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中学教者杨芳琴教育者:九年级物理《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 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借助模型等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汽油机的学习以及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 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教学准备 空气压缩引火仪、内燃机示教模型、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互动与反馈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一、复习引入 1、内能与什么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2、行驶的汽车的车胎为什么会发热?冬天我们的手感觉很冷,我们常用哪些方法来取暖的? 教师引导 学生回答 探索研究 深化知识 二、新课讲授 1:探究: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提问:同学们采用哪些办法可以使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做功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 观察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 归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变大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演示实验:点火爆炸事件 观察、说出实验现象并解释其中能量转化情况: 归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变小 板书: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对物体做功,内能变大,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变小,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练习:见学稿 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 教师实验 学生观察 教师实验 学生观察 教师讲述并板书 探索研究 深化知识 2:热机 工作原理: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 1.汽油机: (1)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军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 压缩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做功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排气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向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 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阅读“信息库”中关于“柴油机”的内容,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结构及工作过程的异同点。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吸入的气体不同,点火方式不同 。 教师讲述并板书 学生观察 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学生思考 教师讲述 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 学生阅读 师生共同总结 探索研究 深化知识 3、生活·物理·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 阅读课文,初步了解热机发展对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扩大知识面。 课堂训练:见学搞 学生阅读 教师点评 学生练习 教师点评 归纳总结 巩固知识 三、课堂小结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对物体做功,内能变大,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变小,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和柴油机 学生总结 教师点评 迁移扩散 学以致用 四、作业布置 见学稿 板书设计: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一、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热传递 (2)做功 对物体做功,内能变大,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变小,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热机: 工作原理: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和柴油机(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工作动态分析>>新街中学教者杨芳琴教育者的文章九年级物理《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 宜丰小学教师宜丰小学老师:《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材简析]: 《古诗两首》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它由两首古诗组成,都是写由读书生发的感想。其中第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在写法上比中明理,通过“少”与“老”的对比,可知做学问是多么的不易;通过“知”与“行”的对比,可知要真正掌握知识,关键在于实践。 [目标预设]: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小练笔,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1、《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古诗教学也不例外,尤其高年级学生更应如此。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不同类型课文学习的一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课堂上应凸显方法的应用,能力的展示。教师的作用在于学生疑难时的点拨、迷惘时的引导、封闭时的生发、肤浅时的深入。本课设计上就遵循这一教学理念,以古诗教学“六步法”来组织,注重解词、释句、明理等方法的具体应用,综合应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走进,在合作讨论中深入,在探究思辩中升华,最终实现“自能读书”的目的。 