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小学五六年级的学习及第一单元的学习,对计算机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还不太了解。本文通过情景教学法,揭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学生必来对计算机的有极大的兴趣。
5、教学策略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通过情景教学法,通过演示计算机各部件的图片,展示计算机的组成。在学生对计算机有了感性的认识基础上,简单介绍一下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展示几种外观设计非常有创意、非常新颖的计算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总结“尽管它们的外观千奇百怪,其实基本构件是一样”,导入新课(认识计算机)。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情景教学
(1)、出示本节课教学任务
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的组成;
④、计算机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法,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学生自主学习,如遇到问题先记录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法展示计算机的部件,同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解答学生的疑问可以加深师生的了解,培养师生的感情。
(4)、在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感性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一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知识的迁移,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课堂实践、设计虚拟购机方案
(1)、通过网络、电脑公司等渠道了解目前电脑市场行情。
(2)、登陆“模拟装机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配置,填写“我的电脑配置单”。
设计意图: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3)、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再学习的乐情。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较多,大的操作基本没有。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本课以学生为中心,并设计虚拟购机方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实践操作设计,体验了成功,同时更大胆了表达了自已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本节课后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工作动态分析>>吕超老师和桥二中教师的文章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资料1.1希望你喜爱物理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目标】
1、通过看图、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并认识到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物理学巨大的社会功用。
3、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从对物理学巨大作用的了解入手,增强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喜欢物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