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学设计

习霞老师和小学教师7的乘法口诀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

 7的乘法口诀

                                          执教教师:习 霞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准备:

小船贴图、口诀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和我进行一次比赛,谁想试一试。(选4个小朋友)

比赛规则是由一位小朋友出示题目,老师和参加比赛的小朋友们抢答,谁先答对算谁赢,小观众们要保持安静。

开始比赛。依次出示7+7+7   7+7+7+7   7+7+7+7+7

怎么总是老师赢呢?因为我有一个秘密武器——7的乘法口诀。(板书揭题)

(二)编记口诀。

1、情境引入。

黑板上贴1只小船图。这是用一样的三角形摆的小船,你知道摆1只小船用几个三角形吗?(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用几个三角形?(14个)怎么算的?(7+7=14)摆3只、4只 、、、、、、7只小船各用几个三角形呢?出示表格贴图

小船只数

1

2

3

4

5

6

7

的个数

7

 

 

 

 

 

 

第一行是小船只数,第二行是三角形的个数,表格在课本62页上,请独立完成。

交流并板书:

小船只数

1

2

3

4

5

6

7

的个数

7

14

21

28

35

42

49

1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是几个7,是多少?(1个7是7。)

2只小船用的三角形,是几个7相加,是多少?(2个7相加是14)

大家能照样子往下说吗?(学生齐说:3个7相加是14,4个7相加是28,5个7相加是35,6个7相加是42,7个7相加是49。)

2、编口诀。

你能根据几个7相加是多少,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诀吗?课本62页中间有三排,第一排是几个7相加,第二排是乘法算式,第三排编写乘法口诀。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全班交流,相机出示乘法算式和口诀卡片。

3、记口诀。

(1)读口诀找规律。

齐读口诀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字从一到七,第二个字都是七,得数每次多七)如果从下往上,得数怎样变化?(每次少七)也就是说6个7比5个7(多7),比7个7呢?(少7)。如果从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多少忘了,怎么办?(7+7+7+7加出来,可以用三七二十一的得数21加7,就是四七二十八。

(2)练习记口诀。

①自背。

②齐背。

③对口令。(师生、生生)

(3)明确口诀的作用。

记口诀有点麻烦,不记行吗 ?上课前的比赛为什么总是老师赢呢?7+7+7只要想3个7相加用三七二十一来算。你们能用口诀很快算出7+7+7+7、7+7+7+7+7吗?口诀真有用,能让计算更快,如果再进行比赛,谁赢可不一定了。

(4)做课本62页想一想。

学生独立做。交流用的是什么口诀。

刚才7×1和1×7用的口诀都是一七得七,一般来说,根据一句口诀能说两道乘法算式,是不是每一句7的乘法口诀都能说两道乘法算式呢?(七七四十九只能说出7×7=49一道乘法算式。)

同桌互动。一位小朋友说3句口诀,同桌说相应的乘法算式。说完交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提问:每组上下三题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适当选几道说说应用的哪句乘法口诀。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默默地看题目,独立做在书上。提问:爸爸到北京去多久啊?(3个星期)是多少天?(21天)怎么算的?(3×7=21天)7是什么意思?(一个星期有7天)3个星期就有几个7天?(3个7天)

(四)评价激励。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评自己与别人在课中的表现。

五、板书:

 

小船图

7的乘法口诀

小船只数

1

2

3

4

5

6

7

的个数

7

14

21

28

35

42

49

                     1个7          7×1=7      一七得七

                  2个7相加     7×2=14     二七十四

                  3个7相加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相加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相加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相加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相加     7×7=49     七七四十九

<<工作动态分析>>习霞老师和小学教师的文章7的乘法口诀
小学教学黄燕学习者:《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像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玩过走迷宫吗?喜不喜欢玩?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张迷宫图(投影显示迷宫图),让大家一起来玩一玩。题目要求是把这只小白兔安全送回几何城堡,不过在送回的路上还要过蔬菜老师一关和茄子老师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闯过去?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出示兔子舞的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

【设计理念:创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走迷宫情境让学生很好的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这样很好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也激起学生的斗志和信心。】

二、认识三角形

1.谈话:走着走着,从几何城堡中飘出了一张正方形的纸。

你能用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谈话:哪一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说说你是怎样折的?

