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我让学生写“反思”。 我让学生写“反思” 一、想法由来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教师写一些教学反思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笔者作为一名在一线执教的化学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正是受课程改革中教师写教后反思的启示,我想试着让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也写点什么。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及时复习,有利于对当堂课教学内容的回忆与记忆;㈡、目前开放性试题比重明显增加,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写的能力;㈢、通过这种渠道与学生交流思想,可以增进师生友情,培养学生情商,指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二、具体做法学生自己回忆总结上完的一节课: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环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将自己头脑中发的录像带快速倒至上课时,再根据需要,放映一遍必要的内容。从2004年秋节开始,我在家庭作业处理上采取了一点创新的方法,试着让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写点什么,学生称之为“化学日记”。他们仅从形式上将作业如此命名自有其道理,本人根据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分别叫做“学有所得”和“学有所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每节化学课家庭作业是写一篇“学有所得”,要求学生在回忆当天化学课的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写出有那些知识是自己原来不知道或是不清楚的,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又发现哪些新的问题,心里有什么感受和困惑。日积月累,坚持一年,记录了自己学习化学的心路历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具备有一定的化学知识的科学素养,再将大家所写的“学有所得”在班级内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我就对他们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让他们写出“学用所悟”。别小看这一字之差,我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体验出一节课的精华之所在,用心去领悟。不仅是简单地复习巩固,更重要的是在头脑中有所提炼有所升华,从而悟出一些概括性的、规律性的、有代表性的方法与技能;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步与转化。三、效果例说[例1] “化学”,对于我来说,这是个陌生的名词。我也爱化学,爱化学中种种奇特的现象。听完化学教师的介绍,我满脑子里都是新奇与问号。我开始对化学产生兴趣了。但我还有一个疑问:我能把化学学好吗?我并不熟悉化学老师,但熟悉他所说的道理:信心 + 决心 + 恒心 适当方法 成功!这句话可能是不少人的信念,也可能是许多名人的成功秘诀之一。我暗自问自己,可得出的答案并不令我满意:信心,我信心十足!决心,人决心到底!但“恒心”,这个词可能它认识我,可能我并不认识它。记得以前,当新的学年刚开始的时候,我学得很轻松,各门课的资料都按时做完,但时间一长,资料便堆得象小山一样,我越看越烦,连一丁点儿都不愿意做了。这些问题大概都出在我的恒心上吧。谈到适当的方法,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对不对。现在想来,以前的那些学习上出现的问题,现在都找到答案了。 我们人人平等,在学习化学是同一起跑线上的。所以现在我充满信心!祝我成功吧!本文记录了我在第一节化学课中对学生介绍的学习方法。她通过回顾,体会到了学习过程中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取得成功的关键,为其以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奠定了理性基础。[例2] 今天的化学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因为无论从课本上还是从同学们做的实验中,我都获得了一些新鲜的有趣的知识。就拿做的实验来说吧,我不仅初步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还粗略地掌握了这些器材的用途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将碱式碳酸铜加热这个实验。它让我知道原本是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经加热后能变成黑色且试管上能出现小水滴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且它变化后并不是仅仅产生一种新物质,而是包括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令人产生了一种想探索这些奥秘的欲望。最后,我想只要自己能够认真地听课,相信以后我会懂得更多更新的知识。本文记录了教学过程中的作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回忆能够准确详细地写出来,写得有条有理,有根有据,这样的化学知识应该是相当牢靠的。更为可喜地是她是有所“领悟”,我及时把握机会,在其“产生了……欲望。”一句下加注红线,并点评说:“科学家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以激发其学习热情。[例3] 如果用一个字来评价我今天的生活和心情,那就是“糟”。面对那少得可怜的分数,心里有种难言的滋味,感觉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的。我认为自己很没用,无论在客观存在的考试中,还是在心理战场上,我都是一个败兵。在前者中,我不能考出令自己的满意的成绩;在后者中,我太过于看重成败。虽然有时我能从失败寻找出我与别人的差距,寻找失败的原因,可是失败给我的打击还是很大的。晚上回家我认真总结了自己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感觉获得还是很大的。在这次考试中由于自己的不认真丢掉了13分,可是我不能因粗心而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什么因疏忽而导致错误可言。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自己太过于被动,课本上的内容上课时老师带我们看的我看了,可是还有一些内容老师让我们课下阅读的,我都忘了一干二净,坦白一点说,书本上有的内容至今我还没看,每天课后花在化学这门课上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所以这次失败对我来说也算敲了一次警钟,警示我无论对哪一门学科都应重视。