料,总结成文,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和提高生活技能。 |
综上所述,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应建立“源于自然,用于自然”的教学观,让学生体验“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和提高生活技能。
【参考文献】
1.邱才训 《课堂教学的课型及其特征》 《教育导刊》 2000年第4期
2. 广州市教委教研室 《广州市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优化的意见》 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