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义小学教育工作者纪美玲教学人:二年级数学《认识角》说课稿。认 识 角 丰义小学 纪美玲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布袋、图形、小棒、吸管、纸片、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1、引子 (电脑出示:5个平面图形 ) 师:这些图形认识吗?(生说图形的名称) 老师有个布袋子,里面放有以上5个图形。如果不用眼睛看,你能从布袋里把圆给摸出来吗? 2、游戏开始 3、揭示课题 师:你怎么那么快就摸出圆片?有什么小窍门? 学生得出结论:与其它图形相比圆上没有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的平面图形---角(师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角 师:这是一把三角尺,(出示三角尺)上面有角吗?(有)(指名指指) (师指导指角的方法) 师: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指。 师:你还能在三角尺上找到其他角吗?(同桌相互指一指)。 2、抽象出几何角(出示课件) 师: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角?学生一个一个指。 师:如果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并画在纸上,就成了下面的图形。(抽象出角) 师:像这样的一些图形,就叫做角。 3、画角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角? 师一步一步示范,生跟着画角。 4、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再来摸一摸角,你摸到的是角的什么样的?(并且体会:角的边是直的,顶顶点是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板书)直直的,我们叫它“边”(板书)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把你画的角标上顶点和边。 师:谁上来指出这三个角的顶点和边。 三、深化表象,巩固新知 (1)判断角(出示想想做做1) 大肥羊学校的羊羊们,他们都说自己画的图形是角,它们画的是角吗? (2)数角(出示想想做做2) 师:懒羊羊想请大家去它家做客,,可它把开门的密码忘了,你们愿意帮它找密码吗? 师:只要你们能正确找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就知道密码了。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每个图形中角的个数。 (3)做角 师:哈哈,门打开了,咦,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展示信纸内容:小朋友,你们好!刚才你们认识了角,现在我为大家准备了吸管、小棒、彩色纸等材料,请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做一个角。加油吧!) 让学生各自选用吸管、小棒、活动角、彩色纸等物品做一个角。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并指出顶点和边。 四、师生互动,体验大小 1、玩一玩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老师的这个角还会变呢?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布置游戏要求: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要使角变大,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要怎样? 师:角还有一个特点:角有大小(板书) 2、比一比 师:你们做一个比周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活动角。 师: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大小不同的角。(出示例2)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角有什么特点? 师:灰太狼有点不服气,想出个难题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 (1)(出示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有几个角,你能剪一刀,使它变成4个角、5个角、3个角的图形吗? (2)用三根小棒搭成一个图形,并数一数它有多少个角。 师:我们生活的周围也藏着角看。(出示课件) 师:课后,我们可以继续寻找生活中的角,探索角的奥秘。 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真棒,老师送给大家一个五角星,它的上面也藏着角,有几个呢?,有兴趣可以课后讨论。 <<工作动态分析>>丰义小学教育工作者纪美玲教学人的文章二年级数学《认识角》说课稿。 和桥二小教者陈优芬教育者:可爱的蚂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可爱的蚂蚁》 宜兴市和桥二小 陈优芬 一、活动背景分析: 昆虫是小学生最喜欢、最熟悉不过的了。夏天刚过,学生们与各种昆虫一起嬉戏的情景还记忆犹新。而且刚好语文课中前面有一个单元是观察方面的课文,让学生观察动植物写观察日记。在今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开始,当学生谈论暑假印象最深、最有意思的事时,说到最多的就是逗玩昆虫,特别是有一位同学讲自己在暑假与几位伙伴玩蚂蚁非常有趣,大家顿时异常兴奋起来,纷纷谈论与蚂蚁有关的趣事。于是有位学生提议我们何不做一个蚂蚁的综合实践活动呢?马上得到了同学们的附和。最后在我的建议下,共同讨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可爱的蚂蚁,就这样以《可爱的蚂蚁》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从同学们最熟悉、最喜欢的生活经历中产生了。 二、活动时长及活动目标: (一)时间安排 1、确定主题、分解课题、分组,三课时左右。 2、制定交流、修改小组活动方案,三课时左右。 3、各小组实践活动半个月。 