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明 周燕娥老师小学教师:《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孙永明 周燕娥
一、激情设疑 导入新课 1、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个锦盒,从盒里拿出芦笛,让学生看看芦笛的样子,吹吹芦笛,听听芦笛吹出的声音,在学生欣喜、激动之时,揭示课题:今天芦笛出现在了我们的课文中,那就是爷爷的芦笛。 2、想听听爷爷吹出的芦笛声吗?(多媒体出示画面、笛声) 3、说说这笛声怎么样?(悠扬、清脆、悦耳……) (赏析:古人云“知之不如好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者通过实物,让学生观其形,听其声,感受到它的可爱,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好奇之心萌动,自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二、一读课文 感知大意 1、这样悠扬的笛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自学自读,并作圈划,同桌之间可以稍做交流。 2、交流并归纳(三次)要求读好这三句话 3、你觉得最精彩的是哪一处?(第三处) (赏析:我们都知道:每篇课文都有重点段落、重点问题,教学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有取舍,教者通过“找笛声”这一环节,帮助学生一下子把握住文章的脉络梗概,明确了重点。) 三、二读课文 感受意境 出示第三次笛声的语句“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不知过了多久,朦胧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声中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 1、“漫漫长夜”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2、看多媒体视频(狂风暴雨,巨浪翻滚,风声、雨声、涛声……) 3、谈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恐怖的,焦急的……) 4、读读课文的8—10自然段,想想强强在爷爷的小闸屋里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夜晚?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 5、交流讨论 教师以读悟为主要手段,在学生的交流中,帮助学生把握归纳,从两方面体会: (1)从强强的表现中体会,如:大声的呼喊,钻进被窝,大气也不敢透、焦急、罗嗦、缩回…… (2)从恶劣的环境中体会,如:狂怒、四践、喷洒、狂吼、摇撼,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 6、即时练背。 (赏析:语文学科重在读、写文章的人“情动而辞发”,读文章的人要“触辞而入境、动情”,教者以读为主要手段,再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读背,从而达到入境、动情,感悟长夜的恐怖。) 四、三读课文 感悟主旨 1、在这样一个恐怖、漫长的夜晚,爷爷是不是故意把强强独自留在小屋中过夜的?为什么这样做?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2、交流讨论 是故意的,可以从三处看出来: ⑴爷爷说的话:“你先睡,今晚有潮汛,我得去查看查看。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怕不怕?”(爷爷明知这是一个风雨狂猛、令人恐怖的夜晚,故意让强强留在这里经受考验。) ⑵在强强恐惧之时,隐约听到爷爷吹奏的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此时,爷爷知道强强处于恐惧中,便通过笛声告诉强强:爷爷就在你身边,不要怕,要经得住考验。)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