(1)指名上来演示折出的两个长方形,同时电脑演示。让这样折的小朋友举手。

(2)指名上来演示折出的两个三角形。

谈话:其他小朋友们也愿意这样来折一折吗?试试看。这次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折成两个完成一样的……(电脑演示并板书:三角形)

3.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那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三角形?

4.谈话: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像红领巾、三角形小旗、三角板、马路上的路标(电脑演示),它们也都是三角形,三角形有这样的(指着锐角三角形),还有这样的(指着直角三角形),还有这样的(指着钝角三角形),这些都可以叫它三角形。(电脑演示:从实物到图形)

5.谈话:小朋友们刚才自信、响亮的回答把我们的老朋友钉子板给叫醒了。钉子板说:小朋友你能在我的身上围出一个三角形来吗?试着用橡皮筋围围看。(学生操作)

6.谈话:谁愿意把你围的三角形给大家来看一看。(指着几个学生围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小朋友们看,他们围的是三角形吗?再围一个和你刚才围的不一样的三角形。(围完以后,可以给你小组内的小朋友看一看,让小朋友自己来评一评。)

7.谈话: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小手在钉子板上围出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还能用彩笔在格子纸上画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三角形吗?请小朋友拿出你们桌上的格子纸,开始画吧!请把你画好的三角形高高举起来,让大家看看。那你能再画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三角形吗?好了给小组内的小朋友看一下。

8.谈话:蔬菜老师又拿出了一张长方形的纸说:“小朋友,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如果能折出就能闯过我这一关了。”(电脑演示)学生操作,指名演示。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

1.谈话:过了第一关,跟着小白兔跳啊跳啊,碰到了茄子老师,茄子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折的两个三角形剪了下来,你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几种图形来吗?

(1)每小组有两套三角形。要求:两人合作,拼出两个不一样的图形。(可能拼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2)谈话:拼出的这种图形(指着平行四边形)你们认识吗?叫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你能不能再说一说叫什么?谁知道它的名字了?知道它名字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3)其他小朋友能用你刚才的两个三角形也来拼一拼这种图形吗?让学生都拼出平行四边形。

2.找平行四边形。

谈话:走着走着,小白兔又顽皮起来了,瞧!它跳过篱笆,滑下楼梯,钻过铁门。(电脑演示)

(1)出示楼梯图,提问:楼梯上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平行四边形吗?谁来指一指?(电脑演示有单个的,有几个拼成的。)

(2)再找出篱笆、吊笼、铁门上的平行四边形。(电脑演示)

(3)让学生在刚才的图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3.除了这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以外,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平行四边形吗?

4.谈话:钉子板老爷爷又发话了:小朋友会用橡皮筋在我身上围三角形,那你能不能用橡皮筋再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学生操作)

(1)谁愿意把你围的平行四边形给大家看看?选择几种上来展示一下。

(2)问:你们是怎样围的?(指名回答)

(3)小组里的小朋友互相检查。如果有同学没有围对,帮他改正过来。

5.谈话:在格子纸上能一个与刚才围的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作指导。)

    【设计理念:在闯关游戏中很好认识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通过电脑演示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很好的达到了学习目标,这样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还让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习。】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谈话: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闯过了第二关,继续向前出发,终于把小白兔安全送回了几何城堡。在送回的路上我们不仅认识了三角形,还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完成板书)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合作拼图形,拼好后在班内展示。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组合作完成,把各组拼好的图形在班内展示。

<<工作动态分析>>芳小学教学黄燕学习者的文章《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学设计

保定市新市场小学 李罗占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是河大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13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前面因特网的基本操作,如利用浏览器浏览网页、信息的检索等操作的基础上设置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免费电子邮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下节课学习“收发电子邮件”作铺垫。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部分知识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前面因特网的有关知识时,就已经充满了好奇心和神秘感,而且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我将充分运用“任务驱动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根据课前调查,部分学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QQ邮箱),考虑到学生的起点不同,我将学生进行分组,有效地运用“协作学习法”,以“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模式,增强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时效。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操作方法以及邮箱地址的正确书写格式。

(2)激发学生使用网络与他人交流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增强自主探究、团体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演示邮箱的申请步骤时,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积极主动地思考,结合“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模式逐步完成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网络提供的便利与快捷,体验交流的愉悦。