4、中期进行实践情况交流和反思,四课时左右。 5、采访方法的学习与实践,三课时左右 6、资料整理、成果展示与评价,四课时左右。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在三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借用工具进行细致观察事物和写观察日记的方法; 2﹑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了解蚂蚁这种昆虫的生活状况,包括外部特征、之间的交流方式、巢穴、搬运和吃食物等。 3﹑知道用“采访”的方法进行调查的基本知识,亲历这种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学习方式的全过程。 能力目标: 1、能使用放大镜等工具来观察事物的细小部分,并初步会进行现场记录和写几篇观察日记; 2、能熟练地根据课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活动计划,并能主动、积极地按计划实施。 3、能使用采访方法做简单的采访,并能做简单的总结交流,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蚂蚁,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强烈意识; 2、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活动方式,进一步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和必要性,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注重同伴之间的合作; 3、进一步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活动准备 1、说说在暑假里的快乐事,夏天昆虫很多,谈谈你和昆虫之间有趣的事。 2、在班上做一个快速调查,统计出与哪种昆虫接触的最多,从而确定出主题(这里可以根据调查情况选定最多的那一种,不一定是蚂蚁) 3、师生共同商定一个好听的主题名(同学们共同认可而又合理的就可以)。 4、全班针对主题提出最想知道的问题罗列出来,进行分类定名。 四、活动过程: (一)确立主题,分解课题: 学生们谈论了许多暑假中快乐的事,经老师提示说说和昆虫之间的事后,同学们顿时引出了话茬子,纷纷抢着说自己看昆虫、玩昆虫,甚至有学生说还养了昆虫,大家越说越兴奋。这时有学生提议我们就来做一个关于昆虫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马上都附和。老师这时提醒学生昆虫很多,都去研究很不好做,怎么办?学生有的说选一个自己最想研究的,有的说要不统计一下看大家最想研究的是哪种。最后大家选了进行全班现场调查,采用先由个别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其他同学举手的统计方式,最终是研究“蚂蚁”的居多。老师当宣布就以蚂蚁为题时,有些同学提出了意见:我不喜欢蚂蚁,能不能换成其他昆虫呢?老师说当然可以,不过最好找到合作伙伴一同研究。 就这样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形成了以蚂蚁为主兼顾其他昆虫的局面。接着老师组织学生开动脑筋,征集最好听的以“蚂蚁”为内容的主题名,最终大家一致同意用“可爱的蚂蚁”为名。老师让少数选择其他昆虫的同学坐在一起,大家帮忙也定了主题名。 在分解课题时,老师让那部分少数学生先参与“可爱的蚂蚁”主题的提问、分类、定课题名,然后参照做法给自己的主题分课题。“可爱的蚂蚁”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定出了“养蚂蚁、观察蚂蚁、画蚂蚁、做蚂蚁”这4个课题。 (二)分实践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1、为了便于研究,同学们找自己觉得可以一起研究的更有效的同学一组。先思考再组成小组。 3、帮助学生把大组进行再次合理分组之后,各自选小组组长,做好分工,定组规。 4、各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教师建议:①制定的计划尽量实用,标准是:谁拿了这个计划都知道如何去做就是计划合理实用;②为了调查其他同学对蚂蚁的了解,可以采取“采访”这种调查方式;③可参考老师的计划样表进行制定。 (三)交流、修改、整理活动方案 1、针对活动课题,制定简单活动计划,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办事,让学生学会筹划活动。 2、分组交流活动方案,相互评价,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3、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在这一环节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探讨了如何将计划制定的更为实用,其中还重点指导学生拟定采访计划,采取了全班展示共同讨论的办法,用了两课时的时间。 (四)学生带上方案,深入实际,进行实践活动 1、老师带领学生在学校里找到蚂蚁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借用放大镜来细致观察细小地方,要求随时作好记录。 2、学生课外分小组开展活动,从养蚂蚁 观察蚂蚁 画蚂蚁 做蚂蚁,在激励机制的刺激下,学生能在课外实践做到非常积极主动,按计划完成实践过程。 (五)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进行了相应的跟踪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及时开展中期实践交流、专门的方法指导以及进行及时的反思,促进学生善于思考、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 1、用了一课时的时间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细致观察和写观察记录与日记,仍然采取共同探讨的方式,学生们对这些有不少的见解,总结出了许多实用方法。 观察日记的写法 ①题目。在第一行写。连续观察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小标题。 ②题目下写学校及年级,空一格写作者姓名。如果在自己日记本上写,可省去。 ③第三行写明日记的时间:即:×年×月×日,星期×,最好把天气情况稍带说明。 ④正文。