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只有真实准确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学生起点出发把握好探究起点,展开教学,才有可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二、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探索支点 古罗马教育家普马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主动性,教师要重视发现蕴藏学生身上的“火种”,多做“助燃”工作,防止“火种”浇灭。在“七的乘法口诀”这节课中,根据现在孩子的学习水平,他们是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直接说出乘法口诀,所以我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引发学生深入探究。当学生说出“七”的乘法口诀后,在肯定的基础上,我质疑:“你们对这句口诀是否产生怀疑?”并提出要求选一句自己喜欢的口诀通过画一画,摆一摆学具或写算式等方法来验证是否正确,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学生便主动地深入研究,有的画“△”,有的摆学具,有的用加法算式等加以验证,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了乘法口诀的含义。当学生理解了口诀的含义后师便再次质疑,“同学们知道这些乘法口诀有什么作用吗?”“用这些口诀可以计算哪些算式?”简单的几个问题,却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再次揭示了乘法、加法与口诀的联系。熟记“七的乘法口诀”时,我并没有采用机械记忆来让学生背诵7的乘法口诀,而是先提出疑问,并让学生介绍记忆口诀的方法。自己找一找哪些容易背,哪些不容易背,交流记忆方法。这种通过自我探索而发现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记忆,也更容易消化,同时也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索的成功喜悦。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 三、实施民主教学,拓展探究空间 在以往的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会在旁边小声地引导补充,学生说完后我会再次重复,有时会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修正,有时当几个学生回答后发现还有学生举手,便安慰地说:“等下课后再告诉老师好吗?”这种作法是对学生的不放心、不信任,课堂上未能做到民主化,没有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使学生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地发挥主体作用,扼制了学生的思维。在“七的乘法口诀”这节课中,我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了民主、和谐、平等的探究的空间,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法,鼓励学生说说找出口诀的窍门,说说自己怎样用独特的方法记住口诀。特别在合作交流中,使自主探究得以深入和延伸。同时,使学生获得别人的探究策略和探究成果,提升了思维水平。
<<工作动态分析>>和桥小学教育工作者殷琦超教学人的文章把握学习起点 引导自主探究——“7的乘法口诀”教学实践与反思。 中学教师徐乐益老师:人琴俱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笃、索、舆、径、素、卒,虚词:而、了、既、俱等。学习简洁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 二、教学重点、难点: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三、教学模式:问题情景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出新课 说到亲情,我们总说它血浓于水,并常用紧密相连的身体器官作为比喻,如母子连心、骨肉相连、手足情深等等,亲情是割不断的血肉之情,它是世间最宝贵最真挚的情感。今天我们学习《人琴俱亡》,看看王羲之的两个儿子之间手足深情。 《世说新语》及作者: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遗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故事短小、语言简洁是它的特点。《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已经成为典故经久流传,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进行课外阅读。 作者是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袭封临川王。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王子猷和王子敬是兄弟,他们的父亲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二)自学互助 1、理清结构,把握脉络 朗读课文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音。 病笃 语时了不悲 此以丧矣 索舆来奔丧 弦既不调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