(2)进一步使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操作步骤。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思维活跃,兴趣浓厚,但对于操作步骤容易麻痹大意,忽略细节,因此,我将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层深入,最终到达成功彼岸。)

五、教学难点

注册资料的填写

(设计意图: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填写注册资料时往往回出现许多错误,导致申请失败,所以我将本课的难点设置为注册资料的填写,特别是用户名和密码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演示法”来解决这一难点问题。)

六、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中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在课程中体现“生本”思想,强调了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时付出自己的努力,从实践操作中获取亲身的体验,从而在体验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获得成就感。

在此过程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的知识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相互交流学习中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将教学内容寓于每个子任务中,组成任务链,便于学生踏者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将通过小的子任务,让学生逐步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

2.演示法

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不是很强,且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让他们独立完成一项任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针对邮箱申请步骤的细节部分,我采用演示法,使学生直观地获取知识,更快更好的掌握操作要领。

在此过程中应具备的学法有:

1.自主学习法

2.协作学习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出现的问题,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组间同学互相交流,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锻炼他们分析、归纳和表达的能力,增强合作竞争意识。

七、教学媒体

1.计算机网络教室

2.网络教学平台“智博Media-Class”

3.网页课件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学

师:上课前某某同学收到一个好消息,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奖,他想利用微机课时间将这一消息告诉在远方从事IT工作的爸爸。想一想他可以利用哪些办法?

生:QQ、MSN、E-mail等

师:你拥有属于自己的E-mail(电子邮箱)吗?你想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吗?

生:想

师:你知道在哪些网站申请免费电子邮箱吗?

生:163、126、雅虎、新浪等

2.提供资源,演示任务

师:这里老师为你提供了一些可以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网站地址,大家可以直接使用。(申请免费邮箱网址.doc)

师:大家可以参考http://10.0.132.81/index.htm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演示,然后注册属于自己的免费邮箱。(注意用户名和密码的规则)

生:练习注册免费邮箱。同组间相互帮助,认真阅读屏幕提示,解决遇到的问题。

3.学生演示,巩固学习成果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同时讲解注册步骤。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想一想在注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总结:在注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生完成注册过程。

4.完成作业,认识电子邮箱的正确格式

师:请申请完成的同学将自己电子邮箱地址写到黑板上。(三、四个不同网站申请的)

大家观察这些同学的电子邮箱地址有何不同?有何相同?分为几部分?

生1:不同点:用户名不同、网站不同

生2:相同点:都有一个@符号。

生3:这些同学的电子邮箱地址可分为三部分:@前面是一部分,@后面是一部分和@这部分。

师:@前面这部分是我们申请时输入哪一部分?@后面这部分是什么?

生:前面这部分是我们的“用户名”,后面是申请时所的网站。

总结:

