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颖华老师小学教师:第一课时还得做“第一”!。时下的公开课或赛教课,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从这个竞技场隐退了回去。大家都认为第一课时内容索然、乏味,太肤浅,课堂上学生无非就是读读课文,了解梗概,而第二课时却是教学的主角,文章的条分屡析,精华全都在此,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可是没有第一课时的铺垫,何来第二课时的精彩呢?所以本人认为在课时划分上,第一课时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第一课时扎实有效了,第二课时才能游刃有余。第一课时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走过场,只流于形式,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为第二课时所服务的,那就应在目标、方法等落到实处,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切实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 一、目标求实在,求优化,求发展。 一节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师生在共同的目标引领下,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课堂才是有痕迹可以触摸的。而教师们往往在教学中对第一课时定的教学目标要么拔苗助长,要么极力遏制,往往让学生吃不掉抑或吃不饱,所以我们第一课时定目标时还是应该循规蹈矩,注重实在,真正达到让目标为我们导航,让目标为我们施教,让目标为我们评价,让目标为我们铺路。 1、目标以教材为依托 同年段相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教材所设置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应有所不同,比如六年级上册《船长》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而同样本单元的《负荆请罪》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则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来源;学会阅读剧本第一幕,能分角色朗读剧本第一幕,并能够把剧本第一幕编成小话剧;通过对剧本语言的新工艺阅读品味,感受蔺相如一如既往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同一单元同样都是写人的文章,由于体裁的不同,课文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定下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有所不同。 2、目标以学生为支柱 传统的课堂以知识为本位,新课程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传统的课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老师教学生学,历来如此,天经地义,根深蒂固。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课堂教学的“主宰”变成课堂教学活动中平等的首席。课前预设课堂教学目标固然是教师的责任,但实现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主体。在第一阶段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识字和写字,阅读只是初步涉入;第二阶段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则在识字的基础上理解一些生僻的词语,读通读顺课文,对于较为简单的课文,能够说说读了文章之后的整体感受;随着学生阅历的提高,到了第三阶段对于字的认识基本不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则以课文的朗读,词语的理解,内容的把握,相对来说有了更进一步明确的要求。 而同样的教材在同样的年级的不同班级施教,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因为不同的班级存在班与班之间的差异,学生平时的阅读习惯也不同,例如有些班级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工作,那在课堂教学中目标的达成度相对应更高些,这样就可以定些较高的教学目标,反之则不然。 3、目标以学情为方向 传统的课是静态的和封闭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往往是以能否完成预设的教案为依据,于是课堂教学被逐渐异化为教案剧,教学过程是“走”教案,不可能越雷池一步,学生稍有出格就会被拉回到教案既定的框架或轨道上。教师的注意中心不是学生而是教案,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丧失了探索的激情和创造的冲动,哪有不沉闷的道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开放的,是不断生成的。因此,课堂教学除了预设的目标外,还要善于捕捉过程逐渐中生成的目标。例如《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可在教学的过程中预设得相当充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很快就领悟得比较透彻,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还在继续,就不能按部就班,应适当提高教学目标,将原本设置在第二课时的内容适当地往前提一下,以达到课堂的饱和。课堂教学目标是固定的,可学生是机动的,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多变的。 二、方法讲灵活,讲生成,讲实效。 第一课时的教学,有些教师总是按着固定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教学,长期坚持,学生就失去兴趣。其实由于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改变。与此同时也有些教师为了使课堂精彩纷呈,往往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方法灵活多变固然是好,但是我们更多的应该讲究学习的效率,在灵活多变中讲生成,在生成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1、课前预习三落实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