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教学资料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

Teaching goals :
1. Words : barber shop , well , bathroom , accident , earth , silence , playground , around , strange , kitchen , modern , follow , shirt .
2. when , while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3. 学习过去进行时态。
4. 利用知识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
5. 复习过去式,学会讲故事。
6. 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 when , while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2. 学习过去进行时态。
Teaching aids : a tape-recorder , cards .

Period 1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 Greetings and free-talk .
2. Check the homework .
3. Dictate the words in Unit 2 .
Step 2 Pre-task
SB Page 18 , 1a .
1. Point to the sentences .Read the sentences .Explain what each one means .
2. Look at the picture .Point out the six people .Match the statements with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
3. Check the answers .
4. Practice reading .
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18 , 1b .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Make sure the Ss understand what they should do .
2. Look at the dialogue in the picture .
Explain :
过去进行时态的构成: was / were + doing .
用法: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一般用时间状语来表示。
I wa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when the UFO arrived .
3. Play the tape twice . Circle the correct responses .
4. Check the answers .
Step 4 Post-task
Talk about what people wer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
Step 5 While-task
SB Page 19 , 2a .
1. Read the sentences .Make sure the Ss understand what they mean .
2. Play the tape twice .Order these statements .
3. Play the tape again ,correct the answers .
SB Page 19 , 2b .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
2. Play the recording .Write “when” or “while” on each line .
3.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correct their answers .
Notice: when / while
※ When comes before a quick action that happens only once .The word “while” comes from an action that continues for some time .
Step 6 Post-task
SB Page 19 , 2c .
1. Point ort the picture .Ask what each person is doing .
2. Groupwork : Ask “What was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
3. Ask a group to say its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 .
Step 7 Grammar Focus
Review the grammar box by asking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 sentences .
Homework :
1. Go over the words in this unit
2. 用介词或介词短语填空。
① They were talking the phone .
② I was the barber’s chair .
③ The boy was walking the street when a UFO landed .
④ I had a very unusual experience Sunday .
⑤ The alien visited the Museum Flight .
教学后记:




Period 2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 Greetings and free-talk .
2. Check the homework .
Step 2 While-task
SB Page 20 , 3a .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
2. Read the e-mail by the Ss first .Number the pictures in the correct order .
3. Explain something .
4. Practice reading and listen to the tape .
SB Page 20 , 3b .
Cover the story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ake turns to tell the story . I think this activity is hard to most of the students .
If necessary , do it as homework .
SB Page 20 , Part 4 .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ese times last Sunday ?
1. Read the sample dialogue in the box .
2. Look at the table .Read the times for the Ss .
3. Pairwork : Talk about what they were doing at different times .
4. Write down your answers .
5. Practice reading .
Step 3 Post-task
Make an interview .
Interview two classmates in your class and write down their answers .Begin like this :What were you doing at … ?
I was … .
Homework :
Cover the story in 3a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
教学后记:





Period 3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1. Greetings and free-talk .
2. Check the homework .
Step 2 Pre-task
SB Page 21 , 1c .
1. Look at the pictures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 .
2. Read the sentences and explain the new words .
3. 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pictures .
4. Check the answers .
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21 , 2a & 2b .
1. Read the things in the chart below .They will help Ss to guess what you will heard .Hear six things in the chart .
2. Play the recording the first time .Ss only listen .
3. Play the recording a second time .Check the phrases they hear on the recording .
4. Listen again .Pay attention to the persons who did each thing in the chart above .Match the phrases with the persons .
5. Play the tape again and correct the answers .
Step 4 Post-task
SB Page 21 , 2c .
Pairwork : Read the sample dialogue in the box .Talk about the people in activity 2a .S1 begins a sentence with the word “while” ,S2 complete the sentence .
① While John was walking to school , he saw a cat in a tree .
② While John was climbing the tree , a man saw him .
③ While the man was calling the police , a woman called the newspaper .
④ While the newspaper reporter was taking photos ,the cat went up the tree again .
Ss can say them out by themselves .
Homework :
SB Page 23 , Selfcheck , Parts 1and 2 .
教学后记:




