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工作者周霞教学人:《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想象、体会草原那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 3.通过课件上诗意文字、美丽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想象并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内容,提升情感。 4.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的熏陶感染下,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想象、体会草原那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欣赏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一、诗意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去过草原吗?虽然我们大家都没去过,但是有诗句告诉我们,草原是这样的: 交流描写草原的诗,齐诵《敕勒川》 2 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曾经随着中国作家带表团走访了一次内蒙古的大草原,这趟草原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语言大师,用他一支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美丽的“草原风情图”。 3 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出示文字:渲染 迂回 彩虹 马蹄 羞涩 摔跤 明如玻璃 马蹄阵阵 襟飘带舞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襟飘带舞,这个词语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介绍边想象边读词的方法,指导朗读 2、通过熟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板书:景 人) 三、紧扣重点,品读玩味。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具体写了草原的景色,那是一副怎样的画面,请大家快速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老舍先生直接概述草原特点的一句句子 2.交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指导想象“一碧千里”的画面,朗读。 质疑:同时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并不茫茫”? 理解“茫茫”:模糊一片,看不清楚。 3让我们再次随着老舍先生走进草原。 (出示自读要求:① 自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圈一圈),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一写)。 ②、同桌交流你的读书感受,并大声地朗读你最喜欢的景物的句子。) 4 交流 A、“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图片感知、交流,指导读好“清新、明朗” 因为“清新、明朗”,所以作者说——引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假如你来到了这样的天底下,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干什么? 听音乐,感情朗读A句 小结,引读:在这样清新、明朗的天空下看草原,当然“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体会比喻手法。(把大草原比作是一张巨大的绿毯,把羊群比作是大花,白色和绿色,搭配得多么和谐,颜色多么美丽)感情朗读。 体会羊群的活泼可爱。(动态描写)羊群还会干什么? 这群可爱的羊除了给草原带来了颜色的美,还给草原带来了什么?(生机) 小结:生机勃勃的草原,难怪作者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C、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图画感知“渲染”和“勾勒”,给你留下什么不同的感受?进而感知小丘的“柔美” “翠”就是青绿色,明明可以说绿色欲流,可老舍先生却说 “翠色欲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画面? 指导朗读。 4、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活力,这正是“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难怪老舍先生这样写道(引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配乐吟诵: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 一弯碧水映晚霞 骏马好似草一朵 牛羊好似珍珠洒 5、多美的画面呀,难怪(引读):在这种境界里……无限乐趣。 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作者是在借物抒情。 6、美好的画面值得我们去用眼睛珍藏,更值得我们去用心灵珍藏,就让我们把这画面永远镌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配上音乐。 四、总结收尾。 刚领略了草原如诗如画的美景,那么草原的人民又将为草原增添什么样的风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 1、完成课后描红。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根据老师提供的描写草原的优美句段,课后好好读一读。 板书 景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草原 人 <<工作动态分析>>小学教育工作者周霞教学人的文章《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教师许征东老师:《幻灯片链接》教学设计。n 教材分析 本课为小学信息技术必修内容的下册,根据大纲的划分,处于小学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第二阶段,作为这一阶段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对第一阶段内容的兴趣进行拓展和延续,还要让学生能够利用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powerpoint这部分内容,包含了对于信心存贮加工管理和表达的多方面要求,因此要求学生能够整合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条理地表达。本课作为powerpoint这一部分的第七课,已经在之前对这一软件的特点有了很好的铺垫,本课通过文本链接和设置动作按钮的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超链接可以用在图片、文字等各个方面,同时对以后接触超链接做好一个知识上的准备。 n 学情分析 1. 本课内容针对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进行。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是在抽象事物的学习上仍然有一定的困难,观察力还不够精准,因此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将超链接的意义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细节的操作,需要有明确的指导。 2. 本课作为powerpoint的第七课内容,学生对于这一软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无论是软件的界面布局还是各种常用的功能,都已经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制作简单的作品。同时,在word的学习和对因特网相关的学习中,已经感性地接触到超链接,为本课的理性学习和运用做好了铺垫。 n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链接的含义,明确链接的特点与优势。 2. 能熟练地在幻灯片中对文本、动作按钮进行链接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熟悉现象理解超链接的含义与优势,通过自学书本和小组的互助,掌握设置超链接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练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超链接的学习,认识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便捷与特点,增加学生对信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求知欲。 