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川埠小学老师黄云教师《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认识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对于丰富学生的数感以及今后的百分数应用等有重要作用。

[目标预设]:

根据大纲要求,在分析了教材内容以及学情之后,按照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认百分数,会比较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异同。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等。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实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设计理念]:

一、学习生活中的百分数

数学学习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抓住了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了学生熟悉的篮球投篮“如果你是教练,你认为谁的状态最好?”这样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并利用生活中的百分数资料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轻松感受和体会百分数的产生、意义和作用,做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真正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二、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积极地、科学地、有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

数学课堂在为学生提供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学设计中引用的不少数据,帮助学生巩固对百分数的理解,课后展开专题研究,查找、收集有关宜兴近几年各方面发展情况的百分数,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设计思路]:

教材先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丰富对这一概念的认知,其主导思想是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通过“问题情境——数学建模——解释应用”逐步地丰富和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与数学化达到完美统一。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现实生活的情景,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在NBA中,有一个中国的明星,他是谁?(引入姚明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我们的教学应以此为基点进行设计。《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对于篮球是熟悉的、是有感情的,许多学生还是此中的高手。篮球比赛中的一些规则等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因此也是能够很好建构的。]

出示三位篮球明星在投篮练习中的表现进行的统计分析表。

姓  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姚  明

100

97

易建联

400

392

巴特尔

25

24

质疑:如果你是教练,你认为谁的状态最好?

对各种方法进行适时评价1、比投中 2、比差 3、比命中率

师:你觉得哪一种比较方法更合理?

生:我觉得用命中率比较好。

姓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命中率

姚明

100

97

97%

易建联

400

392

 

巴特尔

25

24

 

师:比较命中率,我们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姚明的投篮命中率是97%,这个97%就是一个百分数。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相当广,那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用百分数呢?用百分数到底有什么好处?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必要研究。

除了这两个问题,你们还想弄清楚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作为这节课研究的问题。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

(3)、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二)、感受意义。

师:这里的命中率怎么理解呢?如姚明的投篮命中率是97%,姚明的命中率是怎么得到的?请同学们研究一下,并填写在老师设计好的表格里面。

摘录

姚明的投篮命中率是97%

这个句子中,单位“1”是:

这个百分数是(   )和(   )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

学生独立研究,汇报结果。

摘录

姚明的投篮命中率是97%

这个句子中,单位“1”是:投篮总次数

这个百分数是(投中次数)和(投篮总次数)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总结指出:命中率是指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易建联、巴特尔的命中率怎么计算呢?

师: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97/100=97/100,392/400=98/100,24/25=96/100,又表示为97%、98%、96%,从而得出易建联状态比较好。

完善后得出完整的表格。

姓名

投篮

次数

投中

次数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命中率)

姚  明

100

97

97/100=97/100=97%

易建联

400

392

392/400=98/100=98%

巴特尔

25

24

24/25=96/100=96%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了较为深刻的交流,而这互动的学习过程深深植根于如果你是教练,你认为谁的状态最好?”这一现实问题指引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辩论、计算等,来感悟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亲身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一步一步地逼近“数学真实”。 ]

师:那么百分数到底表示什么呢?

生1:表示姚明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生2:表示易建联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师:所以百分数都涉及到两个数,是两个数比较得来的,都是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什么叫百分数?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板书)

    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三)、教学读写:

师:百分数的写法和我们一般的分数一样吗?

师: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个符号:百分号(板书℅) 

    生练习写一个

师:象我们刚才例题中的98/100我们可以写成98℅

师:象98℅我们读成:百分之九十八,而不象分数那样读成一百分之九十八。

(四)、体会优势

师:从这两个数据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谁的命中率比较高啊?

师:那么用百分数为什么容易比较呢?

    生:分母都变成了100

师:这里的100表示什么?97 表示什么?

姚明较简单,易建联时:

指出:把一共投篮的次数400个看成了100份,那么投中的个数就是98份。

生自己说说巴特尔。

那么上面姚明的一个百分数还可以怎么理解呢?

