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5.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师生角色分明,关系亲切融和。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与评析。 喻建军:。(全日制学校) 比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实验(简称导电性实验,下同),在高一教材(教材P14)中引入,高二教材(教材P58)再次提及,还将在高三教材(教材P84)继续探讨。所以在这里系统的阐述一下,以期发挥它的功能性作用,用于对学科主干知识和思想方法的盘点。【实验1-1】按图(见人教版教材)把仪器连接好。然后把相同条件下的盐酸、CH3COOH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和氨水分别倒入五个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灯泡发光的明亮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连接插入CH3COOH溶液和氨水的电极上的灯泡比其他三个灯泡暗。可见它们在同样条件下的导电能力是不相同的。HCl、NaOH和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比CH3COOH溶液和氨水强。反思:1、除电解质溶液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特别是浓度、离子电荷数)应该相同,这是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所要求的,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这种方法在设计实验中至关重要;2、灯泡的明暗程度与离子浓度紧密相关。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强电解质因其完全电离,参与导电的离子浓度大,灯泡较亮,而弱电解质只是部分电离,参与导电的离子浓度小,灯泡相对较暗。于是不难解释“在溶液导电性的实验装置中注入浓CH3COOH溶液时,灯光很暗,如果改用浓NH3·H2O溶液,结果是相似的。但如果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起来实验时,灯光却十分明亮”的现象。3、“用导电性实验证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客观存在的”的方法不恰当。《教师教学用书》对高三这道习题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在500mL或1000mL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的冰醋酸,刚好使电极浸没为止,用电极导线连接电流表、接通电源,观察电流表指针摆动的情况。然后用蒸馏水逐滴地进行稀释,边加蒸馏水边振荡或用玻璃棒搅动。在稀释前指针不动,随着稀释电流表指针摆动越来越大。如果不断稀释,电流表指针摆动又会逐渐减少。由此,就证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中学教材中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纯醋酸、甚至包括水的醋酸溶液(即浓醋酸)都不应该列入研究范围。若用固态氯化钙、或固态氯化镁代替醋酸来做这样的实验,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实验的结果只能证明醋酸(弱电解质)电离的存在,并不能证明醋酸(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存在。在温度不变时,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溶液会发生平衡移动,但导电性实验表现不出来。若用滴加水稀释氯化钠溶液来做这样的实验,电流表指针摆动也会越来越小,事实上氯化钠(强电解质)溶液中氯化钠是完全电离的,不存在电离平衡。这样的实验结果,能证明稀释醋酸时各种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但证明不了浓度的变化是否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作者 湖南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 喻建军 此文发表在素质教育报化学专刊教师版第7期总第7期【教育资料】喻建军。 张波老师城西小学教师:Unit 5 Pius and minus。Unit 5 Pius and minus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熟练掌握What’s…plus/minus…?及其回答It’s…并能用That’s right./Sorry. You are wrong./Oh,no.等作出评价. 2能熟练掌握数词1――20. 3为了避免枯燥纯机械的操练,在课件的制作中力求童趣化,创设的情景逼真化,数字的出现以小猴的形象出示,减法的导入以小鸟飞走了、梨掉落了等方面入手,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轻松自主地学习。 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 Step2: T:Boys and girls ,look, the numbers are coming.What?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