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树波:。(全日制学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这是相当可喜的。但是,认真审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1、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还要不要“接受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注入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探究式”是万能的吗?没有“探究”就不是教学吗?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第二,“探究式”适合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学生的智力发展、知识水平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脱离一些学生的实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学生个性不同,“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罢,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另外,“探究式”学习有优势,也有弱点;“接受式”学习有弱点,但也有优势。机械的“探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有意义的“接受”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运用之妙。如果不顾实际,对于明明是简单而不需探究的,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事实上,“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取中、平衡、按本国传统来整合”,“搞理论要走一点极端,搞实践应用必须‘执其两端而用之’,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的中间。”顾泠沅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探究式”与“接受式”关系的最好诠释。 2、教学注重“过程”,还要不要“结果”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实质上是“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倡导教学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对纠正过去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学“重在过程”也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随之而来,有一种声音似乎越来越流行,认为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知识真的不重要了吗?真变成第二位了吗?不!从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来看,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何谈方法与能力。如果只让学生追求形式上的“过程”,而不论“结果”,甚至不论“是非”,到头来学生获得的是什么?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是我们的长处,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我们应当做的是改变过去轻“过程”甚至无“过程”的现象,不仅使学生“孤零零地掌握、记忆、再现”知识,而且使学生弄清知识发生过程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批判”知识。“结果”与“过程”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3、突出学生的“主体”,还要不要教师的“主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处于主体地位了。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 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其实,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都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过程的发展、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学效果的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所能预设的,而是呈现出双边共时、动态生成的特性。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做什么、怎样做,也对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广大教师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创造出新的教育经验,产生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4、追求“民主”、“开放”,还要不要“秩序”、“规则” 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我们注意到,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民主、开放,一些如上课要发言先举手、不许随便下位子、两手平放坐姿端正等旧的课堂规则被打破了,这是令人欣慰的。民主教学氛围的创设,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精神的前提,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相处,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理放松、敢于质疑的空间,使学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长的自由与快乐。 但是,追求“民主”、“开放”,有些教师又走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是学生一旦兴奋起来,争着发言,几乎吵做一团,不少学生为了凑热闹,只顾自我表现,根本不管他人(老师或同伴)的意见。这时,教师如果板起面孔“管”一下,就会压制这样热烈的气氛,甚至会戴上教学“不民主”、“违背新课程的精神”的“帽子”;如果听之任之,不予组织,教室里就会乱成“一锅粥”,秩序混乱,效率低下,有时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怎么办?首先对“纪律”与“规则”要有全新的认识。我们反对专制、惩罚等手段,但教学的“民主”、“开放”是以课堂的“秩序”、“规则”为基础的,是离不开课堂管理的。没有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要在“民主”、“开放”与“秩序”、“规则”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朋友,还要与学生共同建立发言、讨论、争辩的新规则,养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使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开展。 【教育资料】潘树波。 作者:。(全日制学校) 时下,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课堂,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信息技术如何去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为师生之间架好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传递出书本所不能表达的信息,促进学生建构学习社群或者学习共同体,在大量的信息中,去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去探究、交流、建构、表达,这应该是信息技术当前迫切学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却发现信息技术在与教育教学整合中出现了许多值得让人思考的现象。 一、“课件秀”! 现象: 许多老师马上要上公开课亦或是赛课了,随即就要为课件制作跑个不停了,集本校制作课件的能人奇士,打造一流的课件。有时为了显示更加真实的场景,更眩丽的画面,不惜重金聘请校园外的高手,制作出精美的课件。从而希望通过“课件秀”在上课时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并进一步期望自己的课件能给评委老师和听课老师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这种“课件秀”在很多的时候往往确实能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于是乎,一批深得其要领的模仿者出现了,每逢上课,“课件秀”的展示成了许多行内行外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课件的使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形象的理解有些老师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现象。