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对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了落实计划的措施,保证计划的落实。

(二)坚持例会制度。学校坚持每两周一次教导处、教研室工作例会制度,随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基本情况,制定名流学校教学常规制度,每学期由教导处、教研室组织两次教学常规检查,从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参加教研情况及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做好检查情况记载,并及时召开教师大会认真做好常规检查的反馈;坚持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学科教研组教研例会制度,学校行政领导不定期参加各教研组的活动,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主讲人、有记录、有改进方向;坚持教师每月一次的教学研究例会制度,通过阶段教学经验的总结,问题的研讨、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等将教学常规不断推向深入,并增进教师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以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好教学常规各项工作任务。

(三)教研活动深入展开。教研活动是教学常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要真正做到教学常规常抓不懈,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能忽视,几年来,我校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体现在研究“如何构建课堂教学文化,提升学生生命质量”这一主题的同时,把课改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了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各学科组、各教研组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扎实有成果。

每学期,35岁以下青年教师要上一节常规课,中年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研究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学期要上一节示范课,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上课,一般采取三个层次:一是个人自己试讲,备课组全体听课、教研组长参与;二是第二次试讲,教研组全体听课,教导处参与;三是公开课,学校公开课,全体本学科老师、业务领导参与。

评课,首先是个人说课,谈感受;第二是参与听课老师评课,评课的重点围绕课标理念、围绕研究点突破、围绕学生主体参与,所有听课老师必须人人发言。

课只是一个结果,重要的是在反复几次的听课、评课上。在这些反复过程中,老师们逐渐明白集体备课的好处,明白听课要听什么、评课要评什么、反思要思什么、总结要总结什么。专题式研讨让老师们明确了研究的目的,更明确了研究的方向,让老师们在每个环节中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升。研究课作为我们打造优质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将不断促进我们在研究状态下实践工作的理念,逐步使我们的课堂生动精彩,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

2、认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学科备课组把教育理论的学习作为教研活动的首要常规任务。《课程标准解读》、《教学与研究》、《福建教育》等杂志上的专家论述都是老师们学习的内容。另外组织收看专家讲座,同时要求教师及时写出听完讲座后的感受,每一次聆听专家的指导,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理念,都会让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从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能对照研究主题和自身的认识谈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发现教师的科研水平正在不断得到提高。

3、提供课例,进行评析

学校购买了有关课堂教学录象带及光盘,有的教师还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例,对这些教学资源,我们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有目的地为教师提供比较有特色的课例,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观看,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四、开展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相结合。我校参加了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重点课题的研究,分别在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科学等学科确立了研究主题,参加省级课题实验研究。立足本校,坚持以课带研的研究形式。课题组全体老师都能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几年来,我们每学期坚持举办一次校本教师培训暨课题实验研究的培训活动,主要形式以专题讲座、教学论坛、教学沙龙、研究课、讲自己的教育叙事、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推动课题实验研究不继深入开展,以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我们反复从试讲、上课、评课,对模式的理解思考走向深入,研究课作为我们打造优质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不断促进我们在研究状态下实践工作的理念,逐步使我们的课堂生动精彩,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

我校的校本教研通过扎实的研讨活动展开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在平时的实践中我们积极提倡教师交流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做到取长补短,实现课题研究的最优化。并进一步完善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领受--领悟--提升。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动态性,可以对教学时空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

五、重视自我反思,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教学工作管理者,在不断的管理创新中要做到要求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探究与解决自身和课堂教学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按教学的进程,我们要求进行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教学前,要反思教材、学生、教师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要及时、自觉地对师生进行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我们提倡教师在每节课的教案后面写上教学小记,反思记录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对新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也及时进行反思,提出了对新教材的编写有一些看法与建议。

在教学工作的管理中,我们注重教师的反思,几年来大多数老师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乐于笔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教学后及时在备课本中记录教学反思,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写写教学心得,并将有质量的案例反思上传至学校专题网页,教师可以通过浏览网页及时学习、了解同伴的教学心得,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十几年来,我的教学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提升。学校的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正在成熟,我们的学生也正在崭露头角。成绩是我们努力进取的回报,然而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鞭策与动力,激励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为此我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1、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教材是新教材,虽然我们花大力气钻研教材,加强教研,但我们还是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深入,有些精神还没有完全领会透,因此,我们必须在今后花更多的力度进行教研,争取吃透新课标的精神。

2、教科研方面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对照新时期教学教科研的要求还存在不足,同时要让教学骨干成为教科研骨干,激励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今后,我们还要把教后感只注重对具体实践结果的粗浅回顾,提高到对实践本身(实践过程)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时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的平台,及时与同行交流思想,为学生提供服务。我们将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