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红老师和桥二小教师:“小事情”教学设计与反思。“小事情”教学设计与反思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 沈亚红 教学内容: 苏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听赏萨克斯独奏《月亮河》、钢琴五重奏《鳟鱼》 2、唱歌曲《小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较熟练地演唱小事情的高声部,两声部能基本配合。并能学会用音乐的方式表现歌曲《小事情》的“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内涵。 (2) 认识三四拍拍号,并知道该拍号的节拍含义和强弱规律,能设计肢体语言表现对三拍子韵律的感受。 (3) 认识乐器萨克斯,安静地聆听《月亮河》,音乐联想符合乐曲情绪和意境。 (4) 了解钢琴五重奏的乐器,熟悉鳟鱼主题,能在变奏中听到主题的影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教师示范演示,讲故事,讲解分析以及学生听赏体验,拼图游戏(艺术板书),演唱演练等来表现歌曲、理解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唱歌曲《小事情》,让学生体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哲理。 (2) 通过欣赏《月亮河》,让学生感受萨克斯浑厚、充满浪漫色彩的音色,并能体会乐曲安闲、宁静、温馨、充满浪漫色彩的意境。 (3) 通过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让学生懂得要有一颗爱心,学会关爱小生命,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 1、欣赏教学的重点是熟悉乐曲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认识乐器萨克斯,了解钢琴五重奏的乐器。 2、认识三四拍拍号及含义。并掌握其强弱规律。 3、在教师的指导下跟琴唱谱,熟练演唱《小事情》高声部。 解决方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师示范,讲解指导,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分析作品,感悟体验,听唱演练来解决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1、《月亮河》所表现的乐曲意境对于小学生来说感受不深,很难说得清。 2、歌曲三四拍的韵律感以及两声部合唱处的音准。 3、《鳟鱼》各乐段的主奏乐器和音乐形象。 解决方法: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学生练习,讲故事铺垫,示范引导,柯尔文手势,艺术板书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大歌纸、多媒体课件、卡片、板书、磁铁、钢琴、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生:圣诞节 师:对,今天是圣诞节,老师特别高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认识你们这些新朋友,我带来一件圣诞礼物要送给大家,是什么礼物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竖起耳朵听一听。 1、放《月亮河》的前两个乐句 师:请同学们把眼睛睁开,你们听到老师送给你们的圣诞礼物了吗? 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你们听出这首 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由萨克斯演奏的。哪些同学看到或听到过萨克斯的演奏? 生:(举手) 2、多媒体出示萨克斯图片 师: 图片上看到的就是萨克斯,它属于西洋吹管乐器,音色浑厚而富有浪漫色彩。我们刚才欣赏到的曲子就是萨克斯独奏曲《月亮河》 二、亮出曲目:《月亮河》(萨克斯独奏)(板书) 师:那我们就接着往下欣赏吧! 请同学们用体态语言把你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可以给 乐曲轻轻地打节拍,也可以随着音乐摇晃身体,还可以站起 来用你优美的舞姿表达你对乐曲的感受。 1、完整欣赏乐曲《月亮河》 (多媒体出示与乐曲情绪基调相似的图片) 2、学生谈感受 师:听完这首曲子,你会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场景?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生:(举手回答) 师:(总结)萨克斯的音色多愁善感,充满了浪漫气质,特别适合表现安闲、宁静富有浪漫色彩的生活意境。 师:你们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 生:三拍子 师:对!这是一首三四拍的乐曲。 三、认识-拍拍号 引出 -拍拍号、含义:- 每小节有三拍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强弱规律:强弱弱 ●○○ (板书) 老师用击掌法表示三四拍的强弱规律,请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方法。 四、教唱歌曲《小事情》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三四拍的歌曲《小事情》,这是一首美国童谣。 (出示大歌谱) 简单分析歌曲结构 1、教师范唱 2、放录音范唱,两种演唱形式进行对比 师:老师一个人的演唱声音比较单薄,而录音机里的范唱第一遍是一个人的领唱,第二遍前两个乐句是几个人的齐唱,两声部处加入了许多人的合唱,气势更大,这样就很好地体现了歌曲积少成多的内涵。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把这首歌唱好呢? 生:(回答) 2、学唱前四个小乐句歌谱 (1) 教师范唱歌谱,同时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形象地体会旋律线条。 (2) 讲一讲连线和高音 mi的正确唱法。 (3) 学生跟琴唱谱。 (4) 学生跟琴唱歌词 (5) 老师把学生分成四组扮演小水滴、小沙粒 师:第一组的同学起立演唱第一小乐句,第二个乐句请第二小组加入,后面三四乐句分别请三四小组加入。体会小水滴汇聚成大海洋,小沙粒堆积成大山的意境。 3、学唱两声部 ①一起唱一遍高声部歌谱,学生会发现和齐唱部分的三四乐句是相同的。 ②帮助学生找到低声部第一个音mi的位置。 ③听老师范唱低声部歌谱。 ④学生跟琴唱低声部谱。 ⑤学生跟琴唱低声部歌词。 ⑥把学生分成高低两个声部,低声部起立把前两个乐句连起来完整唱一遍(老师伴奏) 4、跟录音机的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第一遍请高声部起立领唱,第二遍低声部加入,两声部处老师也加入演唱低声部。 师:学了这首歌曲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懂得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生: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要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师:对,从小干好每一件小事,长大才能干成大事。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干成大事的名人,他叫舒伯特,是闻名于世的“歌曲之王”。 