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 今天看了王燕的《梦想的力量》这一课。不仅使我想起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话:“就教学而言,精度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度,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度与略读的关系,精度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度一样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刘澜。”这里同样提出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为此我们应明确如何把握略读课文,我认为:
1、 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受之以法,循法而学。
2、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放开,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3、 略读教学作用应该多重。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度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 朱郁华:教学反思怎样才有深度。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基于波斯纳的这个观点和众多教育专家的见解,许多一线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以期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反思方法,教师往往就事论事,导致反思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度,反思效果大打折扣。怎样使教学反思从浅层走向深入,真正促进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实在值得反思。 一、围绕问题反思 问题是反思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反思。不针对问题的反思是没有实效的反思,因此基于问题是反思走向深入的前提。我们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知道怎样从教学现象中提出问题。个人觉得,可以采用自我反省法或小组“头脑风暴”法,对数学现象进行针对性分析,挖掘隐藏在数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找出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共性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反思。比如,我们时常感到课堂时间紧,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可反思即知,这种情况可能是我们的教学行为失当造成的。怎样避免重复提问?怎样避免重复学生的回答?怎样做到精讲?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刻反思、深入探究。再比如,我们经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答非所问,针对这种现象,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分析,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提问内容的设计、提问对象的确定、提问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师的引导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地、理性地反思。主动捕捉典型的教学问题,用心感悟、用心反思,反思才有深度。 二、基于理论反思 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支撑,基于理论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才能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缺乏理论的支撑,反思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致使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针对问题,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理论,围绕问题学习理论。站在理论高度去剖析问题的成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可以避免反思在同一水平上反复。比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理论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真正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基于理论进行反思,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而且使教师更加理智地、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通过对比反思 反思,顾名思义,可解释为自我省察。而自古就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可见,反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当局者能够跳出自我,另眼看“我”,做清醒的旁观者,做明白的自知者。比如,在观摩优秀教师课例后,教师应分析优秀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以后教这一课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思,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我们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自己以往听过的名师课例或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进行一番比较,找出问题和差距,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求解决策略,在比较中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 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我们在听完一堂好课后,对人家精彩的教学设计羡慕不已,有时不禁困惑:自己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能把文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才明白,这里还有个人的阅读积累问题。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文化积淀有关。学识浅薄,无以支撑。自然会和优秀课例产生差距。还可以将自己的看法与专家的点评加以比较,想想专家为什么会这样说,说得有没有道理,有比较才有鉴别,把别人的点评与自己的判断比较一下,收获肯定会更大。 四、在合作研讨中反思 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研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实践证明,教师专业成长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需要在教师群体中交流与探讨反思。因此,教师应经常与同事及时交流、与专家共同研讨,以期得到支持和帮助。教师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也可以邀请其他教师和专家到自己的课堂听课,课后一起研讨,请他们指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听完其他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还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合作反思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五、以写促思 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诉诸文字。写反思笔记,可以使散乱无序的想法上升为较集中、较理性的思想观点。在反思笔记中,可以写自己最深的感受,可以写获得的启示,可以写自己的困惑,可以联系自己的实践写想法。比如,使自己喜悦的教学现象、满意的教学效果当中,自己实践了怎样的理念?以后的教学应该奉行什么样的理念或者做法?实际的教学现象、教学效果与自己预想的情形、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怎样的差距?差距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学生的原因还是教师的原因?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怎样的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今后的教学中,要解决这个(或这一类)问题,需要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作怎样的设计?等等。通过撰写教后反思,追问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具体问题的成因,总结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以研究视角反思教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不少教师面对“教学反思”不是不想为,而是不会为、不能为!面对这种现状,一方面学校要对教师的反思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指导或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反思能力,让每一位教师不但想反思,而且能反思、会反思;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增强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教后反思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之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灵溪第一中学) <教研工作>朱郁华老师作品教学反思怎样才有深度。 实验小学教学蒋红霞学习者:小数的性质。§3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的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完成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引发冲突 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表示什么意思?(一个也没有)别小看这个“0”,它的作用可大着呢。看,在整数5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添上两个0呢?(屏幕依次出示一组数:5,50,500) 我们再从右往左看,500去掉一个0,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发猜想: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怎样?猜猜看。(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谁的猜想正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举些例子) 二、实例作证,体验小数性质的合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创设购物情境:两位同学去书店购买学习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小芳:“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可以和同桌交流。 (3)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交流,可能出现如下的比较方法: ①用具体钱数解释: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②用图表示: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0.30表示。因为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③结合计数单位理解: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所以0.3=0.30。 (4)感知与体验:同学们想出了多种办法都能证明0.3元=0.30元,说明这两个小数确实相等。 教师引读0.3元=0.30元,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你有了什么想法?
