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宏老师小学教师:《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4课《微笑着承受一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丁山小学 刘晔 设计理念: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有表达的自信,有积极讨论的热情,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发展语文能力。 3、课内外迁移,教学中补充课外内容,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承受、剧痛、失声痛苦、大汗淋漓”等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及课外补充的资料,展开恰当的想象,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理解“微笑”的含义,懂得一个人可以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战胜自我。 教学重点: 从“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巨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等词句中体会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悟主人公面对“一切”乐观、自信的惊人表现,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词)指名读生词。 2、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知道了桑兰在比赛中不幸摔下,导致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一、二自然段。 3、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不幸发生了,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1、(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三至七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用直线划出来。 2、交流所划句子,出示第七自然段,齐读。 3、过渡:桑兰的坚强表现在哪里?她用微笑承受着什么呢? 三、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三至六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桑兰的坚强,用曲线划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语句。 2、交流(老师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A、(出示)前来探望的队友们看到桑兰脖子上戴者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哭。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a、感悟桑兰的坚强。 b、理解“失声痛哭”的意思。 c、理解“询问”的意思,并用它来造句。 d、指导朗读。 e、小结:桑兰微笑着承受队友们和自己的眼泪,着实令人感动。(板书:承受 眼泪) B、(出示)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巨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a、理解“康复”的含义和用法。 b、抓住“一边忍着巨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体会桑兰的坚强和乐观。 c、朗读。 d、小结:这就是桑兰,她用微笑承受着每天四小时的巨痛。(板书:承受 巨痛) C、(出示)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 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a、“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指什么?这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怎么样?可对于桑兰呢? b、理解“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意思,进一步体会、感悟桑兰的坚强和不屈。 C、补充课外知识:〈〈感受坚强〉〉一书中写了几件关于桑兰康复治疗的事例:桑兰光练习翻身就练了两个月。她先把一条腿抱到另一条腿上,然后用肩、头和脖子的力量拼命地翻,有时候发力几十次才能翻过去,她练了两个月才能独立完成。桑兰练习穿上衣,用嘴和牙帮助手来操作。由于手指无力,她吃饭是必须在手腕上套一个工具,再在工具上插上勺子,开始时要将勺子准确地送进嘴里可真不容易,饭菜洒了一桌子是常有的事…… d、指导朗读。 e、小结:桑兰又一次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承受着学做这些简单动作的痛苦和疲惫。(板书:承受 疲惫) 3、想象,深化:桑兰需要承受的难道仅仅只有这些吗?她还需承受什么? 4、总结:桑兰为了能尽快康复,不知还要面对多少困难,付出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让我们读好三至五自然段,再来感受桑兰微笑着承受一切时的坚强和乐观。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这一切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但桑兰做到了,她是凭着怎样的信念微笑着承受这一切的呢? 2、快速阅读第六段,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桑兰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了,但她不屈服,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这就是支持她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力量来源。