老师,说句看起来有点叛逆的话,在上初三的这一个多月里,我不仅将你自成是我的老师,更看成是我的朋友。我可以对您说句实话,上午发卷子以后,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卑感,可是看到您上课时还是一如既往地讲课,回家认真地进行了反思,那种感觉顿时又没有了,又重新找回了自我。我很想去学好化学,我希望自己以后看书能认真,也希望老师能在适当的时候帮助我!本文是某同学在第一次考试这后所写。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这是我对自己工作角色的定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与学生交心,注重教学过程心理学化,学生愿意对我讲心里话。看了这位同学的心得后,我决定和他单独面谈一次,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几点说明㈠、本文中举例材料均为学生原创(仅对错别字做了修改),因可能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均未注明学生姓名,我向我的学生们表示感谢。㈡、这种方法不能完全替代做题练习,我把做题练习安排在课堂上限时完成。㈢、坚持三年以来,我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效果:①这种作业每个学生都能做,但做的程度和角度有所不同,如字数、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等。②学生与我的心理距离比较近,感觉到与我交流没什么压力,交流过程中老师的心灵也得到净化。③学生的中考成绩比平行班要好,无论是平均分还是优秀率都比较好,当然这不排除偶然因素。④本人的业务文化水平有所提高,教学反思时有话可说,教学反思后有事要干。总体来看真的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作者 安徽 朱军 此文发表在素质教育报化学专刊教师版第1期总第1期 <教研工作>朱军老师作品我让学生写“反思”。 南来北往:一堂历史公开课的反思。 2005年12月8日,我参加了嘉兴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比赛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从准备到上课到观摩其他教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这里与同事们共享我的一点点的心得体会。 一、课堂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 可能我们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在用一种非常传统的方式在上课,即以教师的讲解为核心,以考试为根本目的,以满堂贯为其特色,这种传统的方式在当前升学率为硬标准的教学评价体系下依然是授课的主要方式,我也不例外。平时的上课中几乎不考虑立意,而是以会考和高考的题目为出发点,以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点为突破口,说穿了平时的教学中还是以考试为根本目的,几乎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生成与终生学习的目标,即使偶尔在课堂上穿插进了人生观的教育,也全是根据课堂的进程突然的引进,在课前很少做设计,也就是说平时的课堂中根本没有立意可言。 然而公开课不是常态课,更何况这种比赛课不单单代表的是自己,可以说这种比赛课代表的是一个学校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学校教学品味的体现,因此,在这种公开课上根本不能以常态课表现,是立足于常态课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又超越自我的一种努力。而且因比赛的特点不同,可能某些比赛代表的是一个地区的教学状况,正是基于此,有些学者认为公开课就是一种做秀,是远远超出教学实践的一种做秀,而我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做秀是一种中性的行为,如果这种做秀高于现实教学但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这种做秀就具有前瞻性的特点,是教学改革的尝试。 嘉兴历史教学的发展要求历史课堂中有灵魂,这种灵魂不是教学内容,而是溶入在教学内容中体现教学者的一种主观认识和历史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认识,这是贯穿在一堂课始终的主题,我们称之为教学立意。教学立意就是一堂课的精神支撑,是一堂课的精神领袖,也是一名教师设计一堂课的思想指引。 我参加的比赛是规定课题,是两年来嘉兴和省里公开课都上过的一节课——《新文化运动》,正如主评人程灵坚老师所说,这节内容都被老师们上烂了,因此要想上好这节课,必须能够从常人不敢想的角度出发,也就是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立意本节课的灵魂。但是一节被省、地多次拿出来的课,要想在思想上推陈出新谈何容易,在教研组内几位教师多次论证的基础上最终组内确定从文化上定位本堂课。 文明碰撞下的文化抉择,这个立意并不是我想到的,是组内沈红海老师想到的,别人的立意拿来上课是一种痛苦,好在当时我正在读赵永珊所写的《人类文明的功过》一书,对文明的发展也有了自己的一点理解,以此为基础,理解沈老师的立意,事半功倍,虽然最终的课堂过程中夹杂了大量地自己对这个立意的理解,已经远不如沈老师立意的精妙,但是这个立意仍然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正如程灵坚老师所说“大器、大胆、大家”,虽然程老师有大量的溢美之词,但是这个立意的精妙确实是本堂课能够出奇制胜的关键。 二、课堂的魅力在于细节的处理 虽然这堂课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但是没有一堂课是完美的,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正因为每堂课都有不足,才会有教学的不断进步,可能正验证了维纳斯的理论,“因为残缺所以美丽”。 尽管自己的这堂课上得自然有内涵,但是整节课中有多个细节的处理不够理想,正如嘉兴历史教研员戴加平老师所说,这堂课应该比上得更加精彩。而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这节课中有一个细节,本来是可以让学生一辈子都牢记这节课的一个细节,我却让它溜走了。 我在铺垫中西方文明的冲突时,用了穿西装的陈独秀和穿长衫的辜鸿铭图片为引入,学生自然地从图片中得出了我预设的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但是在分析东西方文明冲突下的不同取舍的原因时,有一位女同学做了大致如下的陈述: 辜鸿铭从小接触的是西方文化,对于西方文化有着很深的了解,因此他在理解西方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发现了西方文化的不足,而当他接触东方传统文化时,立刻被东方的谦虚有礼之风所折服,因此收起了西方的方明,转而大力弘扬东方的传统文化,当不被理解时,内心的痛苦和现实的无奈使之更加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扬东方文化;而陈独秀虽然也留学日本,但时间短,日本又有很深的儒家文化传统,所以他看到的更多的是东方专制文明的不足性,而在刚刚接触西方物质文明时,必然向往西方文明,因此几乎全盘否定了东方文明。 