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4:我觉得分配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同学之间胖、瘦的问题,比如我们班的褚佳诚同学就特别胖。其他学生听到这儿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他可以和特别瘦的同学坐在一条船上。” “他可以单独坐一条船。” “一条船上有4个同学的,要注意不能有特别胖的学生。” …… 又如:服装厂原计划每天做300套衣服,每套用布2米,实际每套节约0.5米,这些布实际每天可以做多少套?对于这道题,同学们都能列出(300×2)÷(2-0.5)的算法,同时有个别学生提出了另一种方法:(300×0.5)÷(2-0.5)+300,他们的观点是:可以先求出节省下来的布料,再求出用这些节省下来的布料可以做出多少套衣服,然后再加上原计划每天做的300套,就是实际每天做的套数了。当他们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学生有的陷入了沉思,我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1:“方法是对的,可在实际生产中,服装厂是否会把节省下来的布料拼凑成100件衣服呢?” 生2:“他们可以先计算好300套衣服一共节省下来的布料,然后先把那些布料剪下来。” 生3:“我觉得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行不通。” 生4:“为什么行不通?” 生5:“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误差呀。” 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那样充满激情、充满创造性。 三、从生活中提取,丰富数学知识。 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和应用的不竭源泉。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感受数学。 首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受亲切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事件中学习数学。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我先请学生准备一或两件物体的价格(家用电器或玩具、书籍等),然后让学生们猜数。如某微波炉的价格是680元,学生1:1000元(高了),学生2:500元(低了),学生3:800元(高了)……,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其次,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我们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化。例如对于学生初步接触“统计”时,我首先问学生:“如果我们要开联欢会,需要买水果,你认为哪种水果好?”这就要求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人喜爱吃的一种水果。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展了调查活动,然后再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决策,并体会到了统计的方式、方法。又如,我尝试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单双数的加减规律》中,从生活中“转转盘、赢大奖”的现象入手,让学生尝试转动转盘,看能不能中到大奖,在学生充分动手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你们中的都是小奖?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生1:“我们的中奖位置都是双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