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技能: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理清作者思路,理清文章思路,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文章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叙事明线和暗线。 2、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在鲁迅的生活中,在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屡遭侮辱时, 一位恩师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这位恩师就是藤野先生。请同学们速读文章,去认识这位令作者一直不能忘怀的藤野先生,去了解那件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往事。 2、简介作者。 3、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 (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4、介绍时代背景。 (二)指导预习。 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在阅读时: 1、 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2、 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自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学生阅读的时间与速度。) (三)阅读完毕,根据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 1、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提问,补充书中没有的注释。 (1)绯(fēi)红:鲜红。 (2)宛如:好像。 (3)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4)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 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5)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