总结:所以用百分数我们总是把总数看成多少份?再去比较投中次数占有的成分多,就非常简单了吧!

师:百分数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分母是一百, 便于比较。

 [对于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等,是课程改革目标中的一个重点,通过数据的不断出现,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不断地加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感悟信息以及信息的处理办法。通过对情境的理解以及生活事例中对百分数的理解,不断地完善学生对百分数的感知,最终较好地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

(五)、加强比较:

看下面的三道题,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1)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100。

(2)一堆煤重97/100吨,用去了它的97/100。

(3)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出示表格:

 

分    数

百  分   数

意义

(1)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还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数量

只能表示两量之间

的倍数关系

[我并没有引导学生抽象地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而是结合具体的练习题,把区别与联系放到具体的情景中进行研究,进一步突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难点得以突破,新知得以深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整理生活中的数据,逐步建立数学模型。

1、读一读、谈一谈

(1):小糊涂仙酒精含量52%,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

(2):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6℅,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3):一本书已经看了40℅

师:看了40℅是不是表示已经看了40页啊?如果正好看了40页,那这本书应该是多少页?

(4)神舟载人飞船连续七次发射,全部成功!

请学生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用一个成语来表示。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与百分数知识有关?

[用刚发生的事情,用激动人心的事例来说明百分数的应用,注意联系生活,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注重了学科间知识的整合。]

三、课后调查作业:这几年,宜兴的变化很大,请同学们课后展开专题研究,查找、收集有关我们宜兴近几年各方面发展情况的百分数,相信当我们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全班交流时,你一定会被我们家长的变化之大以及变化之快所折服。

四、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自己和老师的表现,并谈谈你的想法!

结束语: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每天努力一点,会获得100%的成功。

[一句“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的巧妙链接,充分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中,享受学习的惬意。既是文化的渗透,又是育人意识的集中体现。 ]

 

附板书: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97℅    98℅    96℅    分母是一百, 便于比较。

18.21℅   100℅  1℅  0℅

[

 

<<工作动态分析>>川埠小学老师黄云教师的文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海蓝蓝老师小学教师《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非常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学生齐叫)加上儿化(范读),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读得真亲切。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齐读)

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

1、因为事先没有布置预习,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来完成这一环节。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开始读。(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书)

2、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出示词语)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请高凌来读一下。(指读)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媒体突出:舍、择)大家跟我读:左邻右舍、择菜。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在这些字词中,你认为同学们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你要给他进行一下友情提醒的。(指名回答)

    3、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媒体切换,指名回答)的确,这是一位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呵护晚辈的姥姥。(相机板书)

 三、品读文字,揣摩语言。
1、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体会一下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表现姥姥技艺高超的句子,并用横线出来。(学生读文)

l       3、讨论交流(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相机出示句子)

A、“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出示)

(1)知道什么是小屯吗?(小村庄)

(2)整个小村庄,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心灵手巧的劳作就是——剪纸,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你找到了吗?(媒体突出“都”)好在哪儿?(作品很受欢迎,姥姥有求必应)

(3)同学们想想,当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请你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有这样的姥姥真让人自豪,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情感。(齐读)

过渡: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指名读)

B、“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公鸡能打鸣。”    (出示)

(1)这是啧啧赞叹的口气吗?谁还想读。  (再指读)

(2)读得真好。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很有意思?读上去感觉怎样?  我们再来很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叹一番。(齐读)

(3)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 指名回答)

(4)现在请你们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剪个          。)

(5)来,这位老乡,你来赞叹赞叹。(指名回答)

(6)乡亲们的赞叹让我们感受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C、“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出示)

(1)“无所不能”的意思就是——

(2)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

(3)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这不能不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媒体突出两个“普普通通”、“无所不能”)

(4)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

D、事例:我故意刁难姥姥,可姥姥仍剪得形象至极。(学生分析)