这个论断切中要害,顺应学生的这个论断我本来可以顺理成章的引领学生得出“客观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人的意识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茫目,多角度的看看世界你会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面”,在学生普遍产生了共鸣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一个认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将会有重大的作用。 但是可惜的是,因为自己的认识不足,在公开课的紧张环境下,自己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将学生的意识引领到这个层面上来,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己年轻,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这个结论有重大的研究空间,但是限于公开课的时间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对于学生这个生成的知识,我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掠过了。因缺乏相应的教学机智和打破常规的胆量,这个本节课最可能成为最大亮点的地方被我主观的扼杀了。 后来在与几位老教师聊天时,他们告诉我,一堂课如果有了亮点一定要抓住,即使以放弃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也在所不惜,因为课时我们以后可以争回来,可学生思维的亮点是无论如何也抓不回来了,那时我突然想起了朱能老师在给嘉兴青年教师做讲座时说的一句话,“一年能够有三、五句话让学生记一辈子,这一年不白教”。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正是我们教改的落脚点,总是空对空的大谈特谈理论,不如扎实地研究一点课堂的细节,就在这些细节中,学生的感悟提高了,一个感悟提高了的学生他必然喜爱这个学科,一个喜爱这个学科的学生成绩会差吗? 三、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源泉 课开好了,拿到了理想的成绩回来之后,许多老师祝贺我,但我深知这个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这个成绩是属于海宁一中历史教研组的,我只不过是将海宁一中历史教研组的特点用我所能达到的高度表现出来,这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在准备这次比赛之前,即使是在各位老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教研组依然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做准备,实际上大家都清楚,最后代表海宁市的只能有一个人,但是大家都认真的准备,因为大家都清楚,不论谁去,这些资料都要备足,因此大家都在为最后去的那个人做准备,这种集体合作的精神与力量恰恰是历史教研组的精髓。当最终决定让我去时,所有的老师都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建议,而这些建议恰恰是我后来重新准备这节课的基础。所以,虽然这节课是我上的,但是这节课却是海宁一中所有的历史教师共同准备的。 尤其是在最后几天里,在我自己结婚很忙的时刻,两位把关的教师张利忠老师和沈红海教师更是将细节的运用和主题的升华工作全部接手,在他们本职工作很繁重的情况下依然几次亲自指导我上课,指出改进的措施,不夸张的说,课最后上的成功是所有教师精雕细琢的产物。 当上好课之后,回想自己两年来两次参加嘉兴的比赛,第一次在省说课选手选拔赛上失利正是因为不肯听从老教师的建议,自以为是,不肯正视群体的力量;而这一次的成功关键就是在于有了教研组的力量,才使得自己取得了这样的荣誉,教研组给我了成功的基石。 一节优质课评比,给了我太多的启示,也正是在这些启示的基础上我将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为2006年浙江省进入新课程夯实自己的基础。 <教研工作>南来北往老师作品一堂历史公开课的反思。 新街中学教育工作者蒋教学人:七年级语文《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 2、积累词语,学习做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3、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对北大的特殊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 2、积累词语,学习做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方法设计 一、导入 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要求学生默记要点) 田晓菲和我差不多大,记得读高中时,常在《语文报》上读她的诗和文章,她的诗作和经历曾经对少年的我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是我当时的偶像之一。她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 二、再次默读全文 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三、深层探究 讨论: 1、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七岁时的 十岁时的 十三岁时的 十六岁时的 2、朗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3、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图书馆 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 4、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5、朗读10、11段 A、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么?回忆一下,朱自清从父亲的背景中“读”出了什么?小弗郎士又从韩麦尔先生身上“读”到了什么? B、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 6、朗读最后一个部分 A、这一部分表达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 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 B、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五、练习:制作词语卡片 1、讲授词语卡片制作要领。 注音,解释,例句,写话。 2、例示 六、布置作业 将“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做成词语卡片。