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身在其中的时候,总是感觉日子过得很慢,仿佛遥遥无期;高考的时候,却感觉日子过得很快,似乎还有很多叮嘱,可学生已走入考场;高考结束以后,才发现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总感觉留下了些许遗憾。现将高三一学年的教学工作经历作一次回顾,我想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会有一些帮助。 一、教学方面 1、 高三复习时间安排及体会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4月中旬——2010年的1月中旬 第一轮复习应该说是从高二下学期开始的,对必修四本书进行了系统复习,按照高考知识点逐一复习过关,结合相关材料和试题适当扩充,把书读“厚”。同时重视阶段性复习,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为构建知识网络打基础。在全市一模考试前结束一轮复习,并对四本必修教材进行了简单复习,但时间稍显紧张。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直没有明确规定考不考选修,在高三暑假前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讲了一本选修教材,最后并没有考选修,这一个月的时间没能充分利用起来,不然应该能更早结束一轮复习。在当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第二轮复习:2010年1月中旬——2010年4月中旬 二轮复习主要是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建立起主要核心知识点的联系,把书读“薄”,以便在答题时尤其是答主观题是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完整作答。重视分析相关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答题能力。 第三轮复习:2010年4月中旬——2010年5月中下旬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社会热点为载体,将四本必修教材中与某一热点专题相关的知识点筛选出来,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答题的技巧。 我个人认为,一轮复习应在全市一模前结束,最好能在一模前一个月至少半个月结束,这样能让学生适应从阶段性考试到综合性考试的过渡,从而在一模考试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我校普遍存在一轮复习较长的问题,既影响了一模的成绩,也势必影响二轮和三轮复习,使二轮或三轮复习不充分。而二轮和三轮复习对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达到高考要求至关重要。 2、编写学案 在一轮和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在备课组长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备课组编写了学案。这主要是基于我们的学科特点,政治学科时效性特别强,根据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教材内容常有调整,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而手头的参考资料总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于是李老师和我分工整理不同阶段的内容,将不同参考资料中讲解得好的内容汇集到一起,还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参考资料进行整理,这其中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这方面,但这确实使得讲解的内容更加详细和完备,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咬牙坚持了下来。一年下来,学生们手中积累了厚厚一摞参考资料,有些学生甚至开玩笑说毕业以后要拿去卖钱。 3、10届高三复习的经验和教训 这一年高三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反馈比较好,姑且算作是经验吧。 (1) 反复锤炼,新旧知识复习齐头并进 政治学科必修就有四本教材,相互之间的独立性较强。阶段性复习中,往往是集中某一部分知识复习,无论是知识点还是习题往往不涉及其他部分。但由于一轮复习战线较长,学生往往复习完了必修三就把必修一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了,当时掌握得很好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又不会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常利用晚课让学生做一些复习过的内容的相关习题,并适当进行讲解,尽管当时觉得时间紧张一些,但做综合题的时候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2)分门别类,使复习内容问题化、类别化,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零散,学生答题时总出问题。一次我利用晚课将经济生活全册内容分成了“价格”、“消费”、“就业”、“企业生产经营”、“个人收入分配”、“规范市场秩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十大类问题进行讲解,并将每一类问题常用到教材哪些语言,对应练习册中典型题有哪些进行归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很多同学课后进行了整理,到复习热点知识时很多同学都能够熟练运用教材语言了。在之后的几本必修教材的复习中,学生也总是要求我适时地总结归类,串串线索,高考前学生们就拿着这些总结的内容记忆背诵。高考题中有两道题就运用到了我们曾总结归纳过的知识点。 (3)精选作业,及时批改讲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轮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李老师选了一套练习题,是xx高考出题组成员编写的综合性练习题。这套题比较贴近教材,材料又比较新,既让学生了解了社会热点又练到了教材知识点。每周安排学生做两套,但学生普遍比较愿意做选择题,对主观题总有畏难情绪,嫌麻烦不爱做,即便是检查也有很多同学草草几笔敷衍了事。 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向李老师请教,学习李老师的做法,布置作业后要求学生按规定时间上交主观题,给学生一道一道批,批改后登记分数,及时讲解,对于不能及时上交作业的学生了解情况,反复催交。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做了不少题,纷纷表示有老师批改,做题有压力也有动力,答题有点找着门道了。后期每周有周考后由于作业量太大,就没有再要求学生每套题必交,而是有所选择地留一些题,仍有部分同学自己做完找我来批改。 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没能很好解决。今年的高考试题更让我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吸取的教训。 (1) 应让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分析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想让学生分析问题,但是学生站起来往往偏离了方向,于是纠正引导一番下来,本来的进度安排完成不了;或者是为了提高效率,找一些尖子生回答问题,但更多的学生得不到锻炼。今年的高考试题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要求更高。那些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简单记忆知识点的学生能更适应试题,答出高分,我想这也是今后高考试题的一个方向,符合新课改的思想。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更好的处理这一问题,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2) 强化学生对各种类型题审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尽管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审题的重要性,甚至告诉学生“审好题是做对题、得高分的关键”。但是在今年的高考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没有审出题目的关键点而造成答题方向的偏离。这说明在教学中要更加强化学生对各种类型题审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比如39题(1)问题是“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做简要评析。”有的同学只看到了“哲学”这一知识范畴,但没有揣摩出题目要求应是哲学中“规律”这一更具体的知识范畴;有的同学只看到“对材料一”就对整段材料进行评析,而没有找到题目要求是对材料一中的一句话进行评析;有同学仅评析“合理性”而不评析“严谨性”。 又如39题(3)问题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这道题的前一问从文化生活角度作答,而后一问应从哲学角度作答,因为题目要求是“提出方法论的建议”。于是有同学就直接用文化生活的语言答题,就连尖子生严真真同学也不例外,而丁超凡同学却因为准确审出题目要求,用最后的五分钟时间几乎完满的答出了这道题。说实话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一道主观题要求用两本必修知识分析的情况,但认真审题就应该能找到相应的知识范畴,这也体现了高考的创新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尽管经过一年多的复习,做了大量的试题,也总结归纳了很多典型题和核心知识,但是高考中却不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