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三年级下册的一堂科学课,这次趁定海区常识(科学)研究会成立之机,我借四(1)班上了这堂课,比较成功。在上这堂课前,我上了一堂试教课,效果不好,经过课后反思,我不但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而且不断提升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理念。回顾前后教学,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点:
1、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把素质教学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开始教学设计理念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但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没有考虑,自然在教学中没有设计,结果在课堂上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热闹,不去细心观察,不去深入思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后来,我认真阅读了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知道了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深入思考,在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时,原来只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觉得这一步让每个学生参与设计证明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周密性。结果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很多种能证明是否是盐水的方法,包括让这杯水放到太阳地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设计实验方法,在做这一步时原来只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然后教师指名汇报,实际上学生讨论还是一言堂,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讨论效果并不是很大。这次我要求每组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教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并根据组内分工演示,下面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是否合理提出建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又能让下面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如果汇报时只让学生说,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2、要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每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时不适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时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教材编排时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试教,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得出的“马铃薯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安排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学生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由此,我让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学生看得很清楚。从上教学,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领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讲到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原来我提出先取相同的盐水和清水,要用量筒量,再用天平秤称。后来,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教师拿出天平秤让一生上来称,结果是清水重(因清水多),这样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引起了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马上发现清水与盐水不一样多这一情况,于是提出清水与盐水应一样多才能比较,再让一生上来,使盐水与清水一样多,学生让两杯水并排等平,自然这种方法误差较大,如何能比较精确的量得一样多,教师出示了量筒,这样水到渠成。在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的猜测是油浮力最大,在猜测基础上,我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认知发生了冲突,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看起来成粘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他们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油倒入水中,证明学生的猜测正确,整个过程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学生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个尚待探讨之处,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即有效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吴晓:。(全日制学校) 我国近20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公开课在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功不可没。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是师生人生美好的记忆,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笔者通过观摩省、市级优质课评比及不同区域、学校的公开课,发现这些成功的公开课常有下列特点: 1、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教师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标准的语音语调,有益于开发学生心智的课堂教学设计。 2、课堂上,教师们除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处理好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有画龙点睛的结尾,更有开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升华。 3、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注重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4、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5、一堂好的公开课包含些许的不确定性,并且乐意向这些不确定性开放。每一个具有创新教学理念的教师都知道,这些不确定性很可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它们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笔者在近几年深入一些学校听课学习的同时,观摩了许多公开课课堂教学,这些公开课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 1、课型单一 综观这些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大同小异,显示出基本统一化、模式化的特点。下表是笔者就所听的课做的对比和分析: 总课时 课型类型 课时分配 所占比例 30 整体阅读 23 77% 对话 3 10% 听力 1 3% 写作 2 7% 口语 1 3% 习题讲解 0 0