(在练习本上) 教师讲解 学生默记要点 再读课文 深层理解 交流讨论 然后回答 思考回答 讨论交流 朗读 思考 小组讨论 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按时间顺序来写 七岁时的 梦想 十岁时的 信心 十三岁时的 际遇 十六岁时的 回顾 感情线索:对北大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之情 <<工作动态分析>>新街中学教育工作者蒋教学人的文章七年级语文《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芳桥小学教者吴涛教育者:《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列1和“练一练”,以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谈话: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播放动画) 问:看出是什么故事吗? 生:曹冲称象. 追问:曹冲是用什么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生:把大象的重量等量替换成了石头的重量.(板书:替换) 二、 揭示课题: 谈话:曹冲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这节课我们也 来研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难题,有信心吗? 生:有! 三、 准备活动: 1谈话:最近全球都面临着严重的金融风暴,于是许多商家都在 搞有奖促销活动. 出示题目:可乐公司搞有奖促销活动,3个有奖拉环可以换1听可乐. 问:6个拉环可以换几听可乐?如果老师要换6听可乐的话需要几个有奖拉环? 2谈话:吴老师最近买了两个文具盒.(出示题目:大文具盒比小文具盒多装5支笔) 问:如果将满满的一大盒笔装入小盒会出现什么状况?如果将满满的一小盒笔装入大盒呢? (设计意图:出现了简单的倍数关系和和差关系的等量替换,为教学新知做铺垫.) 四教学新知: 1抢答题(教学例1): 谈话: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对物品进行等量替换了.小明在倒果汁的时候给我们提了几个问题,现在让我们比一比哪位同学可以比较快的帮他解决问题. ①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生: 720÷9=80(毫升) ②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生: 720÷3=240(毫升) ③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问:举手的同学明显比刚才少了很多,遇到困难了吗? 生:前面的题目中都只有出现一种杯子,这道题目中出现了2种杯子. 追问:那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生1:我知道,他们之间是3倍的关系. 生2:我还知道1个大杯可以换3个小杯,3个小杯可以换1个大杯. 接着问:那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齐声回答;替换. 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思考: (出示思考题: 1你是怎么想的? 2准备怎么替换?3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 4你能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 提出要求:跟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问:谁愿意说说你的做法.(点名回答) 生1:我是把大杯换成小杯,1个大杯可以换3个小杯,这样9个小杯一共装了720毫升的果汁,所以用720÷9=80(毫升)算出一个小杯的容量,在用80×3=240(毫升)算出一个大杯的容量. 评价:说的真完整,跟他做法一样的举手.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呢?(点名回答) 生2: 我是把小杯换成大杯,6个大杯可以换2个小杯,这样3个大杯一共装了720毫升的果汁,所以用720÷3=240(毫升)算出一个小杯的容量,在用240÷3=80(毫升)算出一个小杯的容量. 评价:一样出色.跟他一样的举手? 谈话:确实没有更好的替换方法了,看来大家都找到了好的替换方法.会说了吗?那我们把这两种替换再跟你的同桌说说,比比谁的思路更清晰. 追问:细心的同学肯定注意到了,老师还没写答,知道为什么吗? 生:还没检验呢! 评价:你真不错,看来你已经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点名检验) 问: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替换方法,但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板书:不同物品→相同物品) (设计意图:从已有知识出发,过度到新授知识,对知识进行了迁移,学生思考有了方向,可以感受到替换的目的以及优势。) 2练一练: 用2个同样的大盒和6个同样的小盒装满球,一共装了70个,每个大盒装的个数是小盒的2倍,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问:了解怎么替换了吗?拿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学生板书2种替换方法) 3变一变: 用2个同样的大盒和6个同样的小盒装满球,一共装了7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3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看来替换的策略海真管用,吴老师现在要把题目变一变,你还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 问:有什么不同?带着问题一起思考:1你准备替换成什么盒子?2替换后球的个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你能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解决这个问题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生1:把大盒换小盒,一个大盒换一个小盒,少了3个球,换2个大盒的话就少了6个球,所以8个小盒一共装64个球,所以没个小盒装8个球,大盒装11个球 生2: 把小盒换大盒,一个小盒换一个大盒,多了3个球,换6个小盒的话就多了18个球,所以8个大盒一共装88个球,所以没个大盒装11个球,小盒装8个球 师:听清楚了吗?大家都说的很好,看来通过小组的努力大家都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倍数关系的练习题直接变化成和差关系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在变化中找到他们的不同之处,以便进行区分)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了许多的数学问题,以后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难题,不要害怕,要象曹冲一样开动脑筋,合理选择策略,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工作动态分析>>芳桥小学教者吴涛教育者的文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