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对“集体备课”的反思。 一位教师日前投书本报说:近年来, “ 集体备课 ” 在中小学校非常流行。毋庸置疑, “ 集体备课 ” 确实有许多好处,比如它可以分享智慧,可以增进合作,可以提高效率 …… 然而,在有些学校, “ 集体备课 ” 已成为一种 “ 形式 ” 。合作以后,大家以同样的进度,上同样的内容,用同样的资料,布置同样的作业,甚至上课的环节都是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这样一来,老师上课就如同工厂生产一样。有的领导还洋洋得意地说: “ 这是精诚合作的结果,这是 ‘ 和谐社会 ' 的标志。 ” 对此,我深感忧虑。这样下去,我们的老师迟早要 “ 下岗 ” ,取而代之的将是新生代计算机。 对 “ 集体备课 ” ,您有怎样的看法?请诸位老师参与讨论。 把握原则注重程序 四川省华蓥市双河二中 / 徐庭菊 我认为, “ 集体备课 ”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 集体备课 ” 要坚持同级性原则。 “ 集体备课 ” 是学科组教师间的教研行为,应在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间进行,可设立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组织各备课组开展活动;其次, “ 集体备课 ” 中一定要有交流性,即思想和观点的相互碰撞,在争论中提高。 “ 集体备课 ” 不能成为一两个人的事情,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第三, “ 集体备课 ” 的内容要有连续性和创造性。划定备课任务时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 ( 节 ) 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同时,各班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课时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提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去设计。否则,将出现 “ 千人一面 ” 的被动局面,效果会适得其反;第四,不宜对每一课或章节都搞 “ 集体备课 ” ,以便给教师个体的发挥留一定的空间。 江苏省仪征中学 / 刘祥 要想使 “ 集体备课 ” 真正发挥教科研的作用,成为广大教师迅速成长的台阶,就需要从下面三点做起:一是明确 “ 集体备课 ” 的真正内涵,建立起以备课组长负责制为基础的合作探究模式。在备课组长的统一安排下,每次活动确立一到二个研究要点,大家围绕要点知识,从各自的学识、经验出发,提出自己对教材、学生、作业等诸多问题的看法,然后彼此交流。对于授课细节,则无须过细规范;二是用更为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取代目前通行的企业管理模式下的量化评比。学校应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逐步淡化形式上的活动次数、活动记录、备课本检查等没有价值的管理形式,将解放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来落实。如此, “ 集体备课 ” 才能形成良性氛围。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 蔡呈腾 “ 集体备课 ” 必须按以下的程序展开: 1. 每一周开展一次 “ 集体备课 ”( 讨论 ) 活动; 2. 组长确定下一阶段的备课任务,分别由组内每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方案的构思; 3. 当某一位教师针对某一内容的设计发言后,组内其他教师对其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取舍,然后定稿; 4. 在讨论会后分别按照讨论的结果由教师撰写教学设计方案 ( 组内确定统一的教学方案设计格式 ) ,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供组内每一教师使用; 5. 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要求对教案进行个性化处理; 6. 下次 “ 集体备课 ” 时间 ( 讨论时 ) ,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修改、再评价; 7. 最后定稿,以供下学年使用。 可见, “ 集体备课 ” 并不仅仅是组内教师在一起聊聊、写相同的教案,而且在每一位教师将自己在平时的 “ 创作 ” 向组内教师展示的过程中,也在教学设计思维的整合的过程中,平时的个人思考也应该是 “ 集体备课 ”( 讨论 ) 的基础。 改进备课检查方式 广东省珠海市容闳学校 / 高咏梅 不宜把教学评价引到对教案的检查上来。教案只是一个脚本,它的作用在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还是课堂。要把老师从中规中矩的教案检查中解放出来,要改革过于重视教案的检查模式,腾出时间来让老师研究课堂,研究教学问题,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 如果把教师在 “ 集体备课 ” 时表现出的研究能力作为教师职业素养评价的一项指标,激发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理解单元目标和教材目标,适度拓展教学内容,准确判断学生学情,形成教师自己的见解,就要让 “ 集体备课 ” 务实起来,让老师带着各自的观点、思想来交流,在观点碰撞中互动、提升,推动教师在 “ 集体备课 ” 的观点碰撞中生成智慧,发展和提升教学技艺。 给 “ 集体备课 ” 以文化支持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三中 / 郭洪兵 现在把 “ 集体备课 ” 和 “ 统一教案 ” 画上等号,是很值得商榷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反映给主管领导。至于 “ 统一教案 ” 的具体应用,笔者认为可以采取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的积极、灵活的处理态度,但不可随意,否则会失去反思和借鉴的机会。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这样告诫过我们: “ 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去否定,不是去证明,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不加任何改变。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 我想,魏书生所提的 “ 蜜蜂 ” 观点,就应该是我们对待 “ 统一教案 ” 的终极思想和最积极的做法。 山东省临沭县教育局 / 孙仕满 “ 集体备课 ” 有两难。一是组织难。我们一般把 “ 集体备课 ” 的时间定在星期六的上午。可是,一个学期下来,又有几次 “ 集体备课 ” 呢?不是因为与这个检查相冲突,就是被另一项活动所占用;二是沟通难。有时把教师组织在一起,主讲人把自己设计的过程说了出来,可是其他教师却一言不发。有的说,让大家抄一抄算了;有的说,干脆复制一份,或者打印出来每人发一份,省得麻烦。大家是对手,在评估时不是你优秀就是我优秀,我为啥出力不讨好? “ 集体备课 ” 存在以上问题,表面看是工作力度不够造成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缺少学校文化的支持。改变 “ 集体备课 ” 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努力构建一种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研文化。 第一, “ 集体备课 ” 要制度化。学校要合理地处理教育工作中的矛盾与冲突,把 “ 集体备课 ” 作为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去对待。学校主要领导要坚持参与集体备课,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难与困惑;第二,让 “ 集体备课 ” 成为教师成长的平台。 “ 集体备课 ” 不是为了检查与评比,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平台。学校要创设有利于沟通的氛围,鼓励不同的观点,让大家参与思想的碰撞。学校要改革评价制度,防止教师之间的恶意竞争,鼓励教师在合作中得到成长。
