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
“孩子们,今天翁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
相应状况:学生们好奇,并全体安静、集中精力,等待新朋友的出现。
播放PPT,“嗨,大家好,我是明明,我和你们一样,读小学三年级。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的小天地…………”
“你们看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的小天地,分组交流。”
相应状况:学生们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活跃积极、观点众多。接下来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提出表扬、赞美:真棒、很不错、有创意、特聪明…..
在一堂完整的美术课中,评价应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弄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合理评价,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美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反思:
反思一:以情动人,评价的多元性
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与其精神面貌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其精神面貌和行为表现应是教师评价关注的焦点。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我们应该用肯定和鼓励的方式及时评价。因为孩子非常期待教师对他的肯定,尤其是那些内向的、反映比较慢的,以及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学生,教师要格外关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自我创作。否则一旦让他们失去信心,他们便会放弃学习,甚至会影响他人学习。
反思二:因人而异,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常常将老师的话视为“圣旨”。渴望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是他们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将老师的鼓励性的正面评价视为最权威的、最受鼓励的精神褒奖。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点点进步,要及时表扬。一句真诚的表扬可以打开他思考的闸门,启迪他的智慧。教师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对孩子确切的评价。其次,教师要克服各种心理偏见:教师要清楚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最为深刻,它容易使人形成一种不易改变的“固有观念”。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抛开第一印象的影响,从学生实际表现出发,调整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而不能困于最初的印象。其次,教师要消除光环效应的消极影响。所谓光环效应又称晕轮心理,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印象影响到对该对象具体特征的认识,或因评价对象某些突出特点,而掩盖对其他方面认识的一种心理。如果某个学生被积极的光环效应所笼罩,教师评价他时他就难以查其不足,过分肯定其优点,滋长其盲目自满;相反,某个学生被消极的光环效应所笼罩,教师评价他是就难以举其所长,使他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产生自卑心理。再次,教师还要克服定势思维的影响。不要把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表现作为固定的不变的评价依据,要重视学生的一贯表现,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
曾经无意中听到一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说不喜欢上美术课,因为美术课作业得优的总是那几个人,怎么也轮不到自己。是啊,教师虽然一直力图做到公正、公平,但确实每次表扬的总是那几个同学,因为一个班在美术方面有天分,特别爱好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这几个人又总是作业完成得最好,有的老师自以为“公平”的每次都给这几个人判优,而对造型等方面相对较弱的学生也“严格”地给他们判成绩,结果只能是造成多数学生渐渐对美术课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美术的“那块料”。学生的这种自卑心理正是教师不正确的的评价和引导造成的。
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不应全都统一成一个标准,而应因人而异。细腻、完整、成熟、华丽是美;粗犷、残缺、朴实不也是一种美吗?带着这种观点去评价学生的作业,用学生的眼光去解读学生的作业,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自然发展。在进行评价时,对优生提高标准,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发现其闪光点,帮助他们根据他们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评价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更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信息反馈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喜欢美术课,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保障学生有效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