4、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带到了我们的眼前,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姥姥手下栩栩如生的剪纸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媒体播放)感觉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夸一夸姥姥呢?让我们把刚才找出来的四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对姥姥的赞美之情。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体会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下节课我们继续体会姥姥的勤劳善良和对晚辈的呵护。

<<工作动态分析>>海蓝蓝老师小学教师的文章《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目标】

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知道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了解乐音的三要素。

2、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响度和音调的因素;会用声音的三要素来区别声音的不同。

3、能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时,使自己发音的响度适当。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安排,是通过实验了解乐音的三要素,即以实验为基础,而不要求具体的数量关系。本节安排了三个活动、三个信息链接、一个信息浏览、一个“STS”。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实验、学生的交流讨论,让学生知道乐音,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并能用这三要素来区别声音的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音叉、刻度尺、笛子、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

教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声音,有的强、有的弱,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悦耳、有的刺耳;这是怎么回事?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它们?

板书: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二) 新课教学
  一、 声音的强弱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知道响度的含义、意义。我们通常说声音的强弱不同、大小不同,用物理语言来说,就是响度不同。

活动1: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1、在发声的录音机喇叭上撒些小纸屑,观察喇叭在不同响度时,小纸屑的振动情况。教师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注意引导纠正。

2、用手轻按自己喉部的两侧,张开嘴小声喊“啊……”,再大声喊。让学生比较两种情况下手的感觉。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注意引导纠正。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振幅的概念,知道其含义。可结合课文P28的信息链接来帮助同学们认识振幅,比较振幅。

通过上面的活动,可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归纳,并完成P27的文中填空。

即: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启发: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有关,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进一步证明吗?


例如:弹拨琴弦时,琴弦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教师:结合实例及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体会,归纳出声音的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28的信息浏览,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及零分贝的规定。

思考:“响鼓还要重锤敲”是什么道理?

二、声音的高低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音调的概念,知道物理学中的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2、活动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将刻度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按住另一端,拨动刻度尺,使尺上下振动,听它发出的声音。改变尺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也就改变了它振动的快慢,它发出的声音有变化吗?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体会两种情况下声音的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体会,学习频率的概念、单位,知道“1HZ”的含义。然后,阅读信息链接:用波形比较频率,理解频率的含义,知道音调与频率有关。

师生共同归纳,并完成课文P30的填空。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生活中与声音的音调有关的现象,了解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的频率范围和不同的动物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记住:人的发声频率大约是85~1100HZ,人的接收频率是20~20000HZ。

思考:这里讲的音调的“高”、“低”,跟生活中讲的声音的高、低是否一样?

让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3、应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31的“STS”,知道“叩诊”、“听漏”都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三、声音的品质

活动3:探究不同物体的声音

让学生欣赏一段器乐合奏曲。

教师提问:你能听出其中有哪几种乐器吗?让学生回答。

小活动:请出几位同学分别说一句话,其它同学闭上眼睛猜出发言的先后顺序。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32,学习音色的概念,决定因素。知道不同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四、乐音的含义及其三要素

指导学生结合本节的学习过程,自学这部分内容。形成认识:我们正是根据这些特性都能区别不同声音的。

(三) 总结、扩展
  由于大纲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不高,所以,对于一般的学生,教师只要使学生从实验角度理解并记忆大纲所要求内容即可;而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不局限于书本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自由拓展.

(四)巩固练习

1、课文P33的“自我评价与作业”;

