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善于发“问” 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大胆质疑,才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七问法”。一是抓住课题发问。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文是按照课题来展开情节、叙述情节的。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学生就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为什么要借尾巴?怎样去借尾巴?借到没有?二是抓住中心句发问。如《难忘的一课》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三是抓住结尾处发问。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结尾定到:“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只是忘不了那一天吗?还忘不了什么?课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四是抓住异常发问。如《丰碑》第七自然段,在学生了解段落主要内容后,就有一生抓住异常点“冻僵的老战士神态十分安详”进行质疑:冻僵肯定是很痛苦的,可这位老战士为什么神态还那么安详?五是抓住精彩处发问。如《西鲨渔人》第四自然段中,写人鲨相斗的惊险场面时,可质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鲨渔人是机智剽悍的?六是抓住标点处发问。如《我的“自白书”》的“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为什么“人”字后面用逗号?七是抓住好奇点发问。如《夜莺的歌声》中,当德国军官问小孩村子里还有没有人时,小孩为什么说“……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野兽”在这里是指什么?这样引导,使学生慢慢地学会对重难点问题的质疑,并以这些疑促读,学生在“愤”、“悱”状态下学习,学习的兴趣高,学习的效果更好。 三、学会释疑 常言道,提出问题是成功的一半,而解决问题则是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重要一环。 1、在反复诵读中自然释疑。比较浅显的问题,怎样释疑呢?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或者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答案。如,在《称象》一课中,学生提出其中的这样的几个问题:这头象是谁送给他的?是谁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为什么会想到用船称象这一办法?前两个问题读书后就能解答,而后一个问题则需要老师的帮助和诱导了。 2、在集体讨论中相互释疑。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比较有思考梯度的问题,应该通过组织讲座交流解决。如《赤壁之战》,对于曹操采用“铁索船”这一决策,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让人无形中感到“曹操很笨”。“曹操真的很笨吗?他可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啊!”这时,老师稍作点拨,就有学生认为“曹操并不笨”,并针锋相对地提出“利大于弊”的观点。经过讨论,还提出理由有三:(1)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船不连起来,士兵会晕船,不能顺利渡过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少;(3)铁索连船还可以增加曹军的战斗力。经过一番讨论,全班同学达成一个“新”的共识,铁索连船有利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这样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强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教研工作>佚名老师作品让学生带着“?”进课堂。 庄治新老师周铁小学教师:认识时分。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宜兴市周铁实验小学 庄治新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理解并掌握时针、分针是怎样来计时的;理解1时=60分。
2、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并联系生活实际感受1分和1时的时间长短,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理解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等。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听,这是什么声音?(钟的嘀嗒声)钟能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2、在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整时,小朋友们看这几个时间,你还认识吗?(出示三个钟面:7时、5时、8时零3分)
3、这个钟面究竟是几时几分呢?看来要准确知道时间,还得进一步认识时、分。(板书课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