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一说,重迁移。
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情节的空白处,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学生乐说、想说、会说。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小朋友惊慌的表现;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想象说说人们会怎样称赞司马光,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写一写,重自主。
写字指导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写字指导时让学生自己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加深印象,到自己写字的时候就能正确、美观地把字写在田字格里了。
[过程展示]
一、设境激趣,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司马光》(齐读课题),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故事(播放录像)。请小朋友边看边想,讲了司马光的什么故事?
二、读读演演,激活情感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示多媒体)瞧,谁来了?(司马光)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指导读好轻声。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指名读。
2、看,(示多媒体)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出示: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指名读。
3、(示多媒体)花园里有些什么?
(再出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自由读,想想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点击“大”“装满”,指导读好)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呀?(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自由读。
(1)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去的?(点击:爬上 一不小心)什么叫“一不小心”?平时你有没有一不小心把事情搞砸的情况?谁来读好这词?指名读。
(2)水缸这么大,水又满满的,小朋友掉进去会有什么后果呢?
(3)这时的情况真是十分危急,这句话该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2、这时,小朋友们怎样了?(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1)“慌了”(点击:慌)就是怎么了?指导读词。
(2)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3)(示多媒体)谁来学着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4)表演读这句话。
(5)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①出示句式:下课了,同学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②还有在什么时候做了一些不一样的事呢?说话交流。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组讨论:这些小朋友的做法能解决问题吗?得出结论:哭一点也没用,喊比哭好,但周围没有人在的话也没用,跑去找大人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有人来也怕晚了,总之,都不是可行之法。此时,司马光不喊不叫不慌,在想什么呢?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抓住文本的空白处,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地想象,充分地感悟,富有创意地表达,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从哪儿看出司马光没有慌?(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 (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示多媒体)从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点击:大石头)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2)愿意做的站起来做一做。
2、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
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读出高兴、轻松的语气。
4、男女生比赛读第三自然段。
三、想象说话,拓展思维
1、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
让学生讨论这些办法是否可行,得出结论: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司马光的办法是最好最有效的。
2、假如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假如你是边上的小朋友,看到司马光救出了小伙伴,肯定很高兴,那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那个落水小朋友的父母,知道是司马光救出了自己的孩子,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的说话训练,再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达到了文以载道的教学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