电子邮箱的正确格式是:用户名@提供免费电子邮箱服务的网站名。

出示作业,利用网络完成相应练习。(申请免费邮箱作业.doc)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学设计教育资源
教学资料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I.词汇
  ·more, less, fewer
  ·I don’t agree. = I disagree.
  ·I agree (with you).
  ·in five years
  ·on computers
  ·on paper
  ·besides
  ·on vacation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goldfish
  ·no more
  ·be free
  ·live in
  ·as a reporter
  ·free time
  ·fall in love with …
  ·like doing sth
  ·keep a parrot
  ·look smart
  ·be able to do….
  ·Are you kidding?
  II. Grammar:
  ·一般将来时
  ·there will be
  ·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 much, many
  语法小结:
  一、一般将来时
  1.用be doing表示将来:主要意义是表示按计划、安排即将发生的动作,常用于位置转移的动词。
    如:go, come, leave, arrive等,也可用于其他动作动词。
    We are having fish for dinner.
    We are moving to a different hotel the day after tomorrow.
    这种用法通常带有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如果不带时间状语,则根据上下文可表示最近即将发生的动作。
    A: Where are you going?
    B: I am going for a walk. Are you coming with me?
    A: Yes, I am just coming. Wait for me.
  2.用be going to do表示将来:主要意义,一是表示“意图”,即打算在最近的将来或将来进行某事。
    Are you going to post that letter?
    How long is he going to stay here?
    I am going to book a ticket.
    另一意义是表示“预见”,即现在已有迹象表明将要发生或即将发生某种情况。
    It’s going to rain.
    George is putting on weight, he is going to be quite fat.
  3. 用will/ shall do表示将来:
    主要意义,一是表示预见。
    You will feel better after taking this medicine.
    Do you think it will rain?
    二是表示意图.
    I will not lend the book to you.
    Take it easy, I will not do it any longer.
    基本结构:
    She will come to have class tomorrow.
    Will she come to have class tomorrow?
    She won’t come to have class tomorrow.
    What will she do tomorrow?
  二、There be结构
  1. there be 结构中的be是可以运用各种时态的。
    There is going to be a meeting tonight. 
    今晚有个会议。
    There was a knock at the door. 
    有人敲门。
    There has been a girl waiting for you. 
    有个女孩一直在等你。
    There will be rain soon. 
    不久天就要下雨了
  2. 动词be单复数形式要跟there be之后的真正的主语一致。并且要根据就近一致原则来变换be的单复数形式。
    如: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课桌上有一本书。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city? 
    这个城市里有多少人口。
    There is a pen and two books on the desk. 
    课桌上有一个钢笔和两本书。
    There are two books and a pen on the desk. 
    课桌上有两本书和一个钢笔。
    There are some students and a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有一些学生和一位老师。
    There is a teacher and som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有一位老师和一些学生。
  3. 在there be引起的句子结构中,用来修饰主语的不定式主动形式和被动形式均可。
    There is no time to lose (= to be lost).
    时间紧迫。
    There is nothing to see (=to be seen).
    看不见有什么。
    There is nothing to do.(=to be done) 
    无事可做。
  4、There is no doing.
   (口语)不可能…….
    There is no telling when he will be back.
    无法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There is no knowing what he is doing. 
    无法知道他在做什么。
三、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 much, many
  few和a few修饰或代替复数可数名词,few表示否定意义,a few表示肯定意义;little和a little修饰或代替不可数名词,little表示否定意义,a little表示肯定意义。
  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都可用some, any, a lot of, lots of 等修饰。可数名词表示不确定数量时,用a few, few,many修饰。询问数量时用how many;不可数名词表示不确定数量时,用a little, little,much 修饰。询问数量时,用how much。



  四、练习 Exercise:
  I. Multiple choice
  1. Are you _________ your winter holiday next week?
  A. going to have  
  B. will have 
  C. had  
  D. have
  2. Do you often ______ from your parents?
  A. heard 
  B. hears 
  C. to hear 
  D. hear
  3. _____ Lucy _________ her homework in her room now?
  A. Is, doing 
  B. Does, do 
  C. Do, do  
  D. Did, do
  4. She dances better than Mary _______.
  A. is 
  B. has 
  C. does 
  D. dance
  5. Mary usually _______ up at five o’clock.
  A. will get 
  B. got 
  C. get 
  D. gets
  6. They ______ four English classes a week last term.
  A. has 
  B. have 
  C. had 
  D. are having
  7. A bird can ______ but I can’t.
  A. flies 
  B. flying 
  C. flew 
  D. fly
  8. They _______ to see me yesterday evening.
  A. will come 
  B. comes 
  C. are coming 
  D. came
  9. We’re moving to a different town ___________.
  A.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B. last Sunday
  C. the day after tomorrow 
  D. a week ago
  10. Look! The monkeys _________ the tree.
  A. climb 
  B. are climbing 
  C. is climbing 
  D. were climbing
  11. When _____ you ______ to Australia? Next Monday.
  A. did, fly 
  B. will, fly 
  C. are, fly 
  D. do, fly
  12. Which team ________  the next football match?
  A. wins 
  B. won 
  C. will win 
  D. win
  Keys: 1—5 ADACD 6—10 CDDCB 11—12 BC
  II. 句型与结构
  (I). Read each sentence. Add a second sentence with‘ll using the words in parentheses.
  1. I feel sick today. (be better tomorrow)
    I’ll be better tomorrow.
  2. Gina has six classes today.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n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I’m tired now. (sleep l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My parents need a new car. (buy one so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We can’t leave right now. (leave a little l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The weather is awful today. (be better tomorr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eys:
  2. She’ll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night.
  3. I’ll sleep later.
  4. They’ll buy one soon.
  5. We’ll leave a little later.
  6. Maybe it’ll be better tomorrow.
  (II).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Use will or won’t
  A: How are you going?
  B: Well, I’m looking for a job in a hospital.
  A: What kind of hospital job _________ you get?
  B: Well, I know I _____________ be a secretary. I don’t know how to type.
    Maybe I __________ be a nurse. I like helping people.
  A: _________ you have the same job in five years?
  B: No, I _____________.
  A: What ___________ you do?
  B: I __________ change jobs. I ___________ get a job in a hospital.
  Keys:
  will, won’t, will, Will, won’t, will, will, won’t
  II、看图表,用more, less或 fewer 完成练习。
Littleton, New York
NowIn 100 years
600 houses1000 houses
A lot of pollutionAlmost no pollution
Seven schoolsTwo schools
2400 people3500 people
A lot of snowA little snow
Six movie theatersTwo movie theaters