如查正文要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象写其它文章一样,分成几个小段来写。把观察到的情况如实写下来,并加入自己的想法; ⑤可在文末用括号注明指导教师姓名,也可不写。 例文:水种植物——水仙观察日记 11月2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早晨我很早就来到学校看看水仙有什么变化。来到教室,发现水仙像换了个人似的,昂首挺胸地朝南立着。我赶快量一量,哇,今天的小芽平均比昨天长了5毫米,我喜出望外,连午饭也比原来多吃一倍呢! 11月2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双休日,早晨我起来完了点,但却看见水仙早就醒了,正在晒太阳。我懒洋洋地走到阳台,翻了翻水仙的嫩芽,也没什么变化,突然,我发现最大的那棵水仙的靠近根的枝上又长出了一个大约半厘米的小芽,由于太高兴了吧1只听吱得一声,我一看,轻轻拍拍胸脯说:“还好没折断”。 2、针对有小组采取“采访”的方法进行调查,老师专门用了两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采访方法(见后面的实践方法指导课:我们做采访) 3、分小组和个人进行活动反思,实践中共让学生个人进行了两次反思,小组做了一次反思。同学们都很认真,很诚恳地总结了自己好的做法与需改进的方面。特别是小组中采取了自设奖项共同评价的方式,很好地调动了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4、在实践中也发现有小组计划很单一,导致组员不愿实践,老师和这些小组一起进行了具体探讨,做了更为丰富的实践。如画蚂蚁,就是每人画一只,而且组员不会画,导致兴趣不高,于是老师建议去采访美术老师,请教画法,还可以小组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把制作的蚂蚁也用上。这样不仅丰富了实践形式,更调动了组员主动去实践。 (六)整理实践资料 1、整理实践资料,准备交流形式。 2、各研究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其它人员可以提出疑问或建议,请研究小组解答和完善。 3、研究相同问题的小组在一起汇总调查结果,达成共识。 4、对本次研究的主题进行最后整合,得出最后结论,完善自已的成长记录袋。 五、活动成果的交流与总结: 实际课堂按小组挑战赛的形式进行的非常激烈,小组间不甘示弱,如有两个小组在挑战时,一个组展示了制作的各种蚂蚁模型,有纸折的、橡皮泥做的、用塑料管等材料编制的、泡沫板削成的,甚至用泥巴雕刻的,各式各样十分丰富。而另一个小组也展示了本组的特色:画了三幅蚂蚁活动的画,内容丰富,形状特别,而且展示了他们收集的各种蚂蚁的实际和卡通图片,更甚的是他们还自己设计了一些各式各样的蚂蚁卡通画,同样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高度评价,得到的分数刚好持平。可是两个小组互相不服气,在下课后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显耀,搞得还引起了矛盾。最后经过老师的调解,才得到了平息。 在展示中,老师还让学生发表对展示小组的看法,更可以提出问题,点名回答。整个课堂异常热烈,有些问题问得让小组哑口无言,从而提醒了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更细致地进行。 让学生做小评委更是不同一般,各个俨然像一个专家级的评委,每人制定出了自己的标准,如 挑战组 被挑战组 小组合作星 成果丰富星 作品特别星 台上表现星 我认为整体得的星
这只是其中一个学生的,每个同学在老师给定的时间内各自列出了自己的评分标准,一边看一边做着记录,那样认真慎重的样子真是让人感动。 六、活动评析: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特别注重了遵循学生的意愿,主题从学生中来,结合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法,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采取多样的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巧妙地引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做小评委,使学生实践积极主动,活动效果很好。这些做法很值得以后教学中继续采用。 七、成果选登及资源链接: 学生在自由组成小组时,有些同学反映玩得好的组在了一起,还有的组人数很多,有的小组人数适中,有的组人数较少。老师针对这种情况和学生一起用了两节课进行专门的再分组,把大的组又分成了一些小组,并对各个小组提出了展开竞赛,在班上设立了各种奖项,这样各个小组顿时积极起来。各个小组自己用自己的方式选定了组长,并商定了组规,分了工。 在制定方案时,学生参照老师的样表,在老师的强调下各组拟定了各具特色的计划,而且较以前更为具体实用。 有些组考虑到采用“采访”的方式进行一些调查。于是老师就引导全班学生进行了关于“采访”基本方法的教学,为实践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找蚂蚁,学生非常兴奋和积极,每个小组合作的很好。老师先集中学生在一起探讨了用放大镜做观察的方法,这样提醒了学生在观察时可以借助工具来对细小的地方做特别的观察,应从整体外形到基本构造来进行,并把观察到的内容随时记录下来。同学们探讨时非常积极,很多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找了出来。 后来各个小组分头进行自主观察,而且捉了放在瓶子里准备喂养。学生们一丝不苟的做法,真是让老师感到欣慰。 老师深入小组了解学生实践中的困难,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办法。每次课采用竞赛的方式,为表现好的小组奖励“进步星”, 老师抽时间和一些小组一起参与实践,成为学生中的一员,通过这一系列的指导,学生们真的融入了实践中,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时不时有什么问题在交流时展开了激烈地讨论。虽然学生没能对一些昆虫有很深入的了解,但在亲历这些活动中培养了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好的办法去解决。每个小组都把将进行的成果展示作为了准备重点,纷纷商定具有特色的展示方法并忙着精心设计,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工作动态分析>>和桥二小教者陈优芬教育者的文章可爱的蚂蚁。 