Period 4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g in
1. Greetings and free-talk .
2. Check the homework : Correct the answers .
Step 2 Pre-task
SB Page 22 , Part 3 .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pointing to the article and the list of questions .
2. Scan the passage for the main idea .
T: Who found Linda’s dog ? (the police officer’s dog )
3. Read the questions by the Ss .Make sure they understand them .
4. Play the recording .Ss listen carefully .
5. Writ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
6. Practice reading .
7. Correct the answers .
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22 , 4a .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
2. Look at the pictures .Discuss in groups .
3. Ask students to explain what is happening in each picture .
4. Complete the work on their own .Remind them to use times in their stories .
5. Share their stories .(If someone can’t finish it in class ,do it as homework .)
Step 5 Post-task
SB Page 22 , 4b .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
2. Read the times .
3. Pairwork : One is the police officer ,the other is the bicycle thief .Begin like this :
A: Where were you at … ?
B: I was in the park .
A: What were you doing there ?
B : … .
4. Show the role-plays to the class .
Homework :
1. Finish Selfcheck , Part 3 .
2. 运用过去进行时态when / while 来描述上个星期日两人不同的动作,写出五个正确的句子 。
Time Action
Linda Me
8:00 am read English play football
12:00 am have lunch read newspaper
2:00 pm have a rest play computer games
4:00 pm play basketball sleep
6:00 pm do homework watch TV
教学后记:


Period 5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g in
1. Greetings and free-talk .
2. Check the homework .
Step 2 Pre-task
SB Page 24 , Groupwork .
1. Arrange the Ss in small groups .Ask them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the events .Encourage students to say how historical events affected their lives .
2. Tell the Ss to help each other with vocabulary they might need and don’t know .
Step 3 While-task
1. Reading strategy :The title can be helpful for you to understand a text .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before reading .
2. Read the title ,which gives an indic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reading .Think of one question they think might be answered in the reading .
3. Play the recording , Ss listen .
4. Ask Ss to read the story out to the class .
5. Ask Ss to comment on whether their questions in the previewing stage were answered .
Step 4 Post-task
SB Page 25 , 3a .
Read the four events and match them to the correct dates .When finished ,ask Ss to swap their book with a partner for correction .
Homework :
Write about an event that you remember well .Give dates and say why you remember it ,and what you were doing at the time when you heard the news .
教学后记: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教育资源
教学资料[八年级物理上]第一节 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第一节 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本节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Ø 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内容组成。

Ø 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过程与方法

Ø 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Ø 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交流进行,倡导一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进行对话、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本节内容涉及面较广,跨度较大,编写的本意并非让学生对这些内容都要明白,而在于向学生有层次地展示一个整体的物理图景,了解物理学体系中的方方面面,初步认识到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到物理学的社会功能;认识到在物理学习中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初步形成学习物理必须紧密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周围物理现象的意识。 1.情景创设

教材创设了一个爷爷与小明的对话情境,意在引导学生拿到新书后,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去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周围的亲朋好友,创造一种广泛对话的学习文化。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

教师可以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各种简易的同时又颇有趣味的实验,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以及学习物理必须动手、动脑的特殊性。建议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以下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教师可以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对于基本的观测方法不必做深入展开,只需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学生的发言中,可能会涉及到物理以外的学科,而且可能未抓住问题的实质。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观察意识给予鼓励。如有可能,可以说明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地位,以及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提高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说明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的必要性。

(二)材料准备与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准备

本节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薄膜塑料袋、铅笔、玻璃片、金属板等。

2.补充实验

(1)可用到处都有的薄膜塑料袋做静电实验。拿一个干净塑料袋或泡末塑料等,在桌面上铺平抹几下,便可以粘贴到墙上,很长时间不掉下来。

(2)敲击铅笔、玻璃和金属,发出不同声音,音叉的共鸣实验。这一实验会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样的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是往往学生并没有注意到,或者并没有将之由通常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实验有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归纳意识的发展。

(3)安排几个电磁实验,如利用磁铁做一些带有魔术色彩的实验。

四、发展空间

本节内容并没有设置“发展空间”栏目,教材编写过程中主要考虑到学生初步接触物理学的心态,虽然可能对物理学充满兴趣,但由于未开始学习系统的知识,因此可以考虑以下拓展内容。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