2、本节的基础训练。

【反思】

本节的教学主要是乐音的三要素,同学们学习的效果较好,基本上都知道三要素是什么及其影响因素。但在运用这三要素进行声音的区分时,有的弄不清楚是利用的哪个要素。对这一点,下节课要举例进行解释,区分声音时,有时三者都不同,关键是认识到主要因素的区别。例如,敲击瓷器辨别好坏,它发出的声音音调和音色都不同,有的资料上说是利用音调,有的资料上说是利用音色,我认为这里主要是利用音色来判别,因为好的与坏的,其自身结构发生了变化。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教育资源
教学资料高二语文第四册《柳毅传》教案2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描写来表现鲜明的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 初步鉴赏本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特色
3、 了解唐传奇的有关知识
4、 了解本文通过神话故事反映出来的封建包办婚姻和封建家长制度迫害妇女的罪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反复诵读,把握文章内容
2、 鉴赏本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特色
3、 理解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描写来表现鲜明的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 了解唐传奇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提起唐代的文学成就,大家就会异口同声说到“唐诗”。其实,与唐诗同时代的传奇也是负盛名、放异彩的。鲁迅先生曾独有情钟,在辑录了《古小说钩沉后》,又编辑了《唐宋传奇集》,而唐传奇中妇孺皆知的“龙女牧羊”的故事就出自其中出类拔萃的一篇——《柳毅传》,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
二、作者简介:
李朝威,陇西郡(今甘肃省陇西县一带)人,大约生活于中唐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年间(785——820),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作品仅存此篇。
三、 关于唐传奇知识:
唐传奇是一种文言短篇小说,是在六朝志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对此鲁迅曾有论述: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朗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笔丛》36)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 唐传奇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结构完整。
四、 读文本
阅读小说要紧紧抓住情节、人物、和背景三个要素。首先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书信。请求传书,允诺传书,洞庭传书,传书的结果,组成了完整的故事。
2、情节曲折是传奇的鲜明特点,请结合课文说说哪些方面体现了情节之奇?
柳毅入龙宫一段,传书的方式奇特,按照这种方式,果真见到了水府龙宫,见到了人世间没有的奇景,还见到了神龙世界的奇人。(具体见课文)
3、思考作者这样构思情节有什么作用。
以书信为线索,又能突出人物性格,龙女托书柳毅,说明龙女不屈服于命运,想方设法要跳出苦海,寻求幸福;柳毅传书,表现了急人之难的侠胆义;钱塘君闻讯而怒,食婿除恶,表现了正直刚烈的特点。
请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洞庭龙女远嫁泾川,遭受丈夫、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传书洞庭龙君,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课文节选至此。)钱塘君令柳毅与龙女成婚;柳毅传书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的蛮横,严辞拒绝,告辞而去。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发誓不嫁他人。柳毅丧妻后,二人终成眷属。
引子:柳毅应举下第,路遇意外。
开端:龙女受辱牧羊,托书柳毅
发展:柳毅如诺传书,龙宫皆恸
结局:龙女获救回归,扬善惩恶
五、人物形象赏析
1、龙女 :龙女是一个美丽善良而又不甘任人欺凌、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妇女形象。
