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淡烟暮霭:傍晚的云气。 (七)板书设计: 别离图 背景:倍增烦恼的暮秋天气 人物:崔莺莺、张珙、红娘等 画面:一、赴长亭途中 二、长亭别宴 三、长亭分别 四、目送离去 意境:离愁别恨的绝唱
【小资料】 (一)“天下夺魁”的《西厢记》。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西厢记》就由此加工创造而成。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圆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二)“秋思之祖”。 清代梁廷楠《曲话》卷五云:“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谒扑地,遂死。”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真是无雨无以丽其姿,无严霜无以煊其色!可以说是剧曲中一首“秋思之祖”。 (冯琪 章甫友 设计)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高二语文第四册《长亭送别》教案1教育资源 小学老师许燕教师:教案《大树妈妈》。教案《大树妈妈》 教学内容|:学唱《大树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难点:正确演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听,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多么温柔、多么好听。小鸟幸福的笑了。 二、学唱新歌 1、出示《大树妈妈》的歌谱、画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的歌曲《大树妈妈》。大树妈妈的枝叶可茂盛了,两只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