让我们读好这句话。 五、诠释课题,学习“桑兰“精神。 1、同学们,用心读课文,读一句话就能体会到一颗心;读一件事,就能体会到一片情。文中字里行间都能让我们体会到桑兰的坚强不屈和乐观。 难怪主治医生拉格纳森感动地说:“——(引读) 2、其实,何止是拉格纳森医生,还有……(出示补充资料)武打巨星成龙,影视巨星里安纳多和著名歌手塞林迪恩都先后探望她。他们都被桑兰坚强乐观的精神深深感动。塞林迪恩说:“我的歌声感动了世界,而桑兰勇敢坚强的精神和永恒的笑容,却震撼了全美国和全世界。”美国前总统布什夫妇也写信给桑兰,信上说:“全我们被你面临如此艰巨挑战时表现出来的勇敢深深感动。你的勇气和品格使美国人民深受鼓舞。”回国后,桑兰更是受到了前总书记江泽民的亲切接见和前外交部长唐家璇的深情问候。 3、齐读第七自然段。 4、桑兰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那动人的微笑包含着(板书)自信、乐观、坚强、惊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 同学们,微笑是一种力量,可以感动世人,桑兰的微笑,更是照亮人心。今天的桑兰,已跃身为独挡一面的体育评述员和节目主持,为她坎坷的人生开创了新的方向。 5、你敬佩桑兰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吗?请用“桑兰姐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几句心里话。 6、从桑兰的身上,你还看到了谁? 7、小结:这些人的形象之所以深如人心,是因为他们在成功面前微笑,挫折面前,更是坚强地微笑,一句话,那就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让我们一起(合)微笑着承受一切!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 眼泪 自信 剧痛 乐观 微笑着承受一切 疲惫 坚强 ︰ ︰ <<工作动态分析>>许志宏老师小学教师的文章《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尹东妹老师范道小学教师:浅谈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小学数学的习题中,大量是常规题,这种题条件完备,答案固定,有人称之为“封闭题”。它向学生提供的是理想化、格式化的数学问题,训练学生从模仿到逐步熟练,形成技能,无疑对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束缚了学生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有一些条件不充分或者结论不确定的非常规题,有人称之为“开放题”。它冲破了封闭题的限制,以它的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封闭题和开放题应该并重而不是互相排斥。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更应重视开放题的作用。 开放题一般可分为四类:条件开放题、结论开放题、策略开放题、综合开放题。 一、条件开放 传统的练习设计,条件是所求问题的充要条件.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的定势。当遇到条件不足或条件有余时,感到束手无策或疑惑不解.设计条件开放的开放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条件不足 例如:有两根一样长的钢管,第一根截去1/4米,第二根截去1/4,哪根剩下的部分长? 解答这题的关键是这两根钢管的长度.当钢管长度是1米时,1/4米与1米的1/4相等,则剩余部分一样长;当钢管长度>1米时,第一根1/4米<第二根的1/4,则第一根的剩余部分长;当钢管长度<1米时,第一根1/4米>第二根的1/4,则第二根剩余部分长. 2、 条件有余 例如:体育组有排球20只,足球比排球少12只,篮球的只数是排球的3倍多2只,排球与足球一共多少只?通过分析可知“篮球的只数是排球的3倍多2只”是多余条件. 再如:一批零件600个,甲独做要10小时完成,乙独做要15小时完成,丙独做要20小时完成.甲乙两人合做需要几小时完成? 解法一:要求问题必须知道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能做几个零件.根据零件总数与甲乙两人完成任务各自所需的时间,先求出两人的工作效率,再求出问题. 600÷(600÷10+600÷15)=6(小时) 从中发现丙独做20小时完成是多余条件 解法二:根据工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可以用1÷(1/10+1/15)=6(小时)求出结果. 从而发现“一批零件600个”与“丙独做20小时完成”这两个条件是多余的. 引导学生从众多的已知条件中排除表面现象的干扰,抓住问题的本质,高效、简洁地解决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论开放 传统的开放题答案是唯一的,学生往往只满足于把一个答案找出来,不再进一步思考分析,探索解题规律和方法。这类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 例如:让学生到附近的商场或菜市场了解几种商品的价格,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在班上交流: 1、 每人汇报自己调查的至少两种商品的价格; 2、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 任选两种商品,你知道该付多少钱吗? 4、 5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 …… 又如:某饭店装修完毕后打算购买若干套桌椅,准备的资金如果单买桌子可买60张,单买椅子可买240把,问这笔资金可买几套桌椅? 1、 如果1张桌子,1把椅子作为1套.1÷(1/60+1/240)=48套 2、 如果1张桌子,2把椅子作为1套.1÷(1/60+1/240×2)=40套 3、 如果1张桌子,4把椅子作为1套.1÷(1/60+1/240×4)=30套 4、 如果1张桌子,8把椅子作为1套.1÷(1/60+1/240×8)=20套 根据饭店的实际需要,桌椅配套情况有多种组合 三、策略开放 这类题是一个问题有多种解答途径,与传统的一题多解有联系,但更有本质区别。它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现在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外出参加实践活动,所以教师选准时机,设计一个租车方案。 老师提供材料:1、大客车:限座45人,,每辆每天1000元. 2、中巴车:限座24人,,每辆每天600元 3、全校有老师50人,学生890人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表格 大客车 中巴车 座位 总数 空位 个数 应付租金(元) 计算 过程 辆数 座位数 辆数 座位数