<教研工作>BX老师作品对“集体备课”的反思。 谢正明:在触动心灵的思考中发展智慧。 “智慧和人格在数学活动中生成”。细酌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的数学课《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教学,让我深刻领悟了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于细微处品不凡。 师:(出示两根长20厘米和24厘米的铁丝)哪一个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生:24厘米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生:长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生:还可以说周长长的面积就大。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师板书:“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 赏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经验性结论”。这里伏下的是一个智慧囊。 师:这句话你们验证过吗?没有验证过怎么知道他的结论是否是对的?你们会验证吗? 赏析:教者把引起学生心智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即把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上。 生:用求面积的方法来验证。(教师分发方格纸,学生画长方形进行验证,然后学生汇报) 生1:我认为是对的,长是9厘米,宽是1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面积是9平方厘米;而长是9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是24厘米,面积却是27平方厘米。27平方厘米大于9平方厘米。 赏析:这是一个有智慧的学生,他把两种长方形的长都定为9厘米,然后再进行比较,实际上他做了一个控制变量的工作。虽然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但折射出来的却是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生2:我认为不对,都用24厘米的铁丝来围,如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就是35平方厘米。比27平方厘米大。 赏析:这个学生的发言有三个内涵:一是把生1的智慧进行迁移,把周长变量控制为等长来比较面积;二是思维有了一个移位,用事例验证了一个副命题“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并由此推理:因为周长相等时面积不一定相等,那么周长不同的面积就更有大小不同了,所以说“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大”根据不足。三是验证了一个逆向否定命题“面积大的周长不一定就长”。 生3:我认为不对,如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比长是10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大。 生4:可以说是对的,也可以说是错的。 赏析:这就是儿童思维的特点:当一个经验出现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作出判断,当两种矛盾的结果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重新思考,得出第三个答案。这是儿童认识由片面向全面的发展过程。 生5:可以把结论改一下:周长长的面积就可能大。 赏析:学生的思维有了进步。 师:周长小的长方形面积也可能就大啊! 生6:不一定大也不一定小。 赏析:学生思维已发生了偏离——由讨论对错转向表述现象。 师:你的话我无可指责。回过来,黑板上的结论是对还是错。 赏析:教师很理智,也很机智,教学到了该“收”的时候了。 生7:错的,因为它(指结论)说得很肯定。 生8:“就大”(指结论中的词)就是“一定大”。 赏析:学生思维明显转向,科学思想的严谨性在內化。经过这样一番“折腾”之后,学生的思维、认识立刻清晰明亮起来。这就是心智训练的结果。 师:24厘米长的铁丝可以围成多少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生边说师边在方格纸上演示) 生(急切举手):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赏析:这是思维的火花,像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一样。有了思维的训练,有了心灵的触击,才有智慧的生成。 师:理一理他的思维,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周长相等不一定面积相等。 第二,长方形越接近正方形,面积就越大。 …… 数学教学就是要抓住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所作出的数学思考。潘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上,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引发出“经验性结论”到学生明晰概念,其过程是一个触动心灵、生成智慧的数学思考过程。学生经验性推理结论出现后,受到了教师的质疑,于是学生开始验证,验证中收集了各种事实,看到了明确的结论。但这个结论与学生经验性的推理结论不符,因为他们坚信“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一定大”。这个推测不是勉强说的,而是经过思考的。这样一种思维定势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接受的态度,但又不能不承认事实。教师看准了这一触点,教学由此展开,伴随而来的学生的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也就开始了。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公安县倪家塔小学;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3日新课程周刊) <教研工作>谢正明老师作品在触动心灵的思考中发展智慧。 新街中学教者庄丽教育者:八年级语文《背影》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掌握“狼藉”“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词语的音形义。 2、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课前准备 1、预习有关字词音形义 差使 狼藉 簌簌 蹒跚 拭 擦 颓 唐 举箸 踌躇 2、了解作者朱自清 3、熟读课文,了解情节 课中训练 一、导入新课 齐读《游子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二、熟悉文本,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请找出本文的文眼。(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2)“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3)“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4)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 (5)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做圈点勾画及批注。) 学生交流总结、归纳 2、师生重点研读课文第六小节 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然后,让指名学生单个朗读,比较哪个学生朗读得比较好,教师在朗读技巧(轻重音)上加以指导,找出应重读的词,加以体会,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思考: (1)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明确: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作者首先写了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蹒跚)(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3)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爬月台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 (动作描写)(“攀”、“缩”、“倾”) (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3、问题探究: 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等等,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 讨论后明确: 本文的聚焦点就是“背影”。这张“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写“背影”,正好获得了以少的材料表达丰富感情的效果。这个聚焦点“背影”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不平常的背景下。 课后拓展 儿子看到父亲的背影时,心理感受会怎样?试给文中的“我”加上一段心理描写。 <<工作动态分析>>新街中学教者庄丽教育者的文章八年级语文《背影》第1课时教学设计。 树人中学教师树人中学老师:《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的说课稿。 