① 静电小实验

② 三原色陀螺

③ 观察玩具中的物理现象。

五、教学资源

(一)参考资料

1. 标准演化模型 今天,关于整个宇宙的演化,已经有了一个标准的模型,即热大爆炸模型.这种宇宙模型的基本观点是,宇宙整体起源于最初的奇性,或一次最初事件,那时温度极高,密度极大;随后,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下降;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就是在这不断膨胀冷却的有限时间里形成的. 图1-1-1 热大爆炸宇宙学简图

图1-1-1简单地表述了大爆炸宇宙学所给出的“有生于无”的整个过程.其中纵坐标表示宇亩的年龄,横坐标表示宇宙空间的相对尺度.从图中可见,目前的宇宙年龄大约为100一200亿年.另外,空间尺度也在不断增大,即膨胀.图中也标出在各个宇宙时期的主要物理过程. 1.最早的宇宙时期,称为创生期.相应的宇宙年龄约为l0-44秒.这是时空本身的形成阶段,应当用量子引力论或量子宇宙学描写这一时期的动力学. 2.宇宙极早期.指年龄约为10-36秒的时代.主要物理过程是发生大统一相变,以致宇宙膨胀极快,称为暴涨.此外,宇宙间的不对称也开始形成.夸克、胶子等粒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3.宇宙早期.宇宙年龄在100秒左右,这是各种轻元索的形成时期,特别,宇宙间的4He,D,7Li等主要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所以,也称为核合成时期. 4.近期.当宇宙年龄到十万年时,宇宙温度已下降到4000K,宇宙变成透明.随后,宇宙从相当均匀的状态演化到有各种结构的状态.各种尺度的星体及星体体系,就是在这一时期中逐渐形成的.到现在,宇宙已冷却到约3K,宇宙今龄约200亿年.热大爆炸宇宙学的主要的观测根据,有以下几个: 1.星系具有系统性红移,距离越大,红移越大; 2.已知最老的恒星或陨石的年龄都不超过200亿年; 3.宇宙问存在各向同性的微波波段的背景辐射,相当于3K的热辐射; 4.各种天体上的4He丰度大体一样,约为30%.除此之外,还应当强调,目前还没有任何天文或物理的观测实验结果,与大爆炸宇宙学有矛盾.

(摘自方励之《天体物理学前沿鸟瞰》)

2.射电望远镜

1932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卡尔·央斯基 (Karl Guthe Jansky,1905—1950)用无线电天线探测到来自银河系中心(人马座方向)的射电辐射,这标志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打开了在传统光学波段之外进行观测的第一个窗口。

接收并分析来自太空的射电波的仪器统称为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射电望远镜的结构主要由定向天线或天线阵,馈电线,高灵敏度接收机和记录仪或示波器等部分组成。天线或天线阵将收集到的天体电波,经过馈电线送到接收机上;接收机同收音机的原理相似,但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首先将微弱的天体电波高倍放大,再进行检波,让高频信号转变为低频形式,最后送到记录仪器上记录下来,或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为了确定天体电波的强度,必须加一个强度已知的比较源(如噪声发生器或石墨热源),适当地将比较源讯号输入接收机进行比较,以便分析。射电望远镜通常按天线结构分几个类型,如抛物面天线,射电干涉仪,甚长基线干涉仪和综合孔径系统等。这些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1962年,英国剑大学的物理学家赖尔(Martin Ryle,1918-1984)发明了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他也因此获得了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实现了由多个较小天线结构获得相当于大口径单天线所能取得的观测效果。

射电望远镜的广泛应用,导致天文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如: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以及微波背景辐射等等。(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八年级物理上]第一节 走进物理世界大门教育资源
潘家坝小学教学刘亚云学习者: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设计思路:对于小学生来说,“过生日”“收礼物”永远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本节课围绕过生日这一主题,分两个层次展开,一是由询问日期What date is it?导入询问生日When’s your birthday?二是由询问是否举行生日聚会导入谈论生日礼物,用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征徇对方的意见。本次授课对话语篇较长,生词较多,本单元的几个重点句型也在对话中同时出现,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分清重点,化解难点。我在教学中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一、              联系生活,体现学以致用。