注(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解决问题。学生设计的方案从一种到多种,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得到充分体现)。 四、综合开放 学生是社会成员,学生以后都要面向综合的复杂的社会,因此,习题设计也应综合性的,可以集其它学科相关知识于题中,也可以集本学科相关知识于题中。 例如:有一个水池上竖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水深1.5米。 ”某人身高1.75米,不会游泳,如果不慎掉入水中,他是否会有生命危险?为什么? (1) 如果水池底面是水平的。如图1所示,水最深处也是1.5米,那么此人不会被淹死。(2)如果水池底面不是水平的.如图2所示,水最深处的地方大于1.5米.有的地方小于1.5米。那么此人掉在水浅处不会淹死;如果掉在水深处(超过1.75米),就有可能被淹死。(3)如果此人有救生设备,即时掉在水深处也不会被淹死。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熟悉的事务中收集材料,设计成为各种形式的数学开放性问题,意在开放学生的思路,开放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如果这样长此下去,将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智力和实践智力的充分开发和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工作动态分析>>尹东妹老师范道小学教师的文章浅谈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 作者:。(全日制学校) 1、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体会周长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并对以后进行“周长的计算”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2、本节课中自主学习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学生自主理解“周长”的意义,自主测量周长,在测量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合作,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培养。通过小组合作班内交流独立探索等形式,注重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本课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缺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应该在学生大量感知了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周长后,再引导学生来估计一下每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还可以引导学生估计教室的周长、黑板的周长等等,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4、在本课教学中,没有能够适时、科学地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加以调控,使教与学产生共鸣。使得学生最后的小组探索过程不够有序,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关注还有所欠缺!【教育资料】作者。 佚名:《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多年来的教学体验,使我深深认识到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同学们普遍存在着认识上模糊、应用上糊涂,以至在时间的计算问题上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于是我就反复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了这方面的问题,最终从中摸索到一套比较成熟的讲授方法。这套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能够使同学们听得懂、记得牢,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很快地完成了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今特借此机会以奉献给大部分的年青的同行们,以期达到与大家交流互助。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24时计时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首先要明确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从而知道在整个“时间”的教学中把“24时计时法”放在教材的最后,足以证明它的重要和难度。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到社会上的很多行业,如邮电、交通、广播等许多部门都用的是“24时计时法”的时间。而且今后会普遍运用以达社会化。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的教学中,必须逐步解决以下几个相关联的问题:
