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 14.5、傅建明.绿色校园童谣[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59. 6、孙彩平,贾长胜.闲暇·德性·现代德育[J].中国德育,2006(7). 【注释】 ① 孙彩平,贾长胜.闲暇·德性·现代德育[J].中国德育,2006(7). ②胡凯.生活体验: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J].现代教育科学,2007(5). <<工作动态分析>>城西小学教育工作者王淑荣教学人的文章让诚信教育融入童谣唱编中。 谈惠英: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 西山小学 谈惠英 伴着新世纪的曙光,伴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迎来了数学教育的新时代。大众数学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掌握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材体系,作为一名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已成为首要任务。伴随新课程、新教材,我开始了尝试性地研究。在不断地反思中,探索着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学思路。 我是在教一年级时开始接触新教材的,新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画面,形式多样的习题,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以及各种形式的问题情境,组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给了师生新的视觉享受和思维空间,学生学起来如同读故事,爱不释手。学生爱看数学书,更爱学数学了。作为教师如何利用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喜爱数学,是我首先思考的问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记得在教“分一分与除法”一课时,我认真通读了这部分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现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体验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的亲身经验出发认识除法。我想:应该以“分一分”这一活动为切入点激发兴趣,创设体验与交流的空间。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学习,让兴趣持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铃响了,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进教室,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有的还在窃窃私语。我环视一下同学们,只见他们把目光都集中在我的书包上,这就是我的意图――引发学习兴趣。我神秘地说:“同学们,你们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啦?”他们争先恐后地猜起来……在学生们的猜测中,我把桃子、糖果、铅笔、文具盒、筷子、木块、气球一一拿出来,顺势说:“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共同分一分这些东西,看看怎样分才合适?”同学们听了非常高兴,积极参与。我先请两名同学上来分八个桃子。只见这两个同学你一个我一个,很公平地分完了桃子。“你们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我望望看得出神的同学们说。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几个小机灵忙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一个同学说:“可以他一个,她七个。” 另一个同学说:“也可以他两个,她六个。” 另一个同学又补充道:“还可以他三个,她五个。” 另一个同学说:“或者全给他,不给她。”我笑了,孩子们多聪明,他们需要教师不住地调动并给予充分的机会啊!“哪一种分法最公平呢?”我又进一步追问。同学们很容易就发现平均分,我充分地肯定了他们的结论。为了让学生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于是,我让同学们分木块、分筷子、分铅笔。在动手实践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平均分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又变戏法似地让同学们平均分糖果。他们的兴趣更高了。有的小组给20块,有的小组给22块。让四个同学共同讨论该怎样分,每人分到几块?不一会,有20块糖的小组就分完了,而有22块的小组却出现了问题:剩下的两块给谁呢?同学们很聪明,四人一商量,都说把糖分两半,这样就是平均分了。我同意了他们的想法。然后,又拿出10个气球让同一组的同学分,又剩下两个,我说:“这回我们把气球剪成两半怎么样?”同学们都笑了,说不能分。“为什么?”我连忙问。一个同学说:“如果剪成两半,气球就坏了。” 另一个同学说:“我看剩下的两个还是给老师吧!”大家都赞成。看来,孩子们已经发现在生活中进行平均分时,也会有剩余的现象。这种结论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的,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对这一问题的感悟是源于自我兴趣,是一种积极而主动的思考。教学中老师的巧妙设计,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把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数学已成为可能。 <教研工作>谈惠英老师作品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 储冬生: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按]反思,除了对一节课或一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学习、实践、再思考这样的形式以外,还可以是更加“随意”的思想花絮。只要有潜在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在教育教学发生的场所,能够成为反思对象的事件就俯首可拾。这些看起来很微小的思想火花,却往往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触及教育教学中的要害问题。《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就是一位年轻教师的思想留痕。 一定得增产吗? 今天上课讲到这样一道应用题: 我县去年小麦产量为40万吨,今年比去年减产一成。今年我县的小麦产量大约多少吨?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们都能做出来。可是做完题以后,一个小家伙的提问倒引发了我的思考。 “老师,这道题出错了。” “错了?哪儿错了?” “我觉得应该是‘今年比去年增产一成’!去年应该少一些。” “为什么呢?” “今年的产量应该比去年更多些呀,怎么可能比去年还少呢?” …… 当时我耐心地向她解释了这个问题。可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呢? 也许翻开我们的数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