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教好英语课的几个关键点。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在三尺讲台“立住脚”、“站稳脚”、“站好脚”的前提,尤其是英语教师,一开口地道的英语,优美清晰的语音语调,精彩绝妙的知识讲解对下面听课的学生和教师都会有强烈的吸引力;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而且 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
二、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
一项优秀的教学设计必须具有方向性、科学性的品质外,还必须具有实践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品质。教师在正确和透彻理解教材基础上,把握好教学对象的实际、认识教学环境的实际和教师自身条件的实际,同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回绕这个教学目标展开各种教学活动,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能自然、流畅。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取舍,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
三、教师要重视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熟悉思维运动的规律,还要善于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课堂教学的精彩作充分的准备。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presentation)尤为重要,正如一首乐章要有优美动人的序曲,一出戏剧要有钩人心魄的序幕,一篇文章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一堂课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集中,教师如能设计一个优秀的导语来吸引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活动就往往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那么这堂课基本上已成功了一半。要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准确把握质疑的时机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适时而精当的点拨、引导,才有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探究的精彩。当学生学了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An onion a day keeps everyone away.以后,老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学生说:A hen was educating her children saying: An egg a day keeps the knife away(每天下个蛋就不会被宰!).这难道不是我们当老师最得意和欣慰的时刻吗?!
四、教师要讲究提问、启发的艺术
教学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Bellack(1996)曾指出:“在所进行研究的课堂上,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还有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应。”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发现教师“逼供”式提问,即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甚至是一些没有实际思维含量的提问,如教师不停地问学生:Yes or no? Do you think so? 等,非要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回答Yes; 一味地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框子”里面“逼”;而学生则费尽心思地揣摩教师想得到的“供”,时下这已经成了公开课中出现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只关注教学设计的有序实施,不注重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只考虑自己准备的内容是不是讲完了,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接受了。当然,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适度(一是深度,即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广度,即不能超出学生生活实践的范围),讲究提问和启发的艺术。
五、教师要力求情感真实、节奏优美
现在公开课往往有点与其说成是讲给学生听的,倒不如说是演给听课老师看的现象,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一些公开课上教学的不真实性,而在课堂上教师的情感虚饰则增加了公开课“作秀”的成分。新课标反复提倡的一个理念是积极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给学生创造探究平台。因此,凡公开课我们都可以见到诸如“讨论”、“探讨”之类的环节,它好像已经成了新课标旗帜性的标志,似乎谁不用谁就跟不上新课标精神一样。更重要的是因为冷场是公开课第一大敌,这个险好像谁都冒不起,而热热闹闹的讨论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于是想办法让学生开口说话、让课堂热闹起来成了首要的事情,花里胡哨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在公开课上大家经常看到教师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寻找发言者,哪怕是一句不着边际的话,也是“感恩”不尽,并赶快接过学生的话头引导到自己所预设的轨道上来。不管学生的回答正不正确、有没有道理都说“You’re great!”, “You did a good job.”。教师的表扬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的,但是这种无限演绎的廉价的表扬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为了热闹为了合作,为了更能体现新课标精神,老师们想着法儿变花样,有的甚至到了哗众取宠的地步,一看便是虚情假意。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真实情感的流露,才能真正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另外,有效控制英语课堂教学节奏,是增加教学容量和操练密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操练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和广度时,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有些课上的训练往往缺乏密度,教学节奏慢,感觉松弛,而有的课堂活动频繁,教学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在公开课上,有张有弛,配合默契的课堂教学总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六、教师要营造“亮点”,让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课堂教学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课堂亮点的出现使学生受到良性的强烈的刺激,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最精彩的往往是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设计一个高潮,最好高潮迭起。
七、教师要充满激情
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公开课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必能感染学生,调动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振,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做一个充满激情的英语教师,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对待学生,教师真诚的关注容易感染学生。英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让学生喜欢英语学习,让学生有终身学习英语的意识”的境界有很多途径,而充满激情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八、教师要富有机智