2. 通过对范例操作的观察和总结自身操作过程中由于不慎引起的错误过程中,增强在平时生活中的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3. 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养成团结互助良性竞争的习惯。 行为与创新 通过对超链接的学习,引发学生对链接其他用法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对不同事物间关联性的发现。 n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超链接的含义与特点 (2) 设置文本链接和图片链接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1) 设置动作按钮和图片链接 (2) 运用超链接解决实际问题 n 课时安排 1课时 n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讨论法 任务驱动法 讲演法 n 教学准备 用超链接做好的游览世博课件 学生用来操作的世博ppt 学生用来练习的动物ppt n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1 师:世博会已经结束了,我们班有多少人去了世博游玩呢?生:…… 师:你能说说你的游览线路吗? (家——上海——世博入口——各个馆之间) 师:播放游览过程的幻灯片。总结,总之大家去世博有很多时间不是花在馆内游览而是花在路上的,如果有一个办法,让我们不用多走路,直接去馆内参观,参观完了再回家休息,也不用费事在上海找地方住,第二天再直接去想去的馆,大家想不想知道? 生:(好奇什么方法) 师:老师跟多啦A梦借了一个任意门,大家知道任意门有什么用吗?(学生都知道),今天我们就用这个“任意门来游世博”(演示做好链接的ppt,第一页为家里,分别链接到各个馆的幻灯片,点击直接跳转,并且能迅速回家) 世博的引入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 对于任意门的功能学生都很熟悉,将抽象的超链接功能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演示的ppt将作为一个范例,成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 新授 1.文本链接 师:老师是怎么用这个任意门的呢?请大家先看看书。(一分钟看书) 师:现在请大家试一试,老师的第一站想去中国馆,你们能做到吗?(学生练习) 师:已经成功到达中国馆的同学请你们帮助一下你们其他小组的同学,大家一起游世博,才会更加热闹精彩游意义。 师:哪个小组已经全部到达中国馆了?(请一位同学代表他们小组上来演示操作,教师帮助解释和强调。留一点时间让大家完成) 师:用这个方法,你能方便地从家到其他馆去游玩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最先把各个馆都游揽过,老师就送给他们合作游世博的纪念品。(小组内互相帮助操作,小组间竞赛) 2.设置动作按钮 师:现在请赢得比赛的小组派一个代表演示作品。(学生演示)现在又有问题了,这么多馆大家能不能再一天内全部游览过呢?刚才老师可不是那么游览的对不对?老师浏览过一个馆以后怎么办了呢?(观察仔细的同学会发现老师先回家,再去玩第二个馆)展览馆前可不能随便设置标语,老师用什么办法回家。(观察仔细的同学会说到用按钮) 师:很好,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小标志,指引我们回家休息,以便后面更好的游玩。这个按钮怎么设置,请大家看看书上,看谁最聪明,第一个学会用法。(最快的同学上来演示,教师帮助指导。全班操作,教师观察大家的共同问题。教师第二遍强调设置步骤,在“超链接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和为动作按钮插入“回家”字样时,重点强调并演示,学生完成操作,组内互助,组间比赛。) 1. 学生互评 选取几个同学的作品,让大家互相评价,动作按钮做的是否有特色并且位置合适利于查找。有没有发生链接错误(链接错误的同学网网由于粗心导致在选择链接到的幻灯片时选择错了)。尊重每一个人的喜好,给与鼓励,让每一个小组都可以完成作品。 信息技术的学习依然不能脱离书本,让学生从书中进行起点学习,同时学会利用身边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 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全部到达,体现了一个团结合 作的思想。 组间的竞争,让学生体会到,团结与竞争的并存,也是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 鼓励观察仔细的的同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此时的操作有些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一方面由小组成员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应当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对细节的理解。 三 练习 师:世博归来,大家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增长了不少见闻。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请大家打开第二个学件,ppt中第一页放入不同国家的代表动物,后面每一页呈现不同动物的食物,你能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为不同的动物找到合适的食物吗)(有些动物学生比较熟悉,有些比较陌生,小组合作完成。比赛哪个小组既快又准确。操作过程中有学生直接在动物图片上做超链接,可以在成功后演示并由其传授方法,鼓励大家用多种方式完成链接。) 练习部分联系了学生自然科学方面和世界文化方面的内容,作为学生的一个兴趣所在,也作为一个知识拓宽的机会,在信息课这样的综合活动课中呈现可以起到较好的互相促进的作用。 四 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一节课游览了世博,还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顺便我们又学会了一个神奇的工具——超链接。 (对照板书回顾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想一想,我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超链接?(学生想到网页,word里的书签也有类似功能) 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做很多事都方便了很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大家做一个有心人,看一看,超链接给我们的生活究竟带来了多少惊喜。 让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来思考,避免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同时感受到信息时代地便捷性。
板书设计 幻灯片链接 一 文本链接 选中——右击——超链接 二 设置动作按钮 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 三 图片链接 选中——右击——超链接 <<工作动态分析>>小学教师许征东老师的文章《幻灯片链接》教学设计。 佚名:《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三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主题是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我今天执教的是《掌声》的第二课时,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感悟的能力,学习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尊重关爱别人,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本节课在教学预设时,我着重从一点下功夫,即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三维目标的达成。 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 首先,我关注了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上课伊始,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感悟读、齐读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读,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在阅读中感受英子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了教学重点。 