2、试一试,加深体验 谈话:看来刚才的猜想还有些道理。当然,仅仅用一个例子证明是不够的,还得找些其他例子进一步研究,看看这是否是普遍的规律。 (1)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尺,你能比较出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吗?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部分学生可能有困难,随后出示书上填空,看图填一填,再比较。 (2)交流比较方法: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可能出现如下的方法:①结合直尺图说明:由100毫米=10厘米=1分米,得到0.100米=0.10米=0.1米。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来证明吗?②用计数单位说明。0.100是100个0.001,就是10个0.01,也就是1个0.1。 (3)感知与体验:教师引读:0.100米=0.10米=0.1米,小数是相等的。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怎样变化,小数大小也不变? 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总结体验,概括表达 上面的两个例子,小数大小都没变。从左往右看,小数在怎样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变的?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后组织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把两次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刚才我们是从左往右观察,得到了小数的性质。那么从右往左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4、突出“末尾”,体验内涵 牛奶 2.80元 面包 4.00元 汽水 3.05元 火腿肠 0.65元 (1) 小强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得到一张购物单(出示例5): 合计 10.50元 请你帮他找一找:这些物品的价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 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 ①2.80元=2.8元。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3.05元中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由此看来,小数中的“0”是否都可以去掉?只有小数哪里的“0”才可以去掉? (2)口答练习六第1题: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三、解决问题,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1、小数的化简 根据小数的性质, 2.80元就等于2.8元,所以我们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化简下面的小数:0.400 0.080 1.750 29.00 学生独立思考,口答。提问:化简0.080,“0”都能去掉吗? 2、小数的改写 试一试: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0.4 3.16 10 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空。 完成后交流结果,并提问: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10”是整数,怎样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小结:去掉小数末尾的“0”化简小数,或者在小数末尾添上“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这些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果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必须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四、巩固应用,深化小数性质的体验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观察数轴图,照样子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观察数轴图,照样子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完成后观察每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说明小数的性质确实是存在的。0.1=0.10,数轴上这个点还可以用哪些小数来表示? 2、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涂色表示各小数,再比一比。 交流时结合涂色部分说说涂色时的感受:为什么0.6和0.60的大小相同,而0.6和0.06的大小不等? 教师就图小结: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在小数末尾,不会改变原来数的大小;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不是在小数末尾,小数的大小随之发生变化。 3、完成练习六第2题。学生练习后提问:为什么不把0.018和0.180连起来? 4、完成练习六第4题。学生独立改写。 交流时重点指导0.5400,80的改写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有的需要去掉小数末尾“0”,也有的需要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 <<工作动态分析>>实验小学教学蒋红霞学习者的文章小数的性质。 新街中学教育工作者殷春燕教学人:八年级语文《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能找出每段中心句,说出白求恩精神的具体内涵。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进行人物写作。 3.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查工具书初步扫除阅读障碍。 2、查阅资料了解白求恩及其相关事迹,作者写作本文的历史背景。 课 中 训 练 (一)背景导入 背景介绍: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土。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二)把握内容,理清结构 过渡:这篇课文是为纪念以身殉职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而写的,纪念、学习白求恩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说说白求恩精神的具体内涵。 1、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中心句: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习通过找段落中的重点句来概括把握内容要点。请同学们找到各段重点句,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内容要点。 组织交流,归纳各段要点如下:(每一段即为一个部分) 板书: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小结:白求恩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为国际主义精神、豪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分析叙议,评点课文 1、本文主要是赞扬白求恩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因此,文章以议论为主,但文中也有记叙的成分。下面我们以第一段为例评点课文,分析夹叙夹议写法的作用。布置任务: (1)学生朗读第一段,划出第一段的重点句子,并归纳段意。 (2)什么是国际主义?国际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什么关系? (3)开头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是记叙还是议论?写了哪些内容? (4)这几句记叙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5)白求恩的事迹非常感人,应该详细地叙述他为中国的抗战所做的事,不应仅用一句话概括,对吗? (6)既然不用详写,那么“五十多岁”、“不远万里”这些词句应去掉,对吗?“殉职”是什么意思? 2、学生带着问题来朗读,读后思考,评点,全班交流。 明确: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段意: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号召向他学习。 (2)文中列宁的话。这在议论文中是道理论据,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一种表现。 (3)记叙。介绍了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 (4)不行。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没有了事实依据。 (5)不对。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悼念白求恩、赞扬白求恩,不是记叙白求恩的事迹,如果详写,文章的写作目的就变了。另外,白求恩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不必详写。 (6)不对。突出年龄、里程更能表现白求恩精神的可贵。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3、思考: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 明确: ①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②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概括、扣住论点。 4、总结:归纳评点中应注意的地方。评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会评点是自学能力增强的一种标志,评,要求语言准确经济;点,要求恰当醒目 5、让学生评点其他三段中的叙议情况,然后讨论夹叙夹议的好处。 明确: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课后拓展 (四)课后学习:课文第一段高度概括白求恩的事迹,然后用精辟的议论评价他的崇高精神,请你也用这种方法,介绍和赞扬你身边的一个人。 要求: 1.叙议结合。 2.字数200字左右。 <<工作动态分析>>新街中学教育工作者殷春燕教学人的文章八年级语文《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