五、欣赏:《鳟鱼》第四乐章,(钢琴五重奏) 1、讲故事导入 师:老师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舒伯特身边的故事。有一天,舒伯特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到河边去散步,看到清澈明亮的河水里面有一条小鳟鱼在快活地游来游去…… 舒伯特回到家立刻创作了一首歌曲,歌名就叫《鳟鱼》 (多媒体出示相关画面,同时播放《鳟鱼》主题音乐为背景音乐) 2、老师唱歌曲《鳟鱼》前两个乐句,请学生跟琴哼唱旋律 (板书出示) 师:这首曲子流传开来以后,深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舒伯特又把它改写成了变奏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舒伯特创作的钢琴五重奏《鳟鱼》 4、亮出课题:《鳟鱼》(钢琴五重奏)(板书) 师:同学们知道钢琴五重奏是由哪些乐器组成的吗? 生:回答。 师:它们是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多媒体出示图片) 这五件乐器的音色各有各的特点,在演奏过程中,它们 会根据表达情绪的不同而交替出现。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鳟鱼》是由一个主题音乐和许多个 变奏组成的多乐段乐曲,同学们要根据各个乐段主奏乐 器音色的不同、情绪的变化来分辨乐段的变化,每变化 一次同学们就用手指打出它的序号,看谁的反应最快。(出示板书:表现情绪、主奏乐器) 数一数这首曲子共有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分别表现了怎 样的情景?听完后要做拼图游戏。 5、完整欣赏乐曲,老师做适当解说,同时出示各个乐段主奏乐器和主要情绪的归纳卡片。 6、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共有7个乐段组成。 7、做拼图游戏 师:老师把写有各乐段表现情绪和主奏乐器的7张卡片贴在黑板上,顺序是打乱的,请同学们根据各乐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如果能够正确拼装出来,你们将会惊喜地发现,那是圣诞老人送给我们的圣诞礼物——一个可爱的小精灵。 8、学生上来拼图时,老师作适当提示。最后拼成一条小鳟鱼的形状。 板书如下: 表现情绪 主奏乐器 明快轻柔 小提琴 逐渐活泼 钢琴 悠然自得 中提琴 快速激烈 大 、低音提琴 紧张不安 钢琴 悲伤凄凉 大提琴 活泼轻快 小 、 大提琴 六、老师小结 师:假如这是一条真正的小鳟鱼,你们将会把它放到哪里去? 引导学生说出:放回河里。 师: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爱心,从小学会关爱小生命,保护 大自然。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密度较大,内容较多。要在四十分钟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时间上显得非常紧张。要求教师充分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并精心设计解决重点、难点的最佳方法。 <<工作动态分析>>沈亚红老师和桥二小教师的文章“小事情”教学设计与反思。 实验小学教学蒋文亚学习者:《认识整百数》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优化了教材的知识结构。第8页的例题通过呈现小方块,一条十个、一板100个,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教学整百数和一千的认识。第9页的第一个例题帮助学生明确千以内的数位名称及顺序,整百数和一千的读、写方法。这一页的第二个例题主要教学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第9~10页的“想想做做”,一方面巩固以上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也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而且充分体现了估计的数学价值,渗透了初步的函数思想。 【设计理念】 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承前启后,在数形结合中领会“百”和“千”的含义,在知识迁移中强化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联系生活,在数学交流中体会数的价值。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 【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建立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能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能用学具(小方块、计数器等)表示整百数和一千;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数量大约是几百,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难点: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10张100元人民币、1、10、100、1000张纸、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主题 了解:全班多少人?男生几人?女生几人?根据学生回答把数板书。 师:老师还了解到,我们全校有39个班,我们二年级大约有三百人,全校有男生大约八百人,女生大约一千人。(也将数板书) 师:在关于我们学校的信息中,39、……这些数是我们以前就认识的;而像三百、八百、一千这些数(老师手指板书)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数。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铺垫。 (1)(出示一个小方块)师:这是一个小方块,用“一”表示。 (2)(出示一条小方块)师:现在有多少个小方块?我们一起数一数。(齐数)师: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板书) (3)(出示一板小方块)师:这一大块有多少个小方块?你是怎么数的?(指名数,电脑一条条显示)师: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板书) 2、认识“几个百是几百”。 (1)(出示3板小方块)问:这里有多少个小方块,你能很快数出来吗?怎么数的?(指名数)师:一板有一百个小方块,3板就有几个一百?(3个)一起数。揭示:三个一百是三百。 (2)(出示8板小方块)问:这里的小方块更多了,你能数出有多少个小方块吗?小朋友用手指着数数。 (指名数,课件配合)师:一百一百地数,八个一百是多少? 那么,5个一百是多少?九个一百呢? (3)揭示课题。 师:几个一百就是几百。像“三百”、“五百”、“八百”、“九百”这些都是整百数,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整百数”。(板书) 3、认识“十个百是一千”。 (1)(出示10板小方块)师:“一百一百地数,下面的方块一共是多少?”小朋友先自己数一数,后指名演示数。(学生如果直接“一百、二百、……九百、一千”,教师给予表扬:“你真聪明,知道九百再多一百就有10个百,10个百就是一千”;如果学生数“一百、二百、……九百、十百”,教师及时提问:“十个一百是多少呢?”谁能告诉他?