在笔者所听的公开课中,整体阅读理解23节,占总公开课时的77%;对话课3节,占10%;写作课2节,占7%;听力和口语两种课型占6%,而为学生解决疑难和知识实践的习题讲解却无人问津。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感觉整体阅读课更容易展现自己,或更适合课堂上处理。但是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内按规定好的流程把烂熟于心的教案一股脑倾泄给学生,师生之间以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顺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推进,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这和实际课堂操作颇有距离。 2、设计思路古板、狭窄、僵化 阅读课上,先进行true or false练习,接着是几个问题,再下来是课文的延伸和拓宽,分组表演,最后是discussion。有些问题的设计和教材联系并不大,对实现教学目标帮助甚微,使听者如坠雾里云端。教师关心的是自己教学方案的按计划完成,而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教师的课堂评价活动实质上是教师深层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而一些教师的公开课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而且大部分问题是质量虽高但都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由此看来,有些教师教学思想肤浅,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科学理论依据。 3、公开课上成了表演课 上公开课之前,常常要上一堂或几堂模拟课。同样的教学内容要用几节课来演习,一切都程序化、规范化,包括提几个问题,问题该怎样回答,应找谁回答,都预先设计,预先安排。虽是阅读课,但也名不副实,除了几分钟的阅读或跟读之外,剩下的就大多是师生驾轻就熟的show了。课堂本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今却成了一些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这种公开课有悖于真实。教育是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与虚名。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称其为一种艺术了。” 4、公开课做成一顿夹生饭 由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于show,因此无法处理信息量比较大的课文,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还一时无法理解所有的课文内容,因而,课下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消化难点和重点,以弥补课上的不足。至此,有些公开课给人感觉是中看不中用。 5、过分夸大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喧宾夺主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但有些公开课却走向了另一极端。有些教师在尝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将其奉若神明,课前将整个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甚至整个教案都输入计算机,课上一一显示。如某一位老师在一节公开课中的Powerpoint课件里用了50张幻灯片,这里面不乏精美的图片和巧妙的构思,但把过度部分的语言显示在屏幕上,就显得多余了。试想一下,在仅有的40分钟的一节课里,每个幻灯片能在学生的视野停留多长时间呢?我们知道,英语课堂上教师必须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操练而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传统的板书也应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现教学设计的思路,而且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进行修改。若完全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一方面易造成学生视觉感知僵化,也由于计算机屏幕难以在一屏当中显示整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整个课堂结构、教学思路的把握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适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操练变得难以把握。总之,完全依赖计算机投影,不能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在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的独特优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他一切教学媒体。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更新课堂评价的观念 英语公开课评价中的价值判断主体、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在有了科学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条件下,才能对一节课做出符合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那么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归根结底是看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否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及自我发展。因而要更新课堂评价的观念,组织教师对他人的公开课进行讨论和评价,通过对一些教学案例的研讨分析,让教师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得失与不足,或者由教师们共同研讨、客观地评析他人的课堂教学,同时自己也从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2、更新教学观念 从深处入手,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学创新,就是鼓励教师在课堂外积极探索教材教法,在课堂内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狠抓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深化“教学设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丝不苟地完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课后反馈或自我点评等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工作,为公开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切莫急功近利,梦想“一课成名天下知”。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每一节公开课都能贯穿着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让课堂乐意向着不确定性开发,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那么英语公开课一定会在新一轮的课改和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发挥大功率动力引擎的推动作用。 【教育资料】吴晓。 崔丽丽老师小学教师:让学生在飘香的课堂说心里话——《妈妈,我想对您说》口语交际案例及评析。 一、教学背景: 在教完苏教版第六册《花瓣飘香》一课后,小女孩那如花瓣般芬芳的内心,深深地温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又恰值三八妇女节来到之际,我专门设计了一堂《妈妈,我想对您说》的口语交际课,并专门邀请部分家长来参加,试图让小女孩这颗敬重父母的孝心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案例描述: (一)、师生互动——月季寄情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两盆月季花!”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声音响亮。 师:“作者第二天一大早就上集市买了这两盆月季花,打算送一盆给小女孩。如果让你帮她选的话,你打算选哪一盆?” 生1:我打算选左边的这一盆。因为这一盆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是一团红色的火焰,有些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像一个个晶莹透亮的珠宝。 生2:我打算选右边的这一盆。因为这一盆也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有的像一个被妈妈教训流泪的小姑娘,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泪珠;有的像刚洗过澡的小姑娘,散发出阵阵香气。 小女孩的妈妈肯定会很喜欢的。 …… 师:“同学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想把最好的送给小姑娘的妈妈,老师真被你们感动。真想把另一盆送给你们。假如,你幸运地得到它,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打算把这盆月季花送给我的妈妈。放在它房间的窗台上,让她每天都能闻到月季花的芳香。 生2:我也打算送给我的妈妈。把它放在她的书桌旁,并把飘落的几片花瓣夹在妈妈的包里,好让花香时时都飘荡在妈妈身边。 生3:我想把这盆月季花送给爸爸。因为我没有妈妈了。我想把这盆月季花栽在我家的菜园里,让它茁壮成长,开出更加漂亮的花朵。这样,爸爸种菜时就不会再寂寞了。 …… 师:孩子们,你们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明天就是你们妈妈的节日——三八妇女节了,除了送一盆月季花,你还想用哪些方法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二)、生生互动——心花传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 第一小组长:我们小组有4位同学想给妈妈送贺卡,有2位同学想画一幅画送给妈妈,另外有2位同学想写一首小诗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第二小组长:我们小组也有几位同学想给妈妈送贺卡、画画、写诗的,不过还有一位同学想给妈妈做一回晚餐。 …… (三)、学生自行设计完成给妈妈的礼物。 三、亲子互动——心香袅袅 师:同学们,妈妈真的很辛苦,她们对你们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你们现在想把你们藏在心底多时的话说给妈妈听吗?你们看,你们的妈妈正等着呢! 部门学生走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心里话。 