对于学到的英语知识,如果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学生会对这一学习活动非常感兴趣。学生对于生日这一话题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由询问日期过渡到询问学生自己的生日,询问学生希望得到什么生日礼物,这一环节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也都跃跃欲试,积极地表现自己,极好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              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前我先对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这也是我平时常抓不懈的一个常规工作。所以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对今天的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习起来较为轻松。学完新句型后,学生能够按照教师要求自编小歌谣进行新句型的操练,这也是平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充分表现。

三、              拓展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摒弃了陈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动口、动脑、动笔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自主地完成课文内容的复述,并把作业安排成一个“小记者采访活动”,在与小伙伴的交流与互动合作中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

 

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  A,Listen ,read and say.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懂、会说、会读What date is it today ? It’s the …When’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is on …;.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 I’d like …

2、学生能够学会问日期、问生日、征求意见,并能够运用本节课的重要句型进行综合的交际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教师提示下能完成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简单地复述课文。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够正确掌握本课交际用语并能够比较流畅地对话

2、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对话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的语言进行灵活的运用。

难点:

1、掌握本课重要句型后能较熟练地运用。

2、在教师提示下复述课文。

 

五、教学过程:

Step 1. Sing a song

《Happy birthday to you》.

设计理念】运用学生们熟知的旋律,创设氛围,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Step2.Free talk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 morning?

What date is it today? 启发和引导个别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学生回答It’s the  …

(板书句型What date is it today?   It’s the  …)

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生已有的旧知What day is it today?来引出新知询问日期,能够给学生一个自然地过渡,并较好地对这两个句型进行比较,提高对新知旧知的区分和掌握。

Step3.New lesson

1.      词汇、句型

(1) What date is it today?训练学生正确朗读并了解单词date(日期)并在此回答:It’s the …of September。

教师表示出惊叹The …of September? Oh,my birthday is coming.引出单词birthday。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教学在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训练了新句型,又把课文中的句型在这里先渗透,为理解并学好后面的课文埋下伏笔。

(2)When ’s my birthday?Guess?由于学生对于这一句型还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在这儿我给出两个选择,减低学生表达的难度。

A.It’s on the seventeenth of September. B. It’s on the eighteenth of September.

(板书句型When ’s my /your birthday? It’s on the …)

(3) Yes, my birthday is on the eighteenth of September.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引导学生回答:Sure./OK/All right.

(板书句型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Sure./OK/All right.)

(4) 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I’d like some birthday presents.I’d like some stamps,some ballons,a yo-yo and a VCD of Japanese cartoons.

设计理念】逐个呈现生日礼物,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又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词组birthday present.

(5) Hello. …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板书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I’d like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回答.

(6)Practice

学生自编小歌谣进行新句型的操练。(学生用《两只老虎》的旋律操练句型)

A:  Hello,xxx.            Hello,xxx.

When’s your birthday?  When’s your birthday?

B:  It’s on the …          It’s on the …

Do your know?        Do your know?

 

A:  Hello,xxx.            Hello,xxx.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present?

B:  I’d like…             I’d like…

Do your know?        Do your know?

设计理念】让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小歌谣,学生会很有兴趣,既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又可以让知识不断地得到巩固。

2.      对话

(1)整体感知。学生看课文动,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看课文动后,要求学生轻读课文引言及第一段,回答问题:

Who is Jim?

When’s Jim’s birthday?

Where are Jim and Ben?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内容对Jim作简要介绍。

设计理念】利用问题提示让学生自己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语言。既让学生有说的凭借,又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语言的能力。

(3)学生听第一段对话录音,回答问题:

What date is it today?

When’s Ben’s birthday?

听对话录音,跟读。

设计理念】这两个句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里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新知。

(4)学生听第二段对话录音,完成对话后面的练习:Tick the correct answer。

听对话录音,跟读。

(5)学生轻读短文,完成阅读填空:

Jim is Ben’s___. Today is the ___of___,they are ___ about Ben’s___.

