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君老师高塍小学教师:科学>教学设计。观察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认识物体的科学方法。 2、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3、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4、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 难点:选择用具,把水运到1米或更远处的空桶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朗诵小诗,让学生说说这首小诗赞美的是什么?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 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因为有你,花儿开得这样鲜艳; 因为有你,世界才这样美妙; 因为有你,物产才这样丰富; …… 2、揭题:水(板书: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水的知识。 3、提出问题:如果四个烧杯分别装有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你有什么办法找到水?(在辨别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玻璃物品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 (教师分别为这六组学生准备四个盛有这些物质的烧杯,并且给每只烧杯编上号,并设计如下表格) 4、学生讨论并动手操作。 5、学生汇报本组办法。 (注:教师关键让学生说出找水过程) 6、完成作业纸上第一题 7、教师小结:认识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是:先用眼睛看,再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模等。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和尝,以免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二)观察水,描述水 1、观察实验:(师拿着学生找到的冷开水)让学生观察桌上这杯水是什么样的,把你们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填在“记录表”中。(板书:观察水)(在水前面添上观察) 2、学生组内观察并记录。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强调哪一组方法选用的最多,对水的描述最详细。 4、师生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板书水的特点: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三)认识液体的特征 1、观察实验:用一个有洞的塑料袋装水,水从破口流出。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水在流动) 3、实验让塑料袋里的水流进玻璃水槽中,再把玻璃槽中的水逐次倒入其它形状容器中。 4、提问水可以变成哪些形状?水有固定的形状吗? 5、讲解: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将板书补充完整)水就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6、完成作业纸上第二题 (四)拓展提高:研究运水的方法 1、教师布置比赛任务:请各小组合作,选择适当的用具,在不搬动桶的情况下,将一只桶里的水运到1米外的空桶里。 2、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到老师演示台领取比赛用具。 3、教师发出比赛开始的口令,学生开始运水。 4、教师你组采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利用了水的哪些性质? 5、学生汇报交流。 6、假如两只桶再远些呢?你们组又会采用什么方法运水? 7、学生讨论,设计方案,进行操作。 8、完成作业纸上第三题 (五)总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 3、谈话:希望你们以后继续观察水,把你们发现的水的神奇之处记下来,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六)板书设计: 2、观察水 水是透明的 水是没有颜色 水是没有气味 水的特点: 水是没有味道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水容易流动 (七)、练习设计: 2、观察水 一、 桌上有4杯液体,分别是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找一找,哪一杯是冷开水。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冷开水的。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二、 仔细观察水,说说它的特点。 水是透明的,水是 ,水是 ,水是 ,水是 。 三、 拓展提高 运水比赛。小组合作,选用适当的工具,除了用倒水的办法,设法将一只桶里的水运到一米外的空桶里。如果两只桶再远些呢,你们会怎么办?运用了水的什么特点? <<工作动态分析>>蒋红君老师高塍小学教师的文章科学>教学设计。 朱琴仙老师闸口小学教师:圆柱在生活中应用。 圆柱在生活中应用 宜兴市闸口小学 朱琴仙 一、 教学目的: 1、能利用公式求长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学生善于从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然后再运用发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3、培养学生计算、观察、比较、合作、归纳等能力。 4、养成细心作业的好习惯。 二、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习题纸。 三、 教学思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应用。 四、 教学重点:能利用公式求长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五、 教学难点:从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然后再运用发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六、 教学过程: (一) 出示一组图。(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提水桶、油桶、纯净水桶、奶粉桶等)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媒体逐一出示) 生:逐一回答。 师:看了这么多物体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生:生活中很多物体是圆柱体的。 师;是呀!圆柱在生活中应用可多呀!(板书: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为什么水桶等做成圆柱体的呢? 生1;美观! 生2:便于滚动。 生3:没有角不易碰伤。 ………… 师: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水桶为什么等做成圆柱体的。 (二) 出示一组题。 . 做一个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是6.28分米的长方体盒子(有盖的)需多少纸板,容积是多少?做一个直径是4分米,高是4分米的圆柱体盒子(有盖的)需多少纸板,,容积是多少? 表面积:长方体( ) 圆柱体( ) 体积: 长方体( ) 圆柱体( ) 从算得的结果里,你能发现水桶、油桶为什么做成圆柱体的道理了吗? 师:要想弄懂这个道理,我们先来计算两道题。 生:1、读懂题后,回忆长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2、学生计算,明确分工,长方体和圆柱同桌各做一个 。 3、 反馈、核对并把答案写黑板上。 4、 思考合作。学生先独立观察比较—— 发现什么,再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师:明白里面的道理了吗?学生练说。 生1:容积相同的情况下,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圆柱体的表面积小。 生2、反过来说就是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是圆柱体的容积大。 生3、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是做成圆柱体所容纳的物体空间的。 生4、哦!水桶等做成圆柱省材料的原理呢! ………… (三)巩固应用。 1、小小设计师。 师: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奶粉厂的设计师。 课件出示:有一个奶粉厂要求设计装500克奶粉的容器,做到尽可能节省原材料, 你说做成什么形状的? 生:回答说理由。 师:哦!在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大。看!这是一张纸板,围成圆柱有几种围法,不考虑底,任选一种算算你围圆柱的体积。 课件出示: 有一块长18.84厘米,宽12.56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小明横着卷成一个圆柱,小华横着卷成一个圆柱,哪个圆柱的容积大? 生:学生计算。 师:得出什么结论。 生1:我把长做圆柱底面周长,算出的容积是 354.9456毫升。 生2:我把宽做圆柱底面周长,算出的容积是 236.6304毫升。 生3:把长边做圆柱底面周长,圆柱的容积大。 生4:侧面积相同,长边做地面周长,圆柱的容积就大。 生5:以前不明白农忙时爷爷总把芦席横着围囤粮,原来这样囤容积就大,粮食就囤得多。 师:好!你能用我们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真是学数学所追求的境界。我们就利用今天学得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用一块长18.84厘米,宽12.56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应配上直径是多少厘米的圆形铁皮做底,可以做成一个容器最大的无盖容器? 师:媒体出示生活中酒店等场所的转门,假如转门的长是2厘米,宽1.57厘米,通过转动后,这扇门的占底面积是多少?转动时门所占的空间是多少? (三)总结。 <<工作动态分析>>朱琴仙老师闸口小学教师的文章圆柱在生活中应用。 作者:。(全日制学校) 今天早上我上了一节失败的公开课。我教学的课文是《放弃射门》。《放弃射门》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了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发生的一个动人故事。球星福勒带球直插对方除守门员外空无一人的禁区,他完全有把握把球踢进对方球门,然而就在他举足欲射时,守门员西曼不顾一切地猛扑到他身前堵球,为了避免对手受伤,福勒收脚摔倒,放弃了射门,表现了高尚的体育风范。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和风范中受到人性美的教育;二是体会作者描写体育竞赛激烈场面的方法;三是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从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中受到美好道德情操的教育和熏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认识到西曼体育精神的伟大。 这次我上课由于准备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环节的缺失。在指导学生认识福勒的举动的时候,我本来打算采取辩论的形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并在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以学定教,让他们用自己智慧的语言、充分的论据去驳倒对方,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去品味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得到口语的训练、思维的锻炼,合作意识的加强、团队精神的协作,这一点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可惜我没有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产生冲突,所以辩论环节没有进行下去。这是我整节课最失败的地方。由于这一环节的缺失,学生读课文的理解不能够升华。而我自己在出现这种情况后,也一下子发懵,不知道怎么将课堂进行下去。只能顺从学生的意见引出证明福勒行动正确性的语句。为了弥补没有没有进行课堂辩论的课堂空白,我只能让学生重新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西曼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这样做就将课文的思想拓展了,使学生同时认识到两者的伟大。不过在这个引领的环节上,我由于过度紧张,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课堂气氛有些过于沉闷。这节课总的来讲,学生很难投入到课文的学习,教师语言缺乏特色,环节处理得比较差,总的来讲是一节失败的公开课。【教育资料】作者。 佚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理论依据(教学理念)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在新课引入时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动画和学生熟知的故事,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融入多媒体技术创设不同的实验任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动画演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内在的联系,形象、生动地由长方形到正方形的演变,类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多媒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堂上训练,学生通过解答不但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而且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