龙女的不幸是“父母配嫁”这种封建包办婚姻造成的。这种婚姻,使她毫无爱情可言,惯于“乐逸”的丈夫还对她“日以厌薄”。她寄希望于公婆,使浪子回头,改邪归正,不料蛮横的公婆竟偏袒儿子,毁黜龙女。龙女牧羊荒郊,悲苦无告,水深火热。小说用龙女的悲惨命运谴责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龙女可贵之处,是她在迫害面前决不逆来顺受。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脱离苦海。她修书一封,藏于襦间,日夜盼望过路人为她捎信。荒野之中,行人稀少,到洞庭去的行人更难相遇,但她坚忍不拔,盼星星,盼月亮,“心目断尽,无所知哀”,然而决不绝望,日夜“凝听翔立”,等候希望之光的闪现。她拜托柳毅传书,深情地对柳毅说,事成之后,“当如亲戚耳”,流露敬慕之情。《柳毅传》全文还写龙女得救后再也不愿屈从父命,决意与她爱慕的柳毅结成夫妇。可见龙女对爱情、自由、幸福的大胆追求。
2.柳毅 :柳毅确是“义夫”,一个侠义之士,他怀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急人之困,见义勇为,不避艰险,不负重托。
柳毅落第回乡,心情自然是失意郁闷的,自己也非常需要别人的抚慰,但是当他路见牧羊女,见她“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便主动上前询问,足见他对苦难者的同情与关怀。听了龙女的泣诉和请求,他说:“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足见他的爱心义胆,自身的挫折和失意全然置之度外,激于义愤,急人之急,慨然允诺,传书洞庭。洞庭君和钱塘君都对他感恩戴德:“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这两笔有力地烘托了他的美德。
柳毅为龙女传书,完全出于关爱,并无私心杂念。后来钱塘君看他们俩十分般配,令其成婚,柳毅严辞峻拒,执意不从。柳毅是正直无私、志坚品洁的正派儒生。
作品把柳毅塑造成为人格美的化身,与泾川次子构成美与丑的两极,向人们昭示,真正的爱情是两颗美好心灵的结合,而美好的心灵是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爱情是在相互了解中建立起来的。包办婚姻之所以往往酿成悲剧,就因为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光讲门第,不察人品,遇到邪恶之徒,等于将女儿推进苦海。
3.钱塘君
在钱塘君身上,作者寄托着人民的愿望和理想。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酿成了无数人间悲剧,只有彻底破坏旧秩序,才能为自由、幸福开辟道路。要破坏旧的秩序,非有排山倒海的强大力量不可。钱塘君,就是这种愿望和力量的化身。
钱塘君刚猛无畏,他有怒潮一般汹涌而暴烈的气概,他以无比强大的力量向天上地下的统治者挑战。他曾与帝尧作对,使“尧遭洪水九年”,又“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以致命运不济,遭受上帝惩处,丢官卸职,囚系在身。即使如此,他不改本色,一听龙女受辱,怒不可遏,掣断金锁玉柱,“擘青天而飞去”,大战泾阳,严惩恶人,拯救善良。他以霹雳手段和怒潮声势横扫泾阳,痛快淋漓地施行报复。这一切,作品写得有声有色,虎虎动人。这样一个敢犯天颜、惩罚恶类的神灵,是被压迫人民理想的化身。既然世道难以改变,人们就只能寄幻想于神通广大的神祗身上。这个人物勇武侠义的行为,曲折地反映了人们强烈的反抗情绪和美好愿望。他同龙女一样,不失为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在他身上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辉。当然,这个人物也有粗暴卤莽的一面。盛怒之下,他毫无策略地厮杀一气,扫荡一切,甚至胡来一通,反映了小生产者狭隘的复仇心理。然而他有可亲可敬的一面。见到柳毅,他谦逊有礼,坦诚地倾吐感激之情;对冒犯宾客的举动,他引咎自责;他的卤莽行径一经兄长指出,就知错认错。总之,钱塘君是一个嫉恶如仇、可亲可敬的艺术形象。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尤其是精彩的描写片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本文通过神话故事反映出来的封建包办婚姻和封建家长制度迫害妇女的罪恶。
鉴赏本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思想内容
这个传奇故事对包办婚姻作了愤怒的批判,表达了婚姻自由的理想,在这个意义上,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故事告诉人们,包办婚姻的罪恶,不是父母的罪恶,而是制度的罪恶。父母何尝不希望子女幸福,洞庭龙君听了柳毅的报告,看了龙女的书信,爱女的不幸使他深感痛心,掩面而泣,说道:“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这也说明包办婚姻有极大的盲目性,没有男女双方长期的接触、相处、了解、感受,父母能有多少了解呢?所以不能不是聋子瞎子,洞庭君的自我谴责,正是作者对包办婚姻的谴责。美满的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包办婚姻则毫无爱情可言。当然不能说婚后没有培养感情的可能,但是爱情是心灵的契合,乃是非常微妙的感情生活,即使男女双方都是好人,也不能说就会相爱。
美满的婚姻从何而来?来自完全自由的结合。婚姻自由是自古以来的社会理想。深受包办婚姻不幸的龙女,脱离苦海之后,决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了。洞庭龙君后来还想把龙女“配嫁于濯锦小儿”,她就坚决不从,她爱慕柳毅,“心誓难移”。柳毅虽然爱慕龙女,但也拒绝钱塘君指令性的婚姻。龙女与柳毅最终美满的婚姻是完全自由的结合。作品赞扬柳毅的美德,也是在说龙女与柳毅爱情的基础。龙女是在深切感受到柳毅美好心灵的基础上萌生爱慕之心的。