教学机智在当今课改新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只要我们掌握它的一般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沿着有效的途径,就不难处理好课堂偶发情况,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水准。在公开课上课堂偶发情况的发生,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严峻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同在,偶发情况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但处理、应对得好、把握得好,也可有利于正常教学,即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能够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增效的作用。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守成的、粉饰的、思辨的、分析的、批判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理想的课堂总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动人的。英语课上教师把握了以上八个要素,这堂课一定会突现魅力,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教研工作>sunshine老师作品教好英语课的几个关键点。 王国贤:《三亚落日》第一课时教后想。 江苏省淮安市施河镇中心小学 王国贤 《三亚落日》一日也是头一次看到,更不用说教了,因此自然要格外用心,在作了必要准备后,在班上上了第一课时。这节除了熟悉课文外,主要与学生一起学习第一节和第二节。 对于第一节课文,虽只有两句,但也有必要好好学习。课上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的,第一是读法,在让学生自读后,要求找出哪几个词要重点突出,在学生发言交流后得出“真有诗意”、“美妙绝伦”和“一点儿”,特别是对“真有”、“美妙绝伦”和“一点儿”这三个词每个词的读法都作具体的要求,如“真有”要读得像真有的一样,“美妙绝伦”四个字要一字一字地读,要读出长音来,甚至还要有些拖音才好,“一点儿”要读得快捷,就像读成一个字一样,这样语调语速的变化对比,来加深对语句的理解。第二是写法,课文第一句就是三亚落日真有诗意,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主旨清晰,简洁明了。我们平时的作文也要多采用这种直截了当的方法,直奔中心,不绕弯子兜圈子。讲后再通过读来巩固理解。 第二节课文,写了三亚的热带风情。也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的。第一是写了什么,这节写了三亚这个地方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默读后用一个字来概括,交流后得出:天、海、树、鸥、沙。再请大家每个景物的后面加上一个表示色彩的字,学生据课文很快说出是天蓝、海清、树绿、鸥白、沙金(白),到底沙是白的还是金色的,读了课文,明白了沙应是白的,只不过些时在太阳的照射下才呈现出金黄色的,接下来请各位同学自己用一段话把这五种景物连在一起写一写,学生很快就写出来了,就请两位同学读一读,再请大家与文中比一比,哪个好?好在哪?自然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的怎么写?让学生们读读自己写的,再读读文作者写的,说说人家的好在哪里?人家的为什么生动形象?我们的为什么不行?得出两条一是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二是大胆的丰富的想象,我们也要这样多读多想多写,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然后让同学们细心品读,好好咀嚼,用心体验。在反复吟咏中进入作家所描绘的意境当中。
<教研工作>王国贤老师作品《三亚落日》第一课时教后想。 张渚幼儿园教者史雯教育者:美丽的园旗。美 丽 的 园 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旗帜,了解其中的含义。 2、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鼓励幼儿设计园旗。 3、培养幼儿热爱自己的幼儿园。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出话题 我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这样的图案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你还见过哪些旗帜呢?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前几天老师出去旅游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旗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播放多媒体课间,讲解旗帜的含义 引导幼儿从旗帜的颜色、图案的含义等方面来感知旗帜,并且了解旗子因其不同的作用绘上不同的图案,表达了不同的含义 三、引导幼儿在形状上感知旗子的不同 你们刚刚看到的旗帜都是长方形的谁还知道不同形状的旗帜(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感知各种形状的旗子) 四、提出任务——园长阿姨请我们帮忙设计园旗 1、请幼儿欣赏其他幼儿园的园旗 2、边欣赏边提出要求:色彩要鲜明;可以把幼儿园里你最喜欢的事物画在上面;最后把设计好的园旗黏贴在吸管上放在竹筒里 <<工作动态分析>>张渚幼儿园教者史雯教育者的文章美丽的园旗。 新街中学教师王群老师:八年级语文《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欣赏诗中名句的含义及精彩之处 3、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训练设计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参与 1、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引入 2、预习检测:朗读体会及背诵,注意节奏。 3、明确本课目标:1、2 二、围绕目标,深入参与 (一)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解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之:动词,到的意思。类似的有《送孟浩然之广陵》 3、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4、赏析 A、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C、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E、分析其他三联 (1)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 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 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F、用四字短语概括四联内容: 首联 点明地点 意境开阔 颔联 离别原因 坦然面对 颈联 与友互勉 乐观豁达 尾联 宽慰勉励 积极进取 (二)学习《己亥杂诗》 1、作者简介。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2、朗读《己亥杂诗》。 3、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思考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5.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三、检测反馈,拓展参与 1、背诵竞赛, 2、理解性默写 四、归纳小结,延伸参与 1、诗歌鉴赏的方法(参见练习卷第四页) 2、再次明确两首诗的主旨。 五、布置作业 1、熟背并默写两首诗 2、完成练习册第二课时 方法设计 回顾导入 学生介绍 比一比 直接回答 思考回答 2-3名回答 点拨 思考理解 归纳点拨 学生简介 朗读 学生赏析 教师点拨 思考回答 小结 思考理解 比一比 学生口述补充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别诗) 查 题目 作者 背景 注释 特点:悲苦缠绵 志趣高远、胸怀矿大 读 了解 内容 含义 己亥杂诗 辞官离京、离别忧伤 品 句子 手法 回归愉快、积极乐观 悟 主旨 哲理 <<工作动态分析>>新街中学教师王群老师的文章八年级语文《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