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遇见一名曾经教过的学生,见面时他说:“老师,当年您教我时联系信和成绩通知书我至今还保存着。”这名现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当即还背出了通知书上的操行评语。类似的现象又出现过几次。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如此看重这些片言只语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联系信来记载学生成长的足迹
联系信 ,作为同家长联系沟通的纽带,不是反映问题的“告状信”,而是学生一周来在校表现的缩影,是学校生活的定格,多则一二百字,少则三五行,周末由学生带回家,配上家长意见,相映成趣。然后再收回来,按日期排列,一学期积存成一本,期末时随通知书返还学生。这样,从一本联系信中就可寻觅出学生成长的轨迹。鉴于此,填写时我的原则是多表扬,勤鼓励,少批评,要委婉。具体注意三点:
1、用朋友的目光看学生,似友谈心情谊真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心心相印的教育应努力达到师生合一,即师生间和谐融洽,应努力体现师生关系平等与师生间互相尊重。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学生最讨厌那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式的说教,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个朋友,真诚地赞美其优点,祝贺其成功,或者恳切地提出建议和希望,学生大都会很乐意地接受,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名学生违犯校纪掐了花坛里的花,我在信上委婉地向他提出批评:一朵鲜花摘下来,只能让个别人欣赏一会儿;而这朵花盛开在花园里,整个春天都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家长看后定会明白老师的含蓄提醒,而注意教育孩子爱护公物。一名学生刚失去母亲,父亲又惨遭车祸,他陷入悲痛而一蹶不振,我在信中对他说:“痛苦是一所没有人愿意报考的大学。但,从那儿毕业的,都是强者。你经受住了那么多的痛苦的考验,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强者的!”
2、用发展的目光看学生
情感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教育力量,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积极要求上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鼓励便是‘良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毕竟是学生,有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能要求过高,既需纵比,又要横联。只要学生比以前有一点点进步,也证明他在前进;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比别的同学表现好,就值得老师记载下来,及时表扬、鼓励。如,一名学生平时很内向,连大声说话都会脸红,可在一次班会中他勇敢地发了言,我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平时默默无闻的你这次竟能走上讲台来一段精彩的演讲,着实让同学们大吃一惊,给大家一个崭新的形象。瞧,你的勇敢行为获得了全班同学的称赞。”后来,这位学生仿佛换了个人似的,慢慢胆大了,也活泼开朗了。事实证明,教师一个温暖的言行,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都可能会改变一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
3、用赏识的目光看学生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告诉我们:“抚养孩子没有其它窍门,只有称赞他们。当他们把饭吃完时,赞美他们;画了幅画之后,赞美他们;当他们学骑自行车时,也赞美他们,鼓励他们。”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源泉,帮助每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身上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精神上坚强的人,每天抬起头,挺着胸膛走路的人。”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想做好孩子的愿望,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就是呵护这种愿望,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赶走内心的自卑,树立创造者的自尊。新的人才观要求我们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所以,联系卡要多角度全方面地记载,不仅体现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成长,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个性,发展特长。因此,学生各方面的闪光点,都是联系卡可记载的内容,我为一名有画画儿特长的学生这样写:“你牺牲了一个周日,为大家设计出如此精美的板报,它将会给全校师生带来美的感觉,大家都打心眼儿里感谢你。努力吧,未来的画家在向你招手!”
二、使通知书成为前进道路上的加油站
翻看着一学期来积存的信纸,一幕幕的往事像动画片似的展现在眼前,学生的成长过程一清二楚,操行表现更是一目了然。那么,操行评语又该如何填写呢?我也进行了改革。
1、形式新颖——用打油诗的形式
这样,学生看到老师是专门为他精心而作,内心的感受会别具滋味,受到的教育也就特别深刻。有一名学生,除了成绩较差外,其它方面都很好,后来经过谈心、辅导[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