Ben’s birthday is ___the 18th of ___.He’ll have a birthday ___.What would he ___ as a ___ present?  He’d ___ a yo-yo and a VCD of ___ 

___.When can they ___the cartoon? Sorry , I don’t ___. Let’s wait and ___.

设计理念】口头练习结合有效的笔头练习,可以起到更有效的巩固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6)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Jim and Ben   friend  the 16th of Oct.   talk about   Ben’s birthday

the 18th of Oct.   have a birthday party     he’d like   birthday presents

yo-yo           a VCDof Japanese cartoons     like watching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语言材料,把课文内容有机地整合,这个环节中是对学习内容的综合运用,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和纠正,但要但要注重对学生的肯定和表扬,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Step4 Home work

小记者采访活动(Do a survey)

name

birthday

present

 

 

 

 

 

 

 

 

 

 

 

 

 

 

 

设计理念】这次的作业设计紧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景去运用所学的语言去和他人交流,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Unit2 Ben’s birthday

What date (日期)is it today?It’s…

When’s(何时) your birthday(生日) ? It’s on …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Sure./OK/All right.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礼物)? I’d like …

 

Jim and Ben   friend  the 16th of Oct.   talk about   Ben’s birthday

the 18th of Oct.   have a birthday party     he’d like   birthday presents

yo-yo           a VCDof Japanese cartoons     like watching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把A板块教学安排在了第一课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学习新英语课程标准,反复推敲教材和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温故而知新”。运用旧知到新知的过渡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由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到 What date is it today?的过渡,过渡自然,并较好地对这两个句型进行比较,提高对新知旧知的区分和掌握。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本节课中教授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中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并力求做到在语言训练中培养思维能力。例如。本课课文内容比较长,所以把课文分为3个部分来教学,并采取回答问题、阅读填空、复述短文等多种活动来化解难点。

3、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对过生日这一话题永远乐此不疲,所以开篇我就创设了一个过生日的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来的词汇、句型、语篇教学环节,我又设计了谈论教师生日、谈论Ben的生日、谈论同学之间的生日等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激情。

<<工作动态分析>>潘家坝小学教学刘亚云学习者的文章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徐顺华老师小学教师《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宜兴市丁山小学  徐顺华

20《蚂蚁和蝈蝈》

教材简解: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本文神态描写十分生动传神。

目标预设: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

2、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感受蚂蚁搬粮食的辛劳,懂得只有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设计理念: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另外,课文内容和插图生动,在教学中力求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去观察、体会,从而使学生能够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读。

设计思路:

运用课件,引导学生“从蚂蚁的动作入手,感悟蚂蚁的辛劳。”“从蝈蝈的言行入手,感受蝈蝈的懒惰。”“从对比入手,感悟生活的道理。”

第一教时教学内容与要求: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6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精读感悟

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师写课题,生读课题)

1、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出示词:夏天)一个词就是一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课件)是啊,夏天太阳公公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小青蛙躲在荷叶下,不停地喊:“热死了,热死了。”知了藏在树叶丛中,一个劲叫着:“太热了!太热了!”夏天真热!(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一)第1-2小节

过渡:天气这么热,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

1、小朋友轻轻打开书本,轻声地读课文1-2自然段,看看它们分别在干什么?

(1)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接,个个满头大汗。

a.你看,太阳当头照,当时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中午,火热地太阳烤着大地,能躲的都躲了起来,可是就有一群蚂蚁在这最热的时候在搬粮食。(指名读)

b.它们热吗?(仔细读句子,想想,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看图,小蚂蚁的汗像豆大雨点一下往下流,各个身上都出满了汗。实在太热了!

