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信息技术的普遍性这一特征,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的获得和信息的正确辨析,正是在辨析过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提高学生更大的兴趣,是我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工作动态分析>>吕超老师和桥二中教师的文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资料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与建筑及音乐的关系;了解超声的一些应用;知道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防治噪声的途径。2、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通过阅读和查询,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一些应用,通过阅读和活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3、对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声现象感兴趣,有自豪感;能查找资料了解超声波的应用;能自觉保护声环境。【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声音与建筑、音乐、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本节内容分为四部分,另外还包括两个“STS”。本节教学方式主要以阅读讨论和讲解相结合为主。【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道超声和次声及其一些应用;2、知道噪声的防治途径。【教学用具】立体声录音机【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实验、讲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它的一些特性。当人们掌握了声音的知识后,就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声音,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板书: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二、新课教学(一)声音与建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声音与建筑的关系,知道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都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它们都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二)声音与音乐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1、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语言。2、对声音的研究也失去音乐的发展。3、结合P36的图2-33,知道“双耳效应”的作用及“立体声”的形成。(三)听不见的声音的应用让学生阅读课文,自学超声和次声。它们都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四)控制和减少烦恼的噪声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知道噪声的概念、现代城市的主要噪声源及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三个途径。三、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四、巩固练习1、当堂完成本节的自我评价和作业。2、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五、反思文中对次声的应用没作介绍,可向学生适当补充一些这方面的信息。(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教育资源 教学资料高二语文第四册《柳毅传》教案1 查看完整教案请点击后面WORD文档链接->《柳毅传(节选)》教案 柳毅传(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反复诵读全文,读通文意,较好地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唐传奇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描写来表现鲜明的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初步鉴赏文言小说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 1.了解本文通过神话故事反映出来的封建包办婚姻和封建家长制度迫害妇女的罪恶。 2.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的维护正义、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把握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 2.鉴赏本文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分角色、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意,把握主旨。 2.激趣法。通过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讨论法。通过广泛的讨论,提高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思辩能力。 4.点拨法。通过教师的点拨,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思维更活跃。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高二语文第四册《柳毅传》教案1教育资源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