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习课文:
1、创设情境: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小云雀,大家闭上眼睛跟着我这个云雀妈妈一起去走走。瞧,这是什么地方啊?
2、沙漠(课件出示录像)
⑴指名读。
来到哪儿?看到了什么?想象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
理解“漫天飞舞”、“贫脊”。贫脊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⑵指导朗读。
指名试读,分角色朗读。
⑶小结:由于人们乱砍滥伐,使茂密的树林变成了贫脊的沙漠。(相机板书)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贫脊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出当今畜牧业的畸形发展,人们肆意砍伐森林,大量植被遭到破坏,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变成了贫瘠的沙漠。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土地沙漠化。】
3、河水泛滥成灾
⑴出示课件,演示:
⑵你看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交流。
⑶看课文,作者是怎样写的?
咆哮:谁能试着咆哮一下,
脱缰的野马:谁见过这样的马?
指名读。指导读,读出河水的凶猛。
⑷谈话:孩子们,你们瞧,这水可真凶猛,你们害怕吗?
指导读好小云雀的话。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延伸功能,向学生提供了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现象与过程,直观、生动的画面加上学生的表述,能给他们带来深深的震撼,使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二——洪水泛滥成灾。】
⑸小结:是呀,没有森林的保护,河水到了汛期就会泛滥成灾,冲垮庄稼和人家,所以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⑹熟读说话:可用刚默的一组词夸夸森林。
⑺齐读
【经过学习,学生们知道了,原来是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库”没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可以多种树,阻止不良行为,不准乱砍伐树木 …… 相机告诉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改变自然环境方面建立了“三北防护林”及京津周围的绿化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长江上游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和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国家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现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已经成为花园式城市。】
4、森林大水库:
⑴你们知道吗?森林还是一座大水库呢。
⑵生自读课文,说说为什么森林是大水库。
⑶指名交流,师相机板画。
⑷说话: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