作品描写龙女牧羊荒郊,是一种天地,后来回归龙宫,又是一种天地,而回天之力,全仗钱塘君。洞庭龙君痛心之余,哀咤良久,一筹莫展,是完全无用的,只有钱塘君出击,给摧残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才迎来祥风庆云的新天地。作品刻钱塘君这个形象,寄寓的思想是相当深刻的。作者不但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愤怒,而且指出龙女的不幸不单是泾川次子的品质问题,罪恶的婚姻制度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只有彻底扫荡,才能赢得全新的天地。作者尤其可贵的是,认为这种破坏旧世界的暴烈行为是符合人性,符合天意的。钱塘君向天帝作了报告,“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谴责,因而获免”。连天帝都给予认可,不但不认为他的行为过激,而且认为他立了大功。
二、艺术欣赏
1.富于想像,情节波澜起伏。
这个神话故事沟通了人与神,将二者结合起来,想像奇特而丰富,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龙王的形象,是古代神话传说就有的,而作者又将古人的想像大大丰富了,这里有洞庭龙君,有钱塘君,有泾川龙君,洞庭龙君和钱塘君又是兄弟,洞庭龙君和泾川龙君又做了亲家。洞庭龙君的性格有如洞庭湖水那样雍容而仁弱,钱塘君的性格则像钱塘潮那样凶猛暴烈,作者的想像是将自然界加以人格化了,形象奇幻而又神妙。就是把羊群想像成雨工,也是根据着天上的雨云如地上的羊群这个特征的。作者的想像又在广阔的时空中驰骋,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近与天将失意,又塞其五山。钱塘君大战泾阳,可以飞天,可以卷地,声势惊天动地,战斗速战速决,神奇之至。在作者的想像中,人神可以对话,凡人可以走进龙宫,只要武夫揭水,凡人闭目相随,一会儿就可以进入龙宫。丰富的想像,神奇的色彩,营造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天地,使这篇传奇富有艺术魅力。
故事情节的展开很讲究波澜起伏。一是有张有弛。柳毅慨然允诺之后,不写引别东去,而写两人闲谈,文势舒缓了下来。说羊群是雨工,增添了神奇色彩,而感情的交流,又透露了彼此的好感,为下文作了伏笔。柳毅到了龙宫,没有立刻见到龙君,写龙王正与太阳道士讲谈火经,柳毅不得不耐心等候,这一处闲笔也显得张中有弛。
二是用洞庭君与钱塘君的反差来造成跌宕之势。洞庭君乃龙女父亲,钱塘君是龙女叔父,洞庭君是兄长,钱塘君是弟弟,洞庭君在其位,有权有势,钱塘君则身陷縻系,但是洞庭龙君得知女儿不幸,却一筹莫展,还惟恐钱塘君又闯下大祸,而钱塘君则暴怒而起,掣破金锁,大战泾阳,一个沉郁,一个奋战,形成极大的起伏。
三是钱塘君的行动,先写其出动与结果,把两个片断紧相连接起来,前一片断令人惊恐不已,后一片断又令人大喜过望。始而天坼地裂,继而祥风庆云,令人大惊大喜,目不暇接。钱塘君大战泾阳的经过放在事后对话中补叙,在胜利的喜庆中又让人为之惊叹。这样的安排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
2.文辞华艳,凝练生动,语句在散行之中夹有骈偶文句和韵语,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例如描写龙宫:“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奇秀深杳,不可殚言。”文辞十分华艳。又如描写龙女回宫的场面,文辞尤为华艳:“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怡怡,幢节玲珑,箫韶以随。红妆千万,笑语熙熙。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满身,绡参差。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然若喜若悲,零泪如丝。须臾,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香气环旋,入于宫中。”
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在文中俯拾即是。柳毅问龙女:“子何苦而自辱如是?”龙女的反应,作者只用了“始楚而谢,终泣而对”八个字,十分细腻地写出龙女先楚后泣、先谢后对的变化过程,既表现她悲苦不胜、迫切求助的心情和温婉的性格,也表露年轻女性初见男子时欲语还休的羞怯之态。写回宫的龙女,“自然蛾眉”云云,也以经济的笔墨刻出龙女的仙姿神韵和复杂心情。
句式上有骈有散,富于变化。骈句主要用于人物肖像的描写和场景的铺叙,诗情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骈句的运用,还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句式的运用服从于内容的表达和人物的刻。钱塘君战罢归来,与洞庭君有这样一段对话: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两人的对话,问得急促,答得干脆。既突出问者的专注、急切,又显示答者的坦然、快意。这一连串短句在传情达意上真是恰到好处。
三、布置作业:描写一个片段,表现人“急躁”的性格特点,要求200字左右。