2、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整节课,学生边读边感知边体会,感悟到同学们给予英子深深的爱,训练了学生思维、语言内化与表达。在学完第五段后,我布置孩子们给英子写回信,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造句、写作能力。 3、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揭示学习规律。 本节课,我不光引导学生理解,也提示理解的方法。比如在理解重点词“犹豫”时,孩子先说出了它的本义,我又引导学生说出了这个词的引申义,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用得准确。又如,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词语,边体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又掌握了一种阅读的好方法。 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关注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1、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如本节课重点指导第一次掌声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 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 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掌声》教学反思。 佚名:把握课堂生成,演绎课堂精彩——《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又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而这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在几次试教中,我发现每次都有新的问题生成,而我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如果把握好了,课堂就精彩了、灵动了;反之,课堂就显得比较生硬,过渡明显会不自然,小问题也随之会增加。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生成”是灵动的,是预设生成和课堂激活生成的结合体,它伴随着教学的整个过程而随时都会产生。 我与于城小学的孩子们一起经历的学习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就结合我的课堂教学,谈谈我粗浅的想法: 一、抓住课堂生成的源头 我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应当预设课堂教学中会生成的问题和情况,进而引导学生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正确深入探讨。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焦渴”的理解也是重点之一。我在设计时,预设了四个层次: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渴”的感觉?第二层次是让学生明白,“焦渴”又是怎样的感觉?第三层次是让学生明白,渴得很厉害是怎样的?仿佛看到了什么?第四层次是让学生体会水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时是这样安排的: 师:刚刚小朋友提到了“焦渴”,对于这个词,谁还有补充? 生:口渴,想喝水。 师:你有过口渴的感觉吗? 生:旅游的时候会口渴。 生:读课文也会口渴。 师:这是“焦渴”吗?那“焦渴”是怎样的感觉? 生:不能再忍受了,非常需要喝水。 生:太阳晒得嘴唇都裂了。 生:真想喝水,都快要死了。 师:水多么重要啊!此时,水就是人的命啊!(指导朗读) 在具体操作时,孩子们对焦渴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能从“焦渴”看到嘴唇干裂,既而想到不喝水人就要死去,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真正体会到了水的重要性。我想,这部分教学的成功,还跟预设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钻研教材不这么细致、到位的话,可能也就很难较好地把握住课堂中生成的精华,就很难上出亮点。所以说,课前做足功,这是抓住课堂生成的源头,在课堂调控中才能做到紧扣目标,游刃有余。 二、抓住课堂生成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时机,把“课堂生成”巧妙引入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上。我以为,“课堂生成”的关键时机往往是教学陷入僵局,学生的回答无法按预设的内容进入下一个环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 我也正是这么做的,课前,我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每部分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如第一自然段,我把理解“干涸”、“干枯”作为本段教学的重点之一。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环节的教学如下: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后)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 师:你从哪里读懂的?把你的目光凝聚在某个词上,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生:大旱灾。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场大旱灾? 生:河流、水井都干涸了,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生:没有水的帮助,河流都干涸了,草木都干枯了。 师:小朋友关注到了“干涸”、“干枯”这两个词,对于这两个词,谁还有补充?(课件中将这两个词变红) 生:所有河流、水井都干涸了,都没有一点水了。 生:这次大旱灾很大。 师:能从一个词读出这么多,真不简单。那“干枯”呢?对于这个词,谁还有补充? 生:草、树木里面没有水分了。 生:小花、小草都枯萎了。 生:没有了水分,地上都长不出绿的小草来了。 师:这两个词能换吗?(学生纷纷说不能换)为什么? 生:干涸是表示河流、水井没有水,而干枯是花草树木没有水分。 生:“涸”是三点水的,和水有关;而“枯”是木字旁,和树木有关。 师:你关注了他们的偏旁,有了新的发现。 (接着,出示了一些旱灾的图片,通过看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虽然学生的回答还有些零碎,对抓住重点词来感悟文本还不太熟悉,但我努力引导孩子从重点词入手,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不让孩子们的理解浮于表面,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切入,努力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发问题,既而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并通过看图说感受,进一步深化主题,使得教学紧扣“大旱灾”这一教学目标,不仅体会到了旱灾之严重,而且能让孩子们认识到了水是多么重要。 三、不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原因 我们常说:“做老师耳朵要灵。”可我却经常被教案牵着鼻子走,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可能在想着下一步该干什么了。使得学生的回答没有很好地接纳,部分精彩的发言也就在这一瞬间溜走了。如在教学第二段时,有学生抓住“夜里”一词体会,说:“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而且是在夜里去找水的。”我随即追问:“这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她很孝顺母亲。”如果我当时能在点一下:“是啊,孩子那颗星就像钻石般美好。”这样可能和课题呼应起来,对情感的升华更深一步,可惜的是没有及时捕捉到这个生成资源。 生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我们只有善于把握生成的教学资源,才会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生机,才会使教学既胸有成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才会使课堂演绎得更精彩。 <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把握课堂生成,演绎课堂精彩——《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