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易于上手,易学易记,课件的制作也相对简单,操作方便,用PowerPoint所制作的课件操作简单、修改方便,课件的共享性强,教师使用中能够较好控制教学进度。
当然,如果教师的多媒体技术过硬,使用Flash、3DMAX、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课件,那就更好了,这些软件制作的课件交互功能强,界面友好,表现力极其出色。但是,这种课件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工作量巨大,与操作系统配合要求高,非专业人员难以掌握其使用技巧,比较适合以团队形式制作大型网上辅助教学软件。普通教师使用其制作课件一是制作的难度大,二是更新内容耗时费力,难以跟上教学内容的变化,三是容易发生兼容性问题在其他设备上无法运行,四是易于发生操作失误。所以有不是多媒体专长的教师不提倡使用。
三、多媒体课堂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教学有着不可否认的优势,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实际应用中也容易出现不尽人意的问题。
1、课件只是辅助手段,重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中使用课件,其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归根结底,多媒体课件不过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有了课件就漠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关注学生的听课的反应,课堂上很少甚至没有师生间双向交流,教师变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则被动的观看者,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师无论使用什么方式教学,教师深厚的论功底和娴熟讲课技巧才是精彩一堂课的根本所在。如果课件能包办讲课,就不用教师了,全国制作一套标准课件,随便找人放映就行了,那显然是行不通的。因而,好的课件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2、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信息量不宜过大
有的教师不能正确理解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关系,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上的“高密度”,认为使用了课件就是要提高知识输出密度,大信息量输出就是高效率,就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其实不然,多媒体的信息输出量固然可以不断增加,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能无限提高的,长时间的高密度信息输出,会造成学生前面的内容尚未理解,后续内容已经展开,学生听不明白,也记不下来。于是,就会出现教学过程教与学的脱节,知识的传递就会发生拥堵,如同堰塞湖,上游浩浩荡荡,水位不断升高,下面无法畅达,学生不知所云。于是,课件的使用把“人灌”升级“机灌”,“机灌”效果还比不上“人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清楚,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的传授速度一定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课件的制作和课堂的教授要详略得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观察学生的反应,不能一味的求多求快,欲速则不达。
3、板书不因多媒体的出现而过时
一些《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师在拿起多媒体这个现代武器后,从此告别黑板与粉笔。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好的板书有利于课堂上师生互动,使教学充满了生机,可从视觉上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板书能够清晰地呈现学习的脉络,起到提示、警示作用。因而,在使用课件时适当板书,可以使课件和板书相得益彰。其实,以PowerPoint为例,幻灯演示时,下面就有一支笔的图标,点击后出现多种可供选择的笔迹,就是方便教师在没有黑板时用鼠标移动来模拟板书,可见,程序的编写者也认为,板书是一项十分实用和有效的教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