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名篇佳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果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语言文学美和蕴含的道德情操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可以陶冶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下面就是我教学《草原》一文的点滴体会。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本课介绍了他己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真情实感。他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热情好客,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些美,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从小争做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基于此,我教学本文,采取读的方式。 一、初读,发现美。 《草原》具有丰富的美育内容。初读时,学生可以了解到草原的天很蓝,地很绿,是色彩美;有马牛羊在草原上吃草、嬉戏,是动态美;蒙古族人穿着各色袍子,骑马飞奔几十里外迎客,蒙古包内热情待客,是草原人特有的传统美德。 二、精读,感悟美。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一幅高远素雅的美丽图画。精读时,透过课文优美的语言,抓住重点词句,启发揣摩、品味语言美,从而让学生理解这些优美的语言描绘的图画美,受到美的陶冶。 老舍笔下草原的天“比别处更可爱”,草原的地“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的山丘是“渲染的中国画”,草原上的牛群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从这几点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让学生的感受与作者有相同的美感。如:天很美,抓住“蓝”地很美,抓住一碧千里的“碧”字。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碧”的语句,仔细品味。“平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无边的绿毯”上羊群还为它“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加上那些“线条柔美”的小丘“就像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作者被这美境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从而产生了“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的感受。读到这里,师生都被这美境打动,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美境的形象,体会到作者的神妙之笔,达到与作者感受同步,产生共鸣。接着让学生读出“我”赞美草原美的方式是“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追问:“为什么想高歌一曲呢?”作者受到美的感染,决意用歌声来赞美草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认识美,感悟美。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