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筠老师桃溪小学教师:拨动朗读的心弦。 新课改的目标是围绕全新的教育观,全面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从而促成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作为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我认为落实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是“以读为本”。因此,多读些好文章,多接触些经过斟酌、锤炼的书面语言,对发展思维能力大有裨益。阅读教学中应抓好学生的读。学生不懂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做到读中悟,悟中读。对于如何增强课堂阅读的实效性,我结合《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的教学来谈谈体会。 阅读总是从一种主观愿望或客观需要开始,首先从印刷的书写符号上感知文字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掌握的读些知识,对信息进行编码。一般来说,阅读先是粗浅地从整体上感知,了解课文的梗概,唤醒师生的先见,这是阅读的浅层次。 片断一:粗读感知,唤醒师生的先见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引出:重阳佳节就要到了,唐朝有位诗人王维,他却闷闷不乐。此时此刻,他思念家乡,想念家乡的兄弟。(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2、这句话你在哪儿见过? (指名回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片段二:细读感悟,引导诗文的融合 1、引入新课,讲授课文 (1).指名读诗,你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提出要求,明确目的。读文1—2节,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会这样的思念自己的亲人呢? (3).指名说一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不觉已经两年了。” 你读到了什么? (4).王维离开了家乡,那他的家乡在哪儿呢? 介绍王维的家乡,“山东”的意思。[板书:长安(西)华山 家乡(东)] (5). 离开家乡的感情是怎样的?指导朗读。 (6 ).介绍重阳节的习俗:用笔划出文中表现风俗习惯相应的句子。 指名回答:人们会干什么?CDI显示: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看图理解:扶老携幼、兴高采烈 此情此景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过年、过节) 片断三、精读深悟,推动意境的升华 多媒体显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登高游玩。(指名朗读,指导读文) 1、人们是如此的热闹,王维却独自一人远在异乡,他看到此情此景,心里会怎样想?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2、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指名说一说,然后指导朗读) 3、此时的王维触景生情,他想到了……想到了……(自由读文,思考:王维会想到什么?)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