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过近一学年的物理学习,大部分同学具有了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同时浮力现象也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因此,我采用实验探究法、观察分析法、讨论交流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适时予以指导。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学生的活动空间。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四、说学情 初二学生储备了二力平衡、压强、密度等知识,掌握了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学会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由于还没有接触初二学生,对班级的整体情况和学生个体还无法做出具体情况分析。 五、说教学过程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情景:一个空饮料瓶里掉进了一个乒乓球,有什么办法手不碰到饮料瓶可以将乒乓球取出,谁有妙招呢?学生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说出自己的妙招。向瓶里灌水,这利用的就是浮力,引出新课。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设置悬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再通过播放生活中的浮力录像(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教师设问、学生举例等活动,教学内容更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走向物理。 2、实验质疑,合作探究 探究的新知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概念的建立。浮力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使学生对浮力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给出浮力的概念。而是设计了一个学生演示实验,几位学生分别上讲台将乒乓球、可乐罐压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压兵乓球和可乐罐有什么不同。学生会感受到水对乒乓球、可乐罐有一个向上托的力,并且这个向上托的力大小不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体验浮力的存在,能更深刻地感受、领悟浮力。 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向前推进。既然乒乓球、可乐罐在水中上浮受浮力,那么把石块、钩码、硬币等放入水中会怎样呢?教师当堂演示,学生会看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它们会下沉,问他们受浮力吗?此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做激烈的斗争,会不会受浮力呢?学生会比较疑惑。我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石块慢慢浸入水中,他们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示数为什么会减小呢?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利用以前所学二力平衡知识分析,得出示数减小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浮力,解决了学生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浮力的疑惑。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得出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通过测量浮力,使学生对浮力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他们是在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过程中得到了测浮力的方法,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浮力的方向:学生可能会认为是向上,但这是不正确的,为了纠正这一错误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片,同时回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向下),使学生自己纠正是竖直向上而不是向上,它们是有区别的。 (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也是难点。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结论的归纳总结。因此,怎样做好实验是关键,这个地方也会用时多一些。为保证实验过程合理、有序进行,我对小组明确分工,每个小组探究影响一个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