《柳毅传》(节选)解题指导
一本题不作泛泛的人物形象分析,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上来,将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作品主旨的理解结合起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1.根本原因在于父母包办这种封建的婚姻制度。这种婚姻,根本没有爱情的基础,而且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正如洞庭龙君所说“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他将女儿配嫁泾川次子,泾川次子人品如何,他是不明了的。结果嫁给了一个贪图“乐逸”的家伙,龙女就遭殃了。龙女的不幸,还在于封建的夫权制、家长制。妇女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公婆竟然有权“毁黜”她,令她牧羊荒野。
2.在柳毅身上,寄托着完美人格的理想,为人急人所难,正直无私,这样的人格,才是女性爱慕的对象,女子理想的归宿。
在钱塘君身上,寄托着彻底摧毁恶势力的理想。妇女处于弱势地位,作者对于妇女的不幸是深为同情的,对于迫害妇女的恶势力,如泾川次子及其父母之流,作者愤恨至极,认为非用暴烈的手段,给以毁灭性打击不可。
二、本题要求扩展阅读,并使学生明白,分析人物性格必须顾及全篇。本题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有不同意见还可以展开研讨。分析性格特点,既要准确地加以概括,又要结合情节加以具体分析。
提示:
柳毅性格特点:见义勇为,侠义正直,磊落坚毅。
龙女性格特点:善良多情而又富有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追求爱情。
有关唐代传奇的几则论述
“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宋洪迈《唐人说荟》例言引)
“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十六)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而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同上)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高二语文第四册《柳毅传》教案2教育资源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人教新目标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4A Unit 3 A purse 复习课教案
    Unit 15  Destinations
    高一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高一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教案2
    高一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教案1
    高一语文第二册《鸿门宴》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Unit 7At Christmas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我们的朋友—…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6 Holidays教学设…
    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六年级英语pep第七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第10课说课教…
    高一语文第二册《我若为王》教案1
    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2
    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
    《千年不衰的汉字》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3A Unit 5 How are you?第一课时
    第七册数学:              《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及说课
    5B Unit 9 Shapes (第一课时)
    英语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4A Unit 1 May I have … ? 复习课教…
    5A Unit 4 Halloween第一课时案例设计
    3B Unit10 Do you play…?教学设计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For Unit 1, Module 3, Oxford Engli…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参考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三单元…
    For Unit 2 Noises, Module 3, Oxfor…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稿初中…
    《牛津小学英语5A》第三单元教案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4 Where’s …
    牛津小学英语5B教案第三单元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2 What shou…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第一课时…
    《狐狸和乌鸦》   第一课时
    《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两人三足
    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 教学设计
    《让“时间流”减速》活动方案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解法探讨
    “小事情”教学设计与评析
    [推荐]三年级课外阅读研讨课 (三节课…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打印预览》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相似三角形》多媒体说课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案例与评析
    初三化学教案: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活动:密度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第1节 质量
    4BUnit 8 Open Day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无痕”,精彩“有痕”-----《解…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3B Unit 11 A good idea第一课时教案
    电功率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3 What were…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3 Asking the w…
    《呼兰河传》(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7 Would you…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7 Would you…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6 How long …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7 Would yo…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6 How long…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光的反射定律
    [八年级物理上]第5节 声与现代科技
    《折纸中的轴对称》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第4节 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奇异的声现象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图片的处理教案设计与反思
    图片的获取教案设计与反思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第11课《我造的花园…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 Asking th…
    5以内的加法