  In 100 years…
  1.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_ houses.
  2.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_ pollution.
  3.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_ schools.
  4.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_ people.
  5.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_ snow.
  6.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_ movie theaters.
  Keys:
  1. more 2.less 3. fewer 4. more 5. less 6. fewer
  III、阅读练习
CATV
  CATV is a short way saying “community antenna (公用天线) television”. But “cable television” is the name most people use. Cable television allows viewers(观众) to receive TV programs that they can not pick up with their ordinary antenna.
  Television signals (信号) do not follow the curve(曲线) of the earth. They travel in straight lines in all directions. Signals from a TV station move towards the horizon(水平线) and then go into space. If you live only a few miles from a TV station, you may get a good picture on your set. But if you live more than 50 miles from a station, you may not get any pictures at all.
  CATV began in 1948. People in places far from TV stations had to pay for putting up high antennas. A community antenna was usually placed on a hill, a mountain or on a high tower. The antenna picked up TV signals and fed them into a small local(当地的) station. From the station, thick wires called cable ran out to nearby homes. Each person using the cable paid a monthly charge(费用).
  CATV worked well, and soon new uses were found for it. Local stations could feed programs into empty channels that were not in use. People along the cable could have local news, weather report, and farm and school news at no extra charge.
  Today, cable television has moved into cities. It brings in extra programs that city viewers with ordinary antenna can not see. It is also used in many classroom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we know that _____.
  A. most people use cable television 
  B. “community antenna” is used for cable television
  C. a community antenna is used for cable television
  D. an ordinary antenna can not pick up TV programs
  2. Of the following, which is not the way TV signals travel?
  A. In a curve.         
  B. In a straight line.
  C. In all directions.        
  D. Towards the horizon.
  3. Cable TV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because _____.
  A. it is free of charge       
  B. it provides all TV users good pictures
  C. it only needs a bit of cable    
  D. it can provide more programs
  4. On the whole, this passage is about ______.
  A. how to put up high antennas    
  B. a way of picking up better TV programs
  C. how to use the empty channels on your TV set 
  D. the way that TV signals are sent
  5.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推测) that ______.
  A. TV has begun to be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目的)
  B. viewers can receive more TV programs with their ordinary antennas
  C. cable TV can not be used in small towns
  D. antennas for cable TV are usually put up in the center of a community
  Keys: CADBA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育资源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人教新目标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学设计,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4A Unit 3 A purse 复习课教案
    Unit 15  Destinations
    高一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高一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教案2
    高一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教案1
    高一语文第二册《鸿门宴》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Unit 7At Christmas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我们的朋友—…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6 Holidays教学设…
    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六年级英语pep第七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第10课说课教…
    高一语文第二册《我若为王》教案1
    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2
    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
    《千年不衰的汉字》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3A Unit 5 How are you?第一课时
    第七册数学:              《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及说课
    5B Unit 9 Shapes (第一课时)
    英语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4A Unit 1 May I have … ? 复习课教…
    5A Unit 4 Halloween第一课时案例设计
    3B Unit10 Do you play…?教学设计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For Unit 1, Module 3, Oxford Engli…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参考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三单元…
    For Unit 2 Noises, Module 3, Oxfor…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稿初中…
    《牛津小学英语5A》第三单元教案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4 Where’s …
    牛津小学英语5B教案第三单元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2 What shou…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第一课时…
    《狐狸和乌鸦》   第一课时
    《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两人三足
    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 教学设计
    《让“时间流”减速》活动方案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解法探讨
    “小事情”教学设计与评析
    [推荐]三年级课外阅读研讨课 (三节课…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第2册品德与生活16过好暑假   教学设…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相似三角形》多媒体说课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案例与评析
    初三化学教案: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活动:密度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第1节 质量