c.蚂蚁你见过吗?谁来介绍一下蚂蚁的身材。(生答)指图:身材还没米粒太小的蚂蚁去搬着和它身体差不多大的粮食,甚至还超过了自己的身体。有的小蚂蚁的腰也被压得直不起来了,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太累了。(读句子)

d.又热又累,它们停下来了吗?它们还在______(引读)_____。(指名读,加上动作)

e.蚂蚁是群居的,它们搬粮食一般都是全体出动,你看书上只出了一部分蚂蚁,还有大部队还在后面呢,它们会怎样搬粮食呢?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生自由说,练说: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它们有的背,有的拉,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个个满头大汗。)

f.我来请一群小蚂蚁来搬粮食。(师指导:满头大汗、累喊出声来)

g.你看了这群小蚂蚁,想不想说些什么?(夸一夸小蚂蚁)板书:勤劳

(2)这群蚂蚁在搬粮食,又热又累,哎哟哎哟,满头大汗,而这边却是一阵阵欢声笑语。是谁呀这么快乐?它们在干什么呀?找句子然后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a.师范读。刻意少一个“躲”字。

b.躲是一个动作,谁来演一演,小蝈蝈“躲”,老师看起来你很害怕,小蝈蝈你怕什么呀?(太阳光)为什么?(太热了),那你快躲到树下去乘凉吧。树下多凉快呀!引读:它们躲在大树下……

c.(指图说)它们多快乐呀!看这只在跳舞,这两只在唱歌,还的在树那么在干什么呢?(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

d.唱歌、跳舞、做游戏,多快乐,多舒服,多自在,这就叫“自由自在”(练读)谁来读读蝈蝈的表现。

e.蝈蝈自由自在乘凉,看到蚂蚁在劳动,还笑蚂蚁呢?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一边读一边想,谁来演一演)

f.你看这蝈蝈像啥呀,你们说说呢?(板书:懒)

g.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还自以为聪明呢!

h.读第二小节。

(二)第三小节

过渡: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到了,西北风刮起来了,转眼间雪花飘落了下来,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好冷呀!

1、  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准来读?(指名读,齐读)好冷呀!听了老师都发抖了。

2、  在这样的季节里,蚂蚁和蝈蝈又分别在干什么呢?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贴图,自由说:它们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它们好快乐呀!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安心过冬,饿了就吃,无忧无虑。(板书:安心过冬)蚂蚁过得这么开心,你为它们感到高兴吗?我们还读一读吧!

3、  出示图片:蝈蝈在干什么呢?读句子:蝈蝈又冷又饿(板书),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看蝈蝈冷得瑟瑟发抖,有的已经死了,这时候蝈蝈还会笑蚂蚁是傻瓜了吗?它们会怎样说?)

     二、读全文,演一演。

 三、小结:

1、看板书小结: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想冬天怎么过,结果冬天又冷又热,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示,读),而蚂蚁就不这样,在夏天很热就准备了过冬的粮食,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出示,读)

2、学到这里,你想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我想对蚂蚁说________;我想对蝈蝈说__________。

3、对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

四、识字,写字

1、小朋友,课文学完了,生字宝宝你们认识了吗?(领读,跟读)

2、今天我们学写两个生字。粮、汗

(1)写之前要记住这两个字。你怎样记住的?

(2)你会帮它组个词吗?

(3)范写

(4)生写字,写字前摆好写字姿势(身正、肩平、足安,一拳、一尺、一寸)

