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 “今年的产量应该比去年更多些呀,怎么可能比去年还少呢?” …… 当时我耐心地向她解释了这个问题。可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呢? 也许翻开我们的数学课本就能找到答案:说到工农业产量,总是今年比去年增产;说到用煤量,总是今年比去年节约。可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工农业生产中产量有所下降难道就不可能吗?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用煤量有所增加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看看我们的教材,这样加工过的、美化过的例子还少吗? 让数学走进生活,教材就该少一些人为加工的痕迹,让孩子们真正接触到“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数学。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有用的数学知识。 “找回自己” 今天举行一年级“走进新课程”展示活动。 新教材比较重视学生的个性,其中就有这样一道题: 用圆圈、多边形等各种熟悉的图形拼一个漂亮的图案。 在讲这道题的要求时,老师还降低了一些难度,只要学生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就行了。可学生们拿到这道题,竟不知如何是好,究竟什么样的算好,什么样的算漂亮,全没了主意……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有些茫然…… 后来,我在任教的班级就此话题做了一项调查:全班58名学生, 36%没有自己喜欢的图形;42%拼了,但仅仅为了交作业,因为他们没有自己喜欢的理由;大约22%的学生拼了,并写下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也有学生用多边形拼出了机器人,然后又颇有见地地说:“因为我想当一名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所以我就拼出了一个我理想中的机器人。”这样的精彩回答,似乎能给我们一些安慰,但更大的百分比在向我们说明,更多的孩子失去了自己,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应该找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学会探索,拥有个性。绝不能把一群活泼可爱、各具特色的孩子培养成了一模一样的乖孩子。 “一根黄瓜长约3厘米” 这是三年级的一次数学单元测验,其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黄瓜长约3( )。 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在少数。当时我们都不假思索地将这道题判为了“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长呢? “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呢?”试卷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小家伙围着我问。 “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挺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 小家伙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 “那它有多长呢?” “我们家拌的黄瓜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小家伙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着。 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而是说:“这样,老师明天带一根黄瓜给大家看一看好吗?” 第二天,我带去了一根黄瓜,学生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一句话:“儿童回答教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学生说黄瓜长约3厘米,刚开始我们都以为是学生没有能建立起“1厘米”、“1分米”的正确表象。其实不然。学生填厘米是基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见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啦。当时我也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而是第二天带来了一根黄瓜,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观察,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尊重学生的经验既包括那些正确的经验,也应该包括那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经验。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实验小学)
【教育资料】储冬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