生1:“妈妈,我给您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妈妈,您喜欢吗?” 生2:“妈妈,我写了一首小诗送给您:‘妈妈的眼睛是变幻莫测的镜子,不断激励我进取创新;妈妈的双手是我跌倒时的扶手,慈爱而温柔;妈妈的背单薄而消瘦,却能托起日益长大的我,……’” 生3:“妈妈,我给您画了一幅画。您看,这画中的人物像不像您?您看您笑得多灿烂,多漂亮啊!我要让我的妈妈时时刻刻都这样开心。” …… 师小结:孩子们,今天这堂课老师真的很开心,我不但时时能闻到这两盆月季飘来的芳香,而且总能听到你们敬重父母的心声,你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 【评析】 第一,本案例具有很强的口语交际性。在口语交际的诸多特点中,交际性是其最本质的特点。离开了交际性,口语交际的实施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口语交际话题的选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际的成败。这个案例以“花为媒”具有很强的交互性。通过“月季寄情”的环节,让学生进行对花喜爱之情的描述,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导出第二个环节把花送给最亲爱的人——“心花传情”,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深深的爱;在课的最后,教师又设计了“心香袅袅”的环节,让家长也参与本课的教学。使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表达的对象,整个课堂飘溢着浓浓的亲情爱意。 第二,这个案例能结合学生所学的课文,选取了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话题,内容有趣,能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在课的设计中教师首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和升华,把学生带入课文创设的情景之中,与文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比如,在案例中设计的“选哪盆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老师送花给你,你打算怎么处理?”、“三八妇女节,你想送妈妈什么礼物?”、“面对你的妈妈,你怎么表白?”这几个交际场景中,学生们的语言阀门似乎被打开了,一个个都抢着说,都挺会说。其中,在“向妈妈表白”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兴趣达到高潮。他们完全沉浸在了充满亲情的氛围之中,面对自己的妈妈,有着说也说不完的心里话。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在这些水到渠成的环节中不知不觉被激起。 第三,这个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多个连贯的互动情境,在多回合、多情境中,展开多种形式和多个对象的口语交际,使得口语交际路径成为阡陌纵横的“通途”。 从交际对象看,口语交际出现了以下路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亲情对话……由于交际对象丰富,因此交际路径多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显然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工作动态分析>>崔丽丽老师小学教师的文章让学生在飘香的课堂说心里话——《妈妈,我想对您说》口语交际案例及评析。 许老师小学教师:三年级数学《统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三年级数学《统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宜兴市归径小学 许霞 【教材简解】:“统计”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92——94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这一教学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明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概念上加重了份量。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使学生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明确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简言之,也就是说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充分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生成”知识。 【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拓展应用——总结提高,反省深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二月八”集场赶集时,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如果给你15个圈,你能套中几个?(请几名学生回答) 2、出示课件,提出问题:播放“男女生套圈对抗赛”的课件。播放后以条形图的形式出示男生组和女生组各人套中的个数。 师:同学们,老师作为这场比赛的裁判,在裁决胜负时遇到了麻烦(课件出示问题),究竟是男生们套的准、还是女生们套的准呢?老师想请你们参谋参谋!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们套的准、还是女生们套的准一些呢? 2、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要说出这样想的道理。 3、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学生回答的三种可能性,并相机进行教学: (一) 观点:觉得女生套得准,因为她们有一个同学套了10个,是所有同学中最多的。 反驳:女生套得不如男生准,因为她们有一个同学才套了4个。 小结:因此不能单单从谁套得最多或最少来裁决是哪一组准。 (二) 观点:女生套的准,因为他们一共套了30个,而男生才套了28个。 反驳:这个说法也不对,对男生不公平,因为女生人数多,男生人数少。 小结:说得很有道理。也不能从总数上来裁决谁套得准一些,因为人数不一样。 (三) 观点:可以分别来计算一下男生组和女生组平均每人套了几个,算出来之后再比一比,就能比出那一组套得准了。 师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公平合理吗? 小结:看来,在男女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算出男生或女生平均每人套了几个,也就是说要算出每一组的平均个数,然后再来比较,这样就公平合理了。 4、提问:怎样才能求出男生与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我们先来看男生平均每人套了几个,同学们可以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预设学生回答的两种可能性,并相机进行教学: (一)、先把男生4人套得的个数相加,6+9+7+6=28(个),再用28÷4=7(个) [老师板书分步算式:6+9+7+6=28(个) 28÷4=7(个)] 师强调(指着得数“7”):这个7是不是说实际每个男生都套了7个呢? 师:那这个7是指什么?(这个7是指4个男生平均每个人套得个数。) (老师利用课件在条形图中“7”处闪烁出一条红色水平线,并打出文字:男生组套圈的平均个数。)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7是指男生组套圈的平均个数,有的男同学套得比平均个数多,有的正好是平均个数,也有的同学套的比平均个数少,所以“7”并不是指每个男生套的实际个数。 师:刚才咱们是怎么得到7这个平均个数的? (我们是先求出男生一组套得的总个数,再除以男生人数,就得到平均个数了。) (二)、把2号男生(套了9个)比平均个数多出的2个,分给1号和4号(都是套了6个)各1个,这样大家都变成7个了,也就得到了平均个数。 师:说得真好,你很有想象力。我们给这个方法来起个名字,叫什么名字呢?(拆多补少)。 老师再让学生尝试完成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要求在小组里交流。 5、教师提问:现在你能比较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了吗? 6、学生交流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出示3个笔筒,指名数一数每个笔筒里铅笔的枝数,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拆多补少”的操作,并汇报操作的结果。追问:移动后每个笔筒里的铅笔枝数表示什么?还有其他办法求出3个笔筒里的铅笔枝数的平均数吗?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中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学生是怎样做的。体会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160厘米是什么意思?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篮球队里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指名回答) 4、做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让学生自主完成书中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并集体交流,然后追问学生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注意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信息的能力)。 四、总结提高,反省深化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你还有什么疑问? <<工作动态分析>>许老师小学教师的文章三年级数学《统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