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徐乐益老师:小石潭记。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部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全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出新课 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他同游,去感受他那特有的心境。今天我们学习《小石潭记》。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记》之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自学互助 一、理清结构,把握脉络 1、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2、听读课文,生轻声跟读,并补充。 参差 寂寥 摇缀 隶 怆 3、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1)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 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 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 判断。“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③似与游者相乐。( ) ④天涯若比邻。( ) 4、齐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二、讨论品读 1、思考作者写景的内容和方法 (学法指导) (1)课文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5)你就坐在小石潭边,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在幽静的小石潭边,我们都会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总写:水:清澈 石:怪异 树木:颜色青翠,充满生机 树姿:婀娜生姿 特写: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