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曹雪花教材分析: 本课是平面构成“重复的形”之后的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渐变的形”是构成艺术内容之一,它是“造型·表现”学习的基础。不但设计要求严谨,而且对绘制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欣赏生活中渐变的形的现象,感受大师作品中的这种现象产生的美感,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知识,学习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方法,并学习创造多种方式表现有趣的渐变的形。应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意识,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紧扣“渐变”突出趣味性,从“形”的渐变引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和欲望,从生活入手,激发创作的热情。引发学生根据“形”展开丰富的渐变,最后达到“形”的完整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渐变的基础知识,掌握渐变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第一“形”,发挥想象,来创作表现“渐变”后的第二“形”,提高渐变构成艺术的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用多种形式去表现渐变,并能设计、绘制有趣的渐变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感受并体验渐变的形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设计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渐变的形的特征与规律,掌握渐变的表现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渐变的形,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渐变的形,能绘制新颖、有趣的渐变的形的画面,并能进行装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 学生:几何图形、图案若干件,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模式:观察——摆一摆——画一画——做一做——辨一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你觉得魔术是个怎样的东西?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变个魔术! 2、教师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问:你们认识这幅图吗?(中国地图) 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我们祖国的地图就像一直金鸡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越在世界的领土上,现在魔术开始(视频演示,把地图变成一只公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