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另一名学生说说A学生回家会经过哪几个地点?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出------倒回去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屏幕演示:这儿有两杯果汁,一共有400毫升,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 追问:现在每杯是多少毫升呢?你是怎么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出:400÷2=200毫升 ) 问:比较两杯饮料的变化,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二、自主探究,感悟策略 1、 初步感知,一次变化还原。 (1)引导探究,理清思路。 师:那原来这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出示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说一说。 组织全班交流,说说怎样想的,老师同时引导学生澄清思路,并借助媒体进行直观演示:乙杯倒回甲杯40毫升。 师:现在乙杯剩下——(生齐答:160毫升),为什么?怎么算的?(板书200-40=160) 续问:甲杯呢?(生齐答:240毫升)为什么?怎么算?(板书200+40=240) (2)填表整理,加深体验。 师:你能把刚才的想法填在表格里吗? 学生独立填写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出:甲杯为什么是200+40呢?乙杯为什么是200-40呢? (3)回顾小结,得出策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解决原来两杯各有多少毫升这两个问题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讨论、交流,全班交流时,抽象概括(师随机出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2、 应用深化,多步变化还原。 (1)出示情境,整理信息。 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学生读题、审题后,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讨论后,得出:可以用摘录条件的方法进行整理。 放手让学生尝试整理,然后,抽样展示,组织交流,并借助媒体出示箭头图: 原来?张→ 又收集了24张→ 送给小军30张→ 还剩52张 (2)自主探究,理清思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后,说出:可以用“倒过来想的方法”。 师:你能依照上图的样子,表示出“倒推”的过程吗? 学生尝试画出“倒推”的示意图。组织交流时,媒体出示下图: 原来?张 去掉收集的24张 跟小军要回30张 还剩52张 (3)深化思路,列式解答。 师:根据上面的箭头图,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抽样展示出学生的算法,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