<<工作动态分析>>徐顺华老师小学教师的文章《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人教新目标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第一课时)教学案例,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4A Unit 3 A purse 复习课教案
    Unit 15  Destinations
    高一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高一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教案2
    高一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教案1
    高一语文第二册《鸿门宴》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Unit 7At Christmas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我们的朋友—…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6 Holidays教学设…
    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六年级英语pep第七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第10课说课教…
    高一语文第二册《我若为王》教案1
    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2
    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
    《千年不衰的汉字》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3A Unit 5 How are you?第一课时
    第七册数学:              《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及说课
    5B Unit 9 Shapes (第一课时)
    英语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4A Unit 1 May I have … ? 复习课教…
    5A Unit 4 Halloween第一课时案例设计
    3B Unit10 Do you play…?教学设计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For Unit 1, Module 3, Oxford Engli…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参考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三单元…
    For Unit 2 Noises, Module 3, Oxfor…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稿初中…
    《牛津小学英语5A》第三单元教案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4 Where’s …
    牛津小学英语5B教案第三单元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1 Will peop…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第一课时…
    《狐狸和乌鸦》   第一课时
    《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两人三足
    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 教学设计
    《让“时间流”减速》活动方案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解法探讨
    “小事情”教学设计与评析
    [推荐]三年级课外阅读研讨课 (三节课…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第2册品德与生活16过好暑假   教学设…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相似三角形》多媒体说课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案例与评析
    初三化学教案: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活动:密度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第1节 质量
    4BUnit 8 Open Day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无痕”,精彩“有痕”-----《解…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3B Unit 11 A good idea第一课时教案
    电功率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2 What shou…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3 Asking the w…
    《呼兰河传》(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7 Would you…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7 Would you…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6 How long …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7 Would yo…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6 How long…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光的反射定律
    [八年级物理上]第5节 声与现代科技
    《折纸中的轴对称》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第4节 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 奇异的声现象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图片的处理教案设计与反思
    图片的获取教案设计与反思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第11课《我造的花园…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 Asking th…
    5以内的加法
    《认识比》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2 What shou…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3 What were…
    信息技术《打印预览》
    人教新目标八下教案Unit 2 What shou…
    高二语文第四册《赤壁赋》教案1
    《同侪携手共进》教案
    初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公开…
    《节约用水》——德育教学活动设计
    表格规划与修饰(第4单元 第2节 第1课…
    小学美术第八册《适合纹样》教学设计
    Unit 8  Open  day
    三年级科学下册   《土壤的保护》案例…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7 How much …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七下Unit 4 I want to be …
    人教必修2《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
    《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9 How was y…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8单元总结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9 How was y…
    人教新目标七下Unit 8 I’d like som…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8 I’d like…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呐喊〉自序》教案
    人教必修2《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
    《落日》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鸟岛》教学设…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科学《小车的运动》…
    万石小学有效利用学校图书室,拓展学…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六册语文《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
    第四册语文《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
    语言:小狗抬花轿(大班)
    《剪贴图形》
    小学语文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5 I’m watc…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5 I’m watc…
    小学英语pep第七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4 I want to…
    人教新目标七下教案Unit 4 单元复习
    人教必修2《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人教必修2《离骚》课堂实录
    人教必修2《诗经 氓》教案
    人教必修2《卫风·氓》教学实录
    人教必修2《瓦尔登湖》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分析
    《我的自画像》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小鹰学飞(第二课时)
    《画矩形》教案
    认识公顷
    让残奥精神点亮生命的课堂!
    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教学…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第二课…
    神奇的实验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8 When is y…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9 Do you Wa…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Unit 6  Do you l…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第2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年级语文《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
    初一英语上册预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7年级上册1-1-4《生态系统》设计1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实录
    高一语文第二册《庄周买水》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我若为王》教学示例
    4A Unit2 In a toy shop 复习课教案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粤沪版八年物…
    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粤沪版八年物…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粤沪版八年物…
    1.3 尝试科学探究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1.1希望你喜爱物理 [粤沪版八年物理…
    高二语文第四册《逍遥游》教案1
    高二语文第四册《赤壁赋》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愚溪诗〉序》教案…
    高二语文第四册《〈愚溪诗〉序》教案…
    《年月日》教学反思
    5B Unit 6 A PE lesson第一课时教学设…
    设景 激情 入境 练说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月球之谜》教…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尊严》教学反…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桂林山水》教…
    清平乐&#8226;村居
    寓教于生活
    地球上的水》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步步高》教案
    教案《大树妈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
    7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
    7年级上册1-2-1《生物圈》设计
    7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性》之一
    7年级上册1-1-2《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高二语文第四册《茶馆》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罗密欧与朱丽叶》教…
    高二语文第四册《雷雨》教案 2
    高二语文第四册《茶馆》教案1
    高二语文第四册《雷雨》教案1
    小学生不良的价值取向和对策——班主…
    个案分析——让幼儿大胆讲述
    赞美,让孩子无比灿烂-赏识教育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牛津小学英语 4A  Unit4  I   like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生命离不开水》
    展示异彩纷呈的课堂——《海底世界》…
    作文指导课:挑战“大力士”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郑成功》教学设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二节:溶液…
    高二语文第四册《陈奂生上城》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项链》教案2
    高二第四册《项链》教案1
    高二语文第四册《药》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药》教案 1
    牛津小学英语3 B第三单元教案
    牛津小学英语5B教案第三单元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