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反思
本节物质的密度知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基本理解并掌握物质密度的有关知识。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有:一、密度的符号写法不规范;二、计算过程中,代入数据,单位不统一。这些在练习中已予以指正补足。(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4.3 探究物质的密度[粤沪版八年物理上]教育资源 沈小琴老师鲸塘小学教师:《千年不衰的汉字》教学设计。
《千年不衰的汉字》教学设计
宜兴市鲸塘小学 沈小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古老的汉字经历几千年仍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原因,体会出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感受祖先创造出这种表意文字的高度智慧。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收集字谜。
小奖品。
书写纸。
教学过程:
一:源远流长的文化:
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学习都在与汉字打交道,你知道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吗?
1、出示两个图画符号,猜猜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2、这些图画符号来自原始社会,在文字产生以前,是我们的祖先常用的记事方式,你知道他们还有哪些记事方法?
3、真有意思,但是社会一天天发展,靠这些方法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聪明的祖先们,由各种图画符号启发,创造了汉字。
二、充满魅力的文字:
1、由图画符号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汉字是什么,它的产生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字?(课件出示甲骨文)
2、猜一猜,它是什么字?(出示课件,甲骨文:鱼,楷体:鱼)
你们为什么猜它是鱼字?(揭示汉字的特点:象形)
3、根据它很像的特点,再猜两个字。(出示甲骨文:牛、羊)
4、有的字一眼能看出它像什么,有的字要好好体会体会它的意思。(出示甲骨文:明),它表示什么意思?(揭示汉字的特点:会意)
根据这个特点,猜“暮”字(出示甲骨文:暮)
5、小结过渡:甲骨文在构字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象形和会意,那它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写一写,体会体会。
学生临写甲骨文“鱼”字和楷体“鱼”字,并说说写后的感受。
(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删繁就简,从不规范到规范,是方块字)
6、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正是因为甲骨文较复杂,所以聪明的祖先们在它的基础上逐步地简化,才有了今天的楷书,从甲骨文到楷书,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7、课件逐步演示演变过程,并以“鱼”字为例,看看它在不同的阶段是怎么书写的,有什么变化。
请学生说说看了演变过程的感受。
8、小结过渡: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简化了,规范了,但它象形、会意的特点始终不变,根据着个特点,人们发明了一种猜字谜的游戏,想玩吗?
课件出示游戏:猜字谜,猜中有奖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字谜。(实物投影出示)
9、汉字不仅字形有趣,他的书写更是一种艺术,富有韵味,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书法作品。
(配乐展示书法作品)
10、请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11、书法作品带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它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值得骄傲的是中国书法,中国文化已经成功地走向了世界,看这是什么?
(课件出示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看到这个会徽,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联想。
12、看,简简单单的一个“京”字,传达了这么多种含义,可见汉字的信息量真大。我听说,摆放在联合国的众多文本中,中国的文本最薄,表达的内容最为丰富。而且,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要学习这神奇的汉字,还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呢。
投影出示文字“今天,中国的汉语言文字已经成为联合国五种法定的工作语言之一。”
身为中国人,你骄傲吗?自豪吗?
13、中国是个大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方方言不同,但我们有共同的文字,那就是——(汉字),齐读课题。
它把我们各族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出示课件,齐读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