2、语文教学以读为主线,古诗教学更是这样。放手让学生读,放声让学生读,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读得声情并茂,达到“读通、读懂、读美”的境界。 [设计思路]: 1、揭诗题;2、知诗人; 3、读诗文;4、懂诗意; 5、明诗理;6、悟诗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诵读已学古诗(由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2、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把本课古诗的教学融入到全校各年级开展的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之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精读细悟,以点带面,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导学新诗 1、温习古诗教学“六步法”,即:揭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懂诗意、明诗理、悟诗情。 2、揭诗题 (1)揭题 师述:今天我们着重学习第一首。(板书诗题) (2)释题:联系“示儿”理解“示”,进而十分自然地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 (3)师指出:这两首诗都是陆游的作品。 3、知诗人 (1)学生说对诗人的了解、认识 (2)老师适当补充、归纳: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九千多首诗篇。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它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4、读诗文(读通) (1)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 (2)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师相机指导) 5、懂诗意(读懂) (1)理解字词 A、学生交流理解了哪些字词?这些字词是怎么理解的? B、还有哪些不理解?师生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以生情定学情,以学情定教情,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更具针对性,更有效。 (2)理解诗意 A、运用释、留、补、调的方法连词成句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可以同桌讨论) B、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一种方法比获得一个知识重要得多。在这里,不仅希望学生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能学到解词、释句的具体方法。 6、明诗理 (1)教师导思:陆游在(宁宗庆元五年,即1199)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或者说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子说这些呢? (2)小组讨论 (3)大组交流 ①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C、 师点拨: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备阅资料,见后注四)。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D、 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孜孜不倦) ②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点拨: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板书:持之以恒) C、由此,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D、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E、多媒体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1.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3.明天有( )再来玩吧! 4.中国( ),名扬海外。 F、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我们以前在学习《滴水穿石》这一课时,认识了一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③ 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 指名读、背。 B、从中我们知道些什么 ? (相机板书: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C、师述: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 D、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 E、教师启发: 看来,“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赵括就是没有做到第二层意思的要求,所以大败而死。 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要“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F、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 G、巩固练习(填空): 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__孜孜不倦_ 、_持之以恒__的精神,一个既有 书本知识 ,又有 实践经验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相机板书:学问 ) 设计意图:这些宝贵的读书经验,是陆游一生学习、实践的结晶。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那只能是味同嚼蜡,即使有所收获,也是十分有限,非常肤浅的。只有联系诗人的言传身教,联系已知的强化巩固,联系学生的切身体会,才能触及其心灵深处,引发强烈共鸣,不断内化。 7、悟诗情(读美) (1)全诗熟读成诵。 A、你觉得陆游是个怎样的老师?(请你以这样的角色读这首诗) B、你又觉得陆游是个怎样的父亲?(请你再以这样的角色读这首诗) C、如果你是子聿,你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2)进行创作 A、同桌对照插图,结合诗句意思,合作表演(一生饰陆游,以诗句内容为主;一生饰子聿,作出相应的回答或反应。) B、指名表演,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此项训练,是对本课已学知识的一次检查、巩固、运用,又集想象、创作、表演于一体,更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作业超市: 1、背诵并抄写古诗; 2、从名言警句中确定一句你最喜欢的,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3、选读《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其它几首。 (友情提示:到“百度”中输入关键词“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搜索即可)) 板书设计: 22、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 (陆 游) 书本知识 做 学 问 持之以恒 实践经验 <<工作动态分析>>宜丰小学教师宜丰小学老师的文章《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万水千山:“老师,你能不能少讲几句”。 原以为喋喋不休是老妇人的专利。事实上并不是,当老师久了,也会染上这种不当毛病的病。 这种病是慢性病,不知不觉地沾上来。最要紧的是,除非特别严重,一般没有人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是疾病缠身。而语文老师尤其属于高发病患者,最易被感染。 我也是一个喋喋不休病患者,这种病以前也曾反复地发作,但又总是不断地遗忘,倒不是真的有健忘症,而是因为老师得这种病,最受伤的不是自己,而是学生。直到这个星期一,我走进六(3)班上美术课时,我才终于明白,我的病有多严重,严重到非改不行的地步了。 我说,请同学们马上给老师提一个建议,写在美术本子上。 学生很真诚,每一个都写了。 课后批美术作业时,我每一本都看了。差不多共同的建议是:老师,你的话太多了,能不能少说几句。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一些的时间来画画。 啊,还以为美术欣赏课应该多讲一些,想不到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我烦。这种撞击应该是震动心灵的,这种震动我从来是听不到的。 我一直在上语文课。也许语文课的特点就是要讲,否则就不成为语文课了。而学生也许习惯了语文课的口若悬河,从一年级第一天起,一直到六年级毕业考试前的一天,六年里,老师就这样持之以恒地问啊问,学生就这样一如既往地答啊答。时间一晃就六年了,学生终于毕业了,到了初中,他们猛然惊觉于初中与小学的完全不同。好在学生的适应性强,学业忙,来不及细想,又被动地卷入了另一股多记少说或只写不说洪流里学语文,差异之大,天壤地别。而老师,又不会像学生那样毕业了,可以在一个新的环境里观照自己,他又返回到低年级中,又开始了生命中另一个口若悬河的轮回,感觉到老是难免的,老了喋喋不休也是难免的。但是“寡人无疾”,病患者以已病往往有所不察。 以前也请学生提意见,但从没有学生说:你能不能少讲几句。这 倒不是学生会讨老师好话,尽往好里说,而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喋喋不休,或者意识到了,也觉得喋喋不休是在情理之中――语文课哪有少说话的?少说话的课还是语文课吗? 所以,当以一个美术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语文老师喋喋不休的专业特性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给我们多一些画的时间,一节课最好能完成,我们其它作业多得很。” 学生自有他们的苦衷。我们难道不应该体谅吗? 原来以为自己的认真,为了上好课,为了让学生尽可能了解美术的一些相关知识,查阅了许多资料,但花了时间,学生看不到,看到了也不见得买自己帐。也许,美术课是用来感觉的,不像语文课一样用来解释的。 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师,学生有时才是老师的老师。 真的应该反思自己了:语文课上,我们是否喋喋不休了呢?是否能少讲一点少问一点,让学生多读一点,多想一点呢? 难道只有老师问,学生答这种语文教学模式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吗? 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在哪里?没有空间的语文课,学生又怎么谈得上“悟”,又能“悟”出点什么有深意的东西来呢? “我们已经六年级了,有些我们已经知道,不要再讲了,让我们自己画就可以了!” 是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难道,每一句话都要我们去引导吗?难道他们自己读不懂课文吗? 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低估?我们的担心是否多余? 是否得改变一下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了?尤其是高段语文。
<教研工作>万水千山老师作品“老师,你能不能少讲几句”。 和风:《早》的教学反思。 《早》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散文,文中借梅花“开得早”,赞美的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教育人们要学习这种品质,做“东风第一枝”。 备课时,我首先考虑到,既是“以物喻人”,那么只有让学生体悟到“物(梅花)”与“人(鲁迅)”之间的相同之处,才可能真正读懂课文。的确,全文主要写的就是梅花的早开,与鲁迅在书桌上刻了“早”字两事。如何让学生自发的去挖掘这两者的间的内在联系呢? 当学生充分读熟课文,理清脉络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先是写梅,后又笔锋一转谈及鲁迅,这两者有联系吗?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呢?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很快发现了其中的联系,那便是一个“早”字,并读懂了,在两段落中“早啊!”一句为过度,上承梅花之早,下启鲁迅之早。 仅仅是找找过度句吗?仅仅是“早”之相同吗?我不满足!梅花的品格之高洁,鲁迅的品德之高尚,我又该如何让学生们体会到呢? 对于梅花的高洁,学生们颇些体味,然而,鲁迅之名虽大,他们却并不熟悉,对鲁迅为民族事业弃医从文、以笔为枪的一生,他们却知之甚少。课堂上,尽管我慷慨激昂,学生却是无动于衷,正在我黔驴技穷之际,曾经文选课上的一个残缺记忆跳入我脑海。那是关于一个“铁屋子”的讨论,我记不起具体的文字,大意却能复述,于是我让同学们做了个选择题: 假使有一座密不透风、坚不可摧的铁屋子,一群人正在里头酣睡,不久,他们将在睡梦中窒息而死。这时,一个人醒来了,他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保持沉默,让其他人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死去,二是喊醒他们,做死前的抗挣,当然,希望是极其渺茫的,也许他们饱受了垂死的痛苦,最后却是无谓的徒劳。你以为鲁迅会作何选择呢? 学生据此展开了争辩,通过我的从旁引导,问题越辩越明,鲁迅宁愿“四处碰壁”也要奋力“呐喊”的任务形象也越来越清晰起来。这时,我又追问:梅花与鲁迅,难道只是个“早”字的相同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激情昂扬,回答精彩纷呈: 生:梅花敢于迎风傲雪,鲁迅敢于同反动派做斗争,他们都是顽强的。 生:梅花盛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鲁迅为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都是“光明的使者”。 …… 有效的教师,有太多标准,但既是“教书育人”,那么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潜在的学能力,学习知识,理解文本,更使他们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情感的陶冶,这不该是有效的最好诠释吗? <教研工作>和风老师作品《早》的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