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几层第几号 第几层第几本 <<工作动态分析>>和桥小学教育工作者殷琦超教学人的文章《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中学教师徐乐益老师:枣核。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文的词语、拼音等基础知识 (2)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记述事件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海外华人对故乡故土的思念、依恋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记述事件 2、难点:用流畅的语言、有详有略地述说一件事 三、教学模式:问题情景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出新课 我先朗诵一首诗,如果有知道这首诗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朗读——《月之故乡》。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诗人难抑思乡之情,仰天望月,对着月亮倾诉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她),也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二)自学互助 1、理清结构,把握脉络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或讨论一下问题。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课文,作概括。(同窗离开故土50余年,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枚生枣核给他试种。表达了海外华人对故土的 依恋和思念之情) (2)具体说来,文章围绕枣核共写了哪几件事?以枣核为题,好在何处? 索枣核—— 见枣核——说枣核—— 议枣核 枣核是全文情节发展的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是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载体。 (3)文章一开头说同窗要带几颗生枣核,用途很蹊跷,这是采用了哪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设置悬念,吊起读者的好奇心,迫切想了解真相,引人入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