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综合实践:认识我们的校园反思。 学校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也应该是他们最为熟悉和感到亲切的地方,在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我们的学校”中,《认识我们的学校》是第一环节。
一、“选择我喜欢的”
一开课,我就把问题抛给学生:“当来宾或小伙伴要来我们学校参观,你想向他们介绍些什么?”同学们马上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我趁机进行归纳总结:“说得真好,可是,这些关于学校的知识,我们怎么才能了解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望着学生闪闪发亮的眼睛,我知道已成功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们自己的经验,他们讨论出可以用“观察”“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解,我因势利导,揭示活动主题《认识我们的学校》,并且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提出采用分组进行活动的形式,共分为六个小组,分别为“观察:操场、教学楼、宿舍楼”“采访:校长、老师、同学”。
我们要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就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生活经验。“我选择,我喜欢”,这样,学生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才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认识我们的学校”这个活动,就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来设计和实施的,创设了“当客人来我校参观时,你作为小导游想向他们介绍什么?”这个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确定活动主题,自主选择活动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我做了就知道了”
在各小组集中成员的智慧与力量提出要采访的问题、确定具体分工之后,我表扬了同学们能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制定出不同的活动计划。然而光有好的想法还不行,关键还要去实施、动手去实践。活动中,我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自己去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着力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教师的权威,使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
三、“说说我的想法”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收集到了许多资料,除了在课堂上交流汇报以外,还需要教师将活动引向深入。此次活动中,有同学经过观察,发现学校的花草树木多、体育设施齐全,但花坛和乒乓球桌等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我相机引导同学们思考:“用什么方法来保护学校的坏境和设施?”为以后的实践活动埋下伏笔,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连续性。
活动中,孩子们常有让人惊喜的表现,比如,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他们大多能注意讲礼貌;在观察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但同时,也有不如人意的事:不熟练采访的技巧,记录速度慢;了解到的资料不够全面、深入,一些较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对于学校的历史,就只是一代而过……
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我们只能不断的探索,但我们相信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
<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综合实践:认识我们的校园反思。 阿香:。(全日制学校) 如何在自己的反思中学会教学,构建独特的教学自我?想起了自己写过的一篇文章,在自己的文字中再次反思“反思”的意义。 “课后反思”思什么? 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也会成为胜人一筹的教师,他们可以指导其他的教师成长”。([美]:《培养反思力》)同时,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为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交流体会提供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平台, 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写好课后反思。而怎样写好“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写什么?等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一个时期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课后反思可以写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采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材中有的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二)、教学的不足之处: 侧重于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精彩的片断赏析: 侧重于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这时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做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 四)、学生的独到见解: 在我们平时课堂教学过中,都有这样的体会:下课后我们总是乐于把这节课上学生的独特解法、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与老师们交流,让他们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教学的宝贵材料。 对自己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师们可以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如:“我对学生的个别关注够吗?”“我怎样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并借以把我的快乐传递给学生?”我怎样才能确保孩子们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等等。 总之,写课后反思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这样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教师不断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 注:本文发表于《福建教育》2003年第10期
【教育资料】阿香。 杨小林老师中学教师:《雨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教学用具]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2.具体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4.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四、意境拓展 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诵,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工作动态分析>>杨小林老师中学教师的文章《雨说》教学设计。 吕超老师和桥二中教师:《工作表数据的运算》教学案例设计与反思。《工作表数据的运算》教学案例设计与反思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吕超 邮编:214211 E-mail:lvchao012326@163.com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章节:第五章电子表格的第四节 2.年级:八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江苏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 4.学时数: 非上机时间 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 35 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活动方式为:课下调研,大约用 20 分钟。 5.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通讯地址及邮编 联系电话 E-mail 设计者 吕超 男 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83516390 Lvchao012326@163.com 指导者 邵超群 男 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实施者 吕超 男 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83516390 Lvchao012326@163.com 课件制作者 吕超 男 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83516390 Lvchao012326@163.com 光盘制作者 吕超 男 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83516390 Lvchao012326@163.com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用公式计算数据; 2、学会用函数计算数据; 3、学会用“自动填充”计算数据。 能力目标: 掌握运用Excel公式和函数等实现工作表数据的运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同学们的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增强同学们的情感。 (二)内容分析 《工作表数据的运算》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公式计算数据、用函数计算数据及用“自动填充”计算数据,本节课的内容较难。 (三)学生分析 教学面向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中学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部分学生能主动的探索学习。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我拟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利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创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适当的进行分层教学。 2.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巡视指导? 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掌握用公式计算数据、用函数计算数据及用“自动填充”计算数据。 教师应注意的事项:对于个别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可以做个别指导;对于共同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广播式教学做邀请顺利完成任务的同学做演示。 (2)教师计划使用哪些设备、软件、课件或资源? 设备:极域电子教室 软件:FrontPage、FlashCam 课件:自学网站课件 资源:成绩统计表等表格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 活动过程 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多媒体作品展示用公式计算数据。 2、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学? 3、揭示课题(工作表数据的运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将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教师展示本节课完成的任务。 ①、用公式计算数据; ②、用函数计算数据; ③、用“自动填充”计算数据。 2、学生自学书本160至164页并欣赏教师制作的演示动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交流讨论 1、教师提出一些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合作解决。 2、教师巡视,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3、共同性问题,教师请学生演示。 学生尝试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这样学习变得更加愉快,提高了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自主探索拓展内容 当一个单元格因输入的文字较长而造成文字显示不全时,该如何处理?你有几种方法?(列宽变大、文字“自动换行”) 学生思考,自主探索, 激发学生再学习的乐趣。 2.关键环节提炼 ①、如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演示用公式及函数计算数据,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其方便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一个好的铺垫。 ②、如何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任务驱动法,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明确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制作的课件自学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遇到共同性的问题或需要提醒学生的地方,教师可以适当做广播教学。这样教师一方面可以运用真实的情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如何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较易,教师可以做适当补偿,一方面可以为下节课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素养,增长学生的知识。教师可以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合作解决。教师做适当的巡视,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共同性问题教师可以请完成比较好的同学做演示,对于个别差的同学教师可以做个别指导。这样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友谊,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④、如何自主探索,拓展内容? 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做适当拓展内容,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再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把学生组织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 巧妙设计三个任务和一道探究题,让学生有事做,愿意做、会做,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同学之间能相互协作学习,以弥补学生之间水平的差距,避免课堂教学带来的“吃不饱”“吃不消”的情况出现。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内容较难,任务略多了一点,时间有些紧张。 五、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1.参考资料:初中信息技术教参及书本自带光盘 2.本课用到的网络资源及其网址:www.ictedu.cn及大路论坛 3.本课设计或用到的课件:自学网站课件 <<工作动态分析>>吕超老师和桥二中教师的文章《工作表数据的运算》教学案例设计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