    4BUnit 8 Open Day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无痕”,精彩“有痕”-----《解…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3B Unit 11 A good idea第一课时教案
    电功率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3 What were…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3 Asking the w…
    《呼兰河传》(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7 Would you…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7 Would you…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6 How long …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7 Would yo…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6 How long…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光的反射定律
    [八年级物理上]第5节 声与现代科技
    《折纸中的轴对称》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第4节 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奇异的声现象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图片的处理教案设计与反思
    图片的获取教案设计与反思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第11课《我造的花园…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 Asking th…
    5以内的加法
    《认识比》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第一课时)教…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2 What shou…
    信息技术《打印预览》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2 What shou…
    高二语文第四册《赤壁赋》教案1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1 Will peop…
    《同侪携手共进》教案
    初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公开…
    《节约用水》——德育教学活动设计
    表格规划与修饰(第4单元 第2节 第1课…
    小学美术第八册《适合纹样》教学设计
    Unit 8  Open  day
    三年级科学下册   《土壤的保护》案例…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7 How much …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七下Unit 4 I want to be …
    人教必修2《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
    《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9 How was y…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8单元总结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9 How was y…
    人教新目标七下Unit 8 I’d like som…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8 I’d like…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呐喊〉自序》教案
    人教必修2《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
    《落日》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鸟岛》教学设…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科学《小车的运动》…
    万石小学有效利用学校图书室,拓展学…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六册语文《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
    第四册语文《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
    语言:小狗抬花轿(大班)
    《剪贴图形》
    小学语文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5 I’m watc…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5 I’m watc…
    小学英语pep第七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4 I want to…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4 单元复习
    人教必修2《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人教必修2《离骚》课堂实录
    人教必修2《诗经 氓》教案
    人教必修2《卫风·氓》教学实录
    人教必修2《瓦尔登湖》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分析
    《我的自画像》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小鹰学飞(第二课时)
    《画矩形》教案
    认识公顷
    让残奥精神点亮生命的课堂!
    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教学…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第二课…
    神奇的实验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8 When is y…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9 Do you Wa…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6  Do you l…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第2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年级语文《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
    初一英语上册预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7年级上册1-1-4《生态系统》设计1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实录
    高一语文第二册《庄周买水》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我若为王》教学示例
    4A Unit2 In a toy shop 复习课教案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粤沪版八年物…
    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粤沪版八年物…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粤沪版八年物…
    1.3 尝试科学探究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1.1希望你喜爱物理 [粤沪版八年物理…
    高二语文第四册《逍遥游》教案1
    高二语文第四册《赤壁赋》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愚溪诗〉序》教案…
    高二语文第四册《〈愚溪诗〉序》教案…
    《年月日》教学反思
    5B Unit 6 A PE lesson第一课时教学设…
    设景 激情 入境 练说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月球之谜》教…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尊严》教学反…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桂林山水》教…
    清平乐&#8226;村居
    寓教于生活
    地球上的水》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步步高》教案
    教案《大树妈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
    7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
    7年级上册1-2-1《生物圈》设计
    7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性》之一
    7年级上册1-1-2《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高二语文第四册《茶馆》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罗密欧与朱丽叶》教…
    高二语文第四册《雷雨》教案 2
    高二语文第四册《茶馆》教案1
    高二语文第四册《雷雨》教案1
    小学生不良的价值取向和对策——班主…
    个案分析——让幼儿大胆讲述
    赞美,让孩子无比灿烂-赏识教育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牛津小学英语 4A  Unit4  I   like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生命离不开水》
    展示异彩纷呈的课堂——《海底世界》…
    作文指导课:挑战“大力士”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郑成功》教学设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二节:溶液…
    高二语文第四册《陈奂生上城》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项链》教案2
    高二第四册《项链》教案1
    高二语文第四册《药》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药》教案 1
    牛津小学英语3 B第三单元教案
    牛津小学英语5B教案第三单元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