佚名: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 “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有的老师为了强调某个感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有损于美育教育,记得笔者的高中物理老师能信手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圆的圆,我们由此对他十分佩服。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当是努力的目标。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如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这两年多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 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采用。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 沈卫浩:八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信达外国语学校 沈卫浩 一、《科学》教材的特点 《科学》新教材,从整体上看,体现现代科学的特点,展现科学精神,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工作中具有科学信息的认识与理解、表达与交流、实践与决策、预测与判断、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在新教材中,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具有较强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内容,使教材呈现开放性和动态性,充分体现现代科学的特点;注重科学史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介绍,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的同时学习有关科学知识;教材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注重学生个性化表现,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无限启发; 新教材中还体现了人文精神,如生物的资源、环境保护等,虽然没有正面阐述,但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领悟。 《科学》教材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强化科学探究,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实施生命科学与社会、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因此,本课程教学具有适切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他们探究大自然的能力,给学生“鱼”,不如教会学生“渔”。因此我加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通过让学生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及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主动独立的学习态度与人格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探究实验课题,逐步培养学生对科学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善于实践,尊重事实,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学会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品质。 《科学》新教材中,增加了科学发现和研究史、信息资料,还有更多是来自生活中的知识,我以任务驱动学生,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板块,供学生自主选择,然后进行自主探究。新课程教学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学生获取、整合、内化、表达、交流信息,得到的知识远远超过教师在40分钟中能传授的,知识内容得到拓展。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反映出他们迫切想学的心态,这主要是基于教材新颖的优势、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优势,更基于学生学习观念转变的优势。 三、尚需改进的问题 1. 知识内容的拓展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有许多内容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充分讨论,影响知识的拓展,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只能有待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但本学科处于一个较被忽视的地位,所以有些课题的探究学生不能深入进行,只能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水平。 2.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没有充分的转换,学生的主动探究还不够,他们主动学习显得还不够。 科学的教学不仅要给学生“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的基础性学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研工作>沈卫浩老师作品八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