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配合)(齐数)揭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齐读这句话。师: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一千个小方块组成的。 (2)、巩固。 (拿出一叠百元人民币)师:老师手里有一些一百元的人民币,小朋友猜猜看老师手里有多少钱?(指名两人猜)师:是呀,几个一百就是几百或一千。到底有多少钱?一起来数一数。(师一张一张捏开,学生数到八百元)添一张是多少元?(九百元)再添一张呢?(一千元)嗯,10张一百元就是一千元。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个一百是几百,10个一百是一千。 4、读、写整百数。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计数器上的数。 (1)(出示个位一颗珠的计数器)问:这颗珠表示多少? (1) (出示十位一颗珠的计数器)问:这颗珠又表示多少? (10) (出示百位一颗珠的计数器)问:这颗珠呢? (100) 问:同样一颗珠,为什么表示的数不一样? 学生回答后师:哦,这颗珠在个位,表示一;这颗珠在十位,表示十;这颗珠在百位,就表示一百; (出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课件:百位上珠子一颗一颗增加到4颗)现在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多少?(四百)你是怎么知道的?(百位上有4颗珠) “四百”怎么写呢?请小朋友在纸上写写。(指名板演)问:“4”写在了什么位上?“4”后面为什么要写两个“0”?学生回答后师指明:个位、十位一颗珠也没有,都用0来表示,所以要写两个“0”。 (出示:4个百是400。)师:你们是这样写的吗?(是)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认识了计数器上的四百,还会写出“400”。 (3)(出示百位七颗珠的计数器)师:你能写出这个计数器上的数吗?(能)写一写。(指名板演)校对。“你们写对了吗?”再问:“7”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继而得出:7个百是700。 (4)(出示实物:百位七颗珠的计数器)师: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七百。数数看,现在是多少?(百位上珠子一颗颗增加至10颗,学生数:八百、九百、一千)问:为什么是一千了呢?(十个百是一千)师:对呀!10个百是一千。(说的同时课件中10颗珠压缩为千位上一颗珠)追问:所以这颗珠表示多少?(一千)你知道右边起第四位是什么位了吗?(千位)是呀!10个百是一千(下划线重音),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板书)小朋友闭上眼睛想想: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你会写出一千吗?纸上写一写,指名板演。校对后问:1在什么位上?1后面为什么有3个0?学生回答后师指明:个位、十位、百位一颗珠也没有,都用0来表示,所以要写三个“0”。 出示:1个千是1000。 小结:通过学习,小朋友们认识了整百数,知道了几个百是几百,10个百是一千,也学会了写整百数,还知道了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5、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师:下面来看这道题,先把数填完整,再思考下面的问题。(学生填写) 校对(根据学生读的出示答案)。你写对了吗? 师:那么,200和700,哪个数接近500?你是怎么想的?(a、200离500有3格,700离500只有2格,所以700接近500。对于这种答案教师再出示课件给予肯定;b、200和500相差300,700和500相差200,所以700接近500。对于这种答案要表扬:你真聪明,已经知道它们相差多少了。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回答灵活处理)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师:你能读出下面个数吗?(指名读) (3)感受1、10、100、1000的多少。 师:小朋友的学习中离不开纸。 (出示1张纸)师:这是1张纸,很薄。 (出示10张纸)师:这里有10张纸,也不厚。 (出示100张纸)师:这一打有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 (出示1000张纸)师:这一堆有1000张纸,你知道大约厚几厘米吗?(10厘米) 师:(手指着慢慢说)这边是1张、10张、100张、1000张,我们通过纸的张数感受到了1、10、100、1000的大小、多少。 (4)(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师:来看第3题,填空。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读题校对,有错的改正。 小结:通过以上练习,我们已经会读、写整百数,知道几个一百是几百,10个一百是一千。 6、教学“整百数的加、减”。 (1)师: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 (出示例3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 出示问题,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怎么列算式?(学生口答,师板书:200+300=) 师:200加30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和你的同桌交流。 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0 + 300 = 500 2个百 3个百 5个百 师:200+300刚刚怎么算的,照样子自己说一说。 像这样的“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你会算了吗? (2)(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要求独立完成,一题题校对结果后,选择“800-100、600+400和100-800”让学生说说怎么算的?后两题及时了解有没有错。 三、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1、师:看,小华、小芳正在跑步呢! (想想做做第5题,一下子出示)先教师带着读题,再让学生读一读。 问:这道题有几个问题?(两个)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小华要跑多少米?)你会求吗?做在问题下面。校对:怎么做的?【400+400=800(米)或400×2=800(米)都可以】追问:求“小华要跑多少米?”用了那两个条件? 师:现在来看第二个问题。 引导:求“小芳已经跑了多少米?”,小芳怎么说的?(我再跑100米正好满1圈)一圈多少米?(400米)哦,就是说:小芳再跑100米就正好是400米。她已经跑了多少米呢?谁来说说怎么做?【400-100=300(米)】给予表扬。 3、想想做做第6题。 先出示图,师:左边这杯有200粒黄豆;再出示问题,师读:右边两个杯里的黄豆大约各有几百粒? 先指名估计中间这杯,追问:你怎么看出来的?再电脑显示,让学生看到:中间这杯黄豆粒的高度大约有左边这杯的两个那么高,所以大约有400粒。 再估计右边这杯(同上)。 师:小朋友们真是火眼金睛,观察得很仔细。 4、想想做做第7题。 (1)出示图、信息和第(1)题。 指名读信息和问题后要求做在问题后面。 校对,怎么做的?【100+800=900(米)】 师边概括方法,边用课件演示。 (2)出示第(2)题,师:看,这里有一张表格。 引导:刚才我们根据“已经走100米”和“还要走800米”求到了什么?那么,一共要走900米,已经走了200米,还要走多少米?已经走300米,还要走多少米?还要走500米,已经走了多少米?……自己把表格填写完整。 师巡视,个别指导。 校对。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教师视情况引导竖、横看表格。最后归纳:一共要走的路不变,已经走的越来越多,还要走的就越来越少。 四、课堂总结、延伸知识 1、师:这节课,大家学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指名说) 2、(教师相机总结延伸)是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你知道第五位是什么位,第六位、第七位等等都是什么位呢?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认识更多的数位、更大的数。 板书设计: 认识整百数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200 + 300 = 500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2个百+ 3个百 = 5个百 <<工作动态分析>>实验小学教学蒋文亚学习者的文章《认识整百数》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第3节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一、三维目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Ø 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Ø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2. 过程与方法 Ø 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Ø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Ø 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Ø 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过程 1.展示学生设计的知识结构 让学生提前自己复习本章知识,并进行整理归纳。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故事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本节课,首先展示学生总结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测定方法,以及密度知识的应用,弄清质量与密度的区别。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1/2,但密度却不变。 (2)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由0℃上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却变大,故4℃的水密度最大。 (3)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但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 2.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究课题 通过三组学生汇报自己密度应用的探究课题,让学生不但了解了密度的应用,而且还学到了利用密度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 该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种自主的、开放的、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活动过程一般包括:选择课题、制定方案、实施、总结、交流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是学生课下进行的,“交流”安排在课上。在活动实施之初,一般由教师设计撰写活动方案,但随着活动的展开,就要指导学生撰写方案、计划。这个活动安排在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节,学生通过前面几章的实验探究和活动,已有了开展这一活动的基础,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将各报告的教学意图简述如下,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参考。安排报告1是要让学生掌握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报告2是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天平测质量,利用量筒测体积,然后应用密度公式来计算物质密度大小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报告3是要让学生掌握应用密度公式来计算物体体积的方法。 在整节课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比如:第一小组在报告了他们如何证明了铅球不是铅做的之后,其他同学提出用直尺、三角板测铅球的直径,就能测出铅球的体积。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溢水杯、量筒测量铅球的体积等等。 本节课也可以设计其它活动。如:①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是什么物质的?②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③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线的长度?等等。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育资源 教学资料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勾股定理 金沙中学 王永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 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过程与方法 3、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 4、 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重点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 用面积法(拼图法)证明勾股定理 内容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演示勾股弦及章前图。 2、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欣赏图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详细内容见WORD文件: 点击浏览该文件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教育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