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自信 <<工作动态分析>>元上小学老师任伟娟教师的文章《一路花香》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佚名:个案分析:只说一个字的孩子。 个案分析: 只说一个字的孩子 一、 内容杨熙霖,男,1岁零10个月。2006年2月入园,是全园年龄最小的一名幼儿,由于该幼儿年龄比较小,所以说话只说一个字,比如:老师说:“小朋友们好,”他只说:“好。”老师说:“你还要吃吗?”他只说:“吃。”等等。二、 分析与效果对于霖霖这一现象,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从中知道了:大部分幼儿在语言发音方面都会出现丢音、言语不流畅的现象,说话时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蹦着说。可见霖霖年龄很小,在语言方面更存在着发音不全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对霖霖采取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1、首先,给予他语言上的刺激,,使他经常开口讲话。比如:在让他喝水时,我就培养他说:“谢谢老师;”或者是说:“大家请。”并用奖品来激励他。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语言的内在动机被调动起来了,渐渐地能用“三个字”说话了。2、其次,我运用强化和模仿的方法来加强霖霖语言方面的学习,也就是让霖霖反复地背诵一首儿歌。效果:虽然,他还不能一字不漏的说出整篇儿歌,但也能跟随老师说出儿歌中的某些语句,并能认读儿歌中的目的字。3、最后,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平时我们主动与他聊天,用夸张的口型说出正确的发音,使他逐渐获得语言经验。效果:该幼儿在语言方面发展的很快。以上是我在开学一个月对杨熙霖小朋友语言方面的观察与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让霖霖在语言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分析老师:胡忠惠 2006年3月 <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个案分析:只说一个字的孩子。 教学资料7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之二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 生物的录像。 2. 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3.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补充: 8.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9. 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7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之二教育资源 教学资料高二语文第四册《三块钱国币》教案2 第四册四单元 教学目的 一、了解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三次交锋,弄清矛盾冲突的开端、发展和结局。 二、通过台词和舞台说明了解两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体会作者出人意料的安排剧本结构的佳妙处。 四、品味剧本幽默的语言风格,继续培养学生比较评价的能力。 教学设想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教学法中,可采用突破法,即举一反三法,是指以选取单元中最典范,最能完整地体现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一二篇课文为范例,教师重点进行研讨,然后指导学生在突破的基础上,模仿教师的方法自学其他课文,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又掌握到方法,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学习本课,在前两篇教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能,利用这个剧本给他们一次大胆尝试和实践的机会。在教师有机的指导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鉴赏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并能写出有条理的鉴赏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