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6个字的词,在你眼里,体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悠闲的乡村生活)是啊,老师也从图画中感受到了乡村的气息,难怪词的题目叫“村居”了。 二、学生质疑,理解词意。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由地读这首词,然后把你的收获在小小组内交流一下。但古诗词毕竟难懂,如果有小组内还不能解决的,你可以做上记号,呆会提出来大家讨论。 2.学生自学,交流。 3.交流,质疑。(如果学生能解答,可让学生说说你怎么知道的) 4.老师点拨。(重点解决:相媚好;无赖;卧剥莲蓬) 三、再读课文,读出画面。 1.读书时,如果一边读脑海里能一边出现与之相关联的画面,那就真正读进去了,老师能做到,我相信你们一定也能做到!下面你们就低低地吟诵,甚至可以闭起眼睛来吟诵,感受一下,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试着边低声吟诵,边想象画面。 3.指名学生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话中想象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画面) 4.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享受读书的乐趣和体会古诗词的优美,老师特地给大家配上了音乐,请大家随着音乐,试着读读看。(课件音乐响起,指名配乐朗诵。) 四、三读课文,读出情趣。 1.读到现在,你觉得哪一句最有情趣?为什么? (一老一少) 2.老师范读。(动作表情适当夸张,展现出老人的亲昵、小儿的顽皮) 3.各自练习。(可设计动作) 4.指名读。 老师在上节课说过,词是用来唱的,那想不想听一听,这首词唱起来是什么味道呢? (播放动画) 请大家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唱。 5.假如此刻你到了乡村,你最想做什么呢? (卧剥莲蓬,躺在草地上,骑在牛背上,溪边垂钓,下田耕耘……) 6.作者呢?谁能一句话或几句话说说辛弃疾“喜”什么? 7.小结: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