一、通过直观教学务必使同学们理清“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根本联系和区别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两种计时的方法在说法上虽然不同,但是归结起来就是同一个钟面的两种读法(两种用法)。无论哪一种用法,可都离不开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是社会上传统的用时方法,它和24时计时法相比较,无非是重复读一次那12个数字,结果就出现了两个1时,两个2时,两个3时,……两个12时。例如:钟面上的1时,当天的午夜有一个1时,它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到了中午仍有个1时等。而24时计时法,虽然用的也是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但和12时计时法的读时方法不同。也就是说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不重复读,而是出现连续的读用方法。例如:从午夜的1时一直读到中午的12时后,下面的1时就直接读作13时,那么1时后面的2时就续读作14时……,读到午夜的12时时就读作24时,这就是24时计时法,它正好是一整天的24时。
通过黑板上的钟面,使同学们产生对家里的钟面的联想。通过老师的反复对照读法,使同学们也能很好区别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下面的实际计算打下坚定的基础。有了概念,同时,也就有了有计算的基础,这就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第一阶段。务必引起老师的重视。
二、以“求列车运行时间”为代表,推出诸如此类的简易计算公式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讲清24时计时法的概念之后,就要进入实际的计算的教学。但是大部分的同学往往存在着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在实际的计算中总是糊里糊涂的。例如:一列火车10:22从首都北京发车,19:29到达沈阳。求列车的运行时间。还有,一场 演唱会从8:30开始到14:30结束,求演唱会演出的时间等。诸如此类的计算举不胜数,要是见一题就给讲一次怎样的计算,那就麻烦太大了。所以凡属这类的计算问题,都可以概括出一个简易的公式,让同学们像应用其它的公式一样,轻松地把数字代入公式中就即刻求出。那就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运动时间。这个公式即通俗易懂又涵盖了很多问题的时间计算。对于同学们来说,在老师的启发下是很容易接受的,运用起来也颇为方便。关键是公式中的运动时间这个概念要让同学们理解好,它代表了很多事物的运动时间,接近的有飞机、轮船、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等,有些事物虽不接近行走,但也是运行的事物,有如:比赛、会议、义务劳动、演唱会等也都可看作运行的事物,只要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就可以代入这个公式中求出运行时间。在掌握了这个公式以后,有关的运行时间的计算就彻底的解决了。如:19:29--10:22=9:07,这个9:07就是火车在北京和沈阳之间的运行时间。又如:14:30-8:30=6:00,这个6:00就是演唱会的“运行时间”,同学们运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的时间计算问题,就非常的灵活和得心应手了,这样一来,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同时也缩短了教学的过程和时间。
三、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还要使同学们认真掌握实际的计算技能
这是所说的计算技能主要是竖式的计算(笔算)。列竖式时必须使同学们会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也就是时间的单位时与分的借位和进位问题。虽然同学们把1时等于60分,60分等于1时背记的很熟,但在竖式中的具体计算时,必须使同学们知道,分与分之间,时与时之间都是借一当十,够十进一,可是时与分之间的借位和进位却是借一当60时够60进一。例如:19:20中20分不够减去30分,得从前面的9时中借一,但借一时就等于60分,原来分的十位上是2,现在就是8减下面的3,结果原来时十位上的9只剩下8去减下去的0。因此得出 19:20 这样的结果。又如 8:45中的45分加上25分等于70分,但不能写成70就完事了,应拿出60分向前面的时位上进一,而得出到8:45,而不应该写成11:70,以上这样的换算技能十分的重要,我们务必给同学们讲明白,写清楚,免留后患。
四、列车运行时间跨越两天或多天的分段计算方法
该问题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但实际上也是一个引伸问题。通过上面运行时间求作的简易公式的教学,只要同学们对于求当天的运行时间熟炼了,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也都能较顺利的通过的。但是也会遇到个别的(少部分)同学产生糊涂和混乱。这也是整个教学中的难点部分。例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的时间是18:00,到达上海的时间是第二天8:25,求这列火车的区间运行时间。对于有些同学似乎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但当我们讲出灵活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时,也就使他们不再感到困难了。也就是说,从今天的18:00到晚上的24:00属今天的运行时间,用24:00减去18:00等于6:00,这6:00就是今天的运行时间,所不易看出的是24:00,它是一个不明显的数字,但这个数字很关键,它是两天的分界线,计算时必须用到它。今天的运行时间求出后,再加上24:00以后的8:25(每二天后运行的时间),就是整个人北京到上海的全程运行时间。列综合算式:(24:00-18:00)+8:25=14:25。
解决了跨两天的运行时间问题后,那么跨多天的运行时间也就可以类推计算了。例如:一列火车从沈阳14:00发车,第三天到达成都,到站时间为13:20,求列车的区间运行时间。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首先应该把运行的时间分为三段来认识,即从沈阳出发的当天为第一天,到达成都的那天为第三天,那么中间的第二天是整整的一天(24:00)。列算式也就很容易的事了。那就是先求出第一天的运行时间:24:00-14:00=10:00,第二天是整24:00,第三天运行了13:20,把这三天的时间加起来的和,就是这列火车从沈阳到成都的运行时间。即:10:00+24:00+13:20=47:20。
<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