树人中学 邵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六部分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相似图形是现实生活广泛存在的现象,探索其重要性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物体的形状,体会用相似图形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作用,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我们用相似三角形作为学习的典型模型研究图形的性质。《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本章第四节内容,在此前学习了相似图形,这为过渡本节的学习起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基础上拓展和发展的,也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起始课,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今后证明线段成比例,求几何图形和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重要工具。在本课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及其初步应用,这就为下节课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二)(三)打下好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猜想、实验、验证、探索等能力,对掌握观察、比较、类比、转化等思想有重要作用。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纲要》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情,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操作——观察——探索——说理”的活动过程,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并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来判断及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问题,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动手、动脑和谐一致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及应用。 难点是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的运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充分让学生参与,设置问题、探究讨论、解决问题、例题讲解、设置活动、当堂检测、提出问题。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二、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特别在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 本节课要研究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条件1,学生对相似图形的学习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过程中可创设直观形象,利于操作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但须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拔高拓展的机会,对学困生也要有一定的展示平台,在难点的突破上要多动脑筋,让他们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 三、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本课堂学习的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不是 “传授”,而是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当引导。课堂中以学生的参与为主。 激趣教学:学习本应是件快乐的事,为了让学生“乐”学,力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主角,教师通过几个活动等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学法指导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以下两种学法: (1)、自主、探究:“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节课的两条识别定理都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猜想、推理、归纳等活动得出的,使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2)、参与、合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交流,帮 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观感觉:让学生从出示的一系列三角形中帮忙找出相似三角形,并引导回忆用定义来判定三角形相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从感觉本能出发,启发一些理性思考。 2、 操作探究:书本第94页操作部分,让学生画三个三角形,然后思考2个问题,可以作为前一天的预习作业完成,课堂上给他们讨论时间,并自己总结结论。这样能让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有效的引出新知。 (二)揭示定理,理解运用 1、揭示定理:第一条定理的出现在学生完成上述操作、讨论后自己得出,对于第一条定理的补充内容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对应的相等角,如果处于比较特殊的位置,如同位角、内错角,又会有什么共性的结论出现呢?自己看书思考,小组讨论回答。两条结论总结出来后,都必须要用几何语言加以叙述,这是学生的弱项,不能舍去。这样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理解运用:本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基础到提高,层层深入。让学生的参与,真正自觉进行。活动一直接根据相似条件寻找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例题讲解是书中例1的变式,应该能够完成,只是要注意书写格式。活动二是逻辑推理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可以点名板演完成。活动三判读是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认识。活动四找数学模型,这就要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活动五稍有难度,可让学生讨论完成。 (三)归纳小结,当堂检测 1、归纳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小结主要知识和研究数学的方法,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当堂检测:通过前面的学习,估计课堂还会剩13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巩固,及时反馈,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信力和学习兴趣。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书本95、96页练习1、2、3、4. 选做题: 习题10.4的第8题。 根据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他们都能吃饱吃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所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一节课所教知识的整理概括。这节课的板书设计要精炼,突出重点,言简意赅,做到有序、有用、有效。 六、 教学评价 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激励学生学习,可以开展自评、互评、师评。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双基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观察、动手及参与能力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进步与发展。<<工作动态分析>>树人中学教师树人中学老师的文章《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的说课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