    《认识比》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第一课时)教…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2 What shou…
    牛津小学英语 4A  Unit4  I   like  …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2 What shou…
    高二语文第四册《赤壁赋》教案1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1 Will peop…
    《同侪携手共进》教案
    初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公开…
    《节约用水》——德育教学活动设计
    表格规划与修饰(第4单元 第2节 第1课…
    小学美术第八册《适合纹样》教学设计
    Unit 8  Open  day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7 How much …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4 单元复习
    《落日》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
    《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9 How was y…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8单元总结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9 How was y…
    人教新目标七下Unit 8 I’d like som…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8 I’d like…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呐喊〉自序》教案
    人教必修2《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
    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鸟岛》教学设…
    人教必修2《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
    让残奥精神点亮生命的课堂!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下)科学《小车的运动》…
    万石小学有效利用学校图书室,拓展学…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六册语文《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
    第四册语文《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
    语言:小狗抬花轿(大班)
    《剪贴图形》
    小学语文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5 I’m watc…
    小学英语pep第七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新目标七下Unit 4 I want to be …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5 I’m watc…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4 I want to…
    人教必修2《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人教必修2《离骚》课堂实录
    人教必修2《诗经 氓》教案
    人教必修2《卫风·氓》教学实录
    人教必修2《瓦尔登湖》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分析
    《我的自画像》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小鹰学飞(第二课时)
    《画矩形》教案
    认识公顷
    第2册品德与生活16过好暑假   教学设…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第二课…
    展示异彩纷呈的课堂——《海底世界》…
    神奇的实验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8 When is y…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9 Do you Wa…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6  Do you l…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第2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年级语文《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
    初一英语上册预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7年级上册1-1-4《生态系统》设计1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实录
    高一语文第二册《庄周买水》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我若为王》教学示例
    4A Unit2 In a toy shop 复习课教案
    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粤沪版八年物…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粤沪版八年物…
    1.3 尝试科学探究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1.1希望你喜爱物理 [粤沪版八年物理…
    高二语文第四册《逍遥游》教案1
    高二语文第四册《赤壁赋》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愚溪诗〉序》教案…
    高二语文第四册《〈愚溪诗〉序》教案…
    《年月日》教学反思
    5B Unit 6 A PE lesson第一课时教学设…
    设景 激情 入境 练说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月球之谜》教…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尊严》教学反…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桂林山水》教…
    清平乐&#8226;村居
    寓教于生活
    地球上的水》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步步高》教案
    教案《大树妈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
    7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
    7年级上册1-2-1《生物圈》设计
    7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性》之一
    7年级上册1-1-2《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高二语文第四册《茶馆》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罗密欧与朱丽叶》教…
    高二语文第四册《雷雨》教案 2
    高二语文第四册《茶馆》教案1
    高二语文第四册《雷雨》教案1
    小学生不良的价值取向和对策——班主…
    个案分析——让幼儿大胆讲述
    赞美,让孩子无比灿烂-赏识教育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下册   《土壤的保护》案例…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生命离不开水》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教学…
    作文指导课:挑战“大力士”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郑成功》教学设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二节:溶液…
    高二语文第四册《陈奂生上城》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项链》教案2
    高二第四册《项链》教案1
    高二语文第四册《药》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药》教案 1
    牛津小学英语3 B第三单元教案
    牛津小学英语5B教案第三单元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