如果能恰当运用课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按照上述做法,把信息技术形式的追求在某一次发挥到及至,非但不能有助信息技术在教学运用上的普及和提高,反而会给信息技术在和课程整合的道路上设置出障碍。试想,每一课的教学都能这样去做课件吗?按照笔者制作课件的经验,制作一个算不上十分完美的课件需要的时间往往是一堂课的几倍。那么试想一下,当那么多老师看到精彩的“课件秀”之后,在平时的负担沉重的教学中还会不厌其繁,去碰一碰信息技术的边吗?“课件秀”无疑是将信息技术的使用带进了繁、难的胡同,这种偶尔为止的“课件秀”的生命力又怎么会长久呢? 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课程中整合的体现应该是在每一节课上、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和学习行为中、是紧密联系教学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而生成的模式和方法,而非限于某一次精心的软件制作。 二、“花拳绣腿”? 现象: 某次,笔者在有幸聆听于永正老师到我市上课的同时,听到了一番议论。由于于老师在教学时虽然没有利用课件,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最后出口成章,气氛热烈。于是有两位同行便议论起来。一位说:“于老师上课果然不同凡响,没用课件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的热情高涨。”另一位马上应道:“就是,什么课件,什么信息技术,有什么用啊!都是些花拳绣腿,没有什么价值,看看,于老师的课没有这些东西,多实在。”我听罢,一时无言。 反思: 我们应该看到,在老一辈的特级教师当中,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控比较薄弱。因此,在他们的教学设计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得到更好的理解的这种设计不够充分,但是否因为这些就可以下论调了呢? 从另一个角度看,信息技术到底在课堂上该扮演什么角色?这在许多老师心目中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必然要改变原先有的课程结构、形式、甚至内容,而这些将如何操作,确实是个很大的障碍摆在了面前,因此一部分老师为了适应潮流,便在上课的过程中牵强地加入了信息技术的成分,给人以“画蛇添足”的感觉,还有部分老师便会很“自觉”的去逃避,有意识的抹杀信息技术的优势。由此,“花拳绣腿”论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识之士应当看到,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这种复古的观念必将阻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对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象: 笔者曾经在执教《鲸》这篇文章时,曾经带领学生上网进行了一次网络学习,去浏览有关鲸的网站,查找有关鲸的分类、现状等信息。但无论是在“百度”里面搜索,还是在“google”里面查询,所得到的信息都是半鳞片爪,好不容易搜到一些内容,可是一打开确是由台湾地区的繁体网页,学生对信息的建构无从谈起。 广告泛滥成灾,大量网站内容粗糙,不健康的信息充斥网络,诸多严峻的事实逼迫老师不得不利用大量的时间在互联网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中搜寻有价值的信息。现在,信息技术从教育的角度看来,无疑已经成了一把双刃剑,在利于教育教学的同时,其实又在影响着教育的成效和教学的效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悄然隐现。 反思: 当教育界都对信息技术大加褒奖,形成了信息技术会对教学带来新气象,新变化这些共识的同时,我们是否从根本上考虑了去建立一个支撑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平台。与美国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相比,我国网上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这种无须争辩的事实已经制约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而仅有的一些可用的信息资源,还不时受到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如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等等。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需要紧紧的依靠国家的扶持,在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在全社会的关心下,通过计算机技术人员、美工、媒体制作人员、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内容专家、教育心理学、教师、管理人员、评价人员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以此消除“无米之炊”的尴尬,从而让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能。 四、“信息技术=聊天+游戏” 现象: A、网吧内,十余位初中男生一溜排开,精神亢奋,神情紧张正在热火朝天的玩游戏,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喝彩声。B、南京有一小学生暑假期间迷上了QQ,结果得一怪病:生活中也处处模仿QQ,别人和她说话,如果不发出提示音、晃动脑袋,像QQ那样,她就听不见。C、两名小学生在国庆节期间,接待了一名特殊的客人,一位来与网上表现得风流倜傥,出口成章的男网友见面的女大学生。当然,当网络上的身份与现实中的身份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之后,我们不难想象那位女大学生的尴尬和无趣。 反思: 几则新闻无一不透视出,当在学生的心目中,微机对他们的吸引除了游戏或者聊天亦或是不健康的思想。我们信息技术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学生的创新到哪里去了?屡屡见诸报端的不是哪个孩子写出了什么程序,不是哪些学生创立了哪个网站,而是以上的那些让教育工作者一脸无奈的笑谈。而这些已经在众多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是靠几十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选手所得到的金牌所能抵消和改变的。 在回归到信息技术教育本源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该如何去搞好信息技术的教育呢。作为本身创造性极强的信息技术,在让我们的学生学习的时候,也是应该通过教师有创造性的教学去让学生们喜欢并掌握这门技术的。当老师只是一味的按照教科书上生搬硬套,或者干脆放羊式的让学生自己摸索时,孩子们的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探求只能是浅尝辄止,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的注意力肯定会转移到如聊天、游戏这些更加简单,刺激耳目,麻痹精神的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走入了教育教学。但是,我们看到以上列举的几种值得发人深思的现象正在警示我们: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乃至于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既不能盲目跟风,又不故步自封,而是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工作去探求,去摸索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规律,实实在在地做出创造性的教育成果。 【教育资料】作者。 任霞老师新建小学教师:第八次。11、第八次 (第五册语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图文集合及抓关键词突破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却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重点段的理解,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第八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苏格兰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抗击外国侵略军,一连打了七次,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几乎失去了信心。(板:布鲁斯打仗 七次失败 几乎失去了信心)他躺在一间磨房里,不断地唉声叹气,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指读 指导朗读:声调要平一些,速度要慢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出布鲁斯王子几乎失去了信心。 再指读 二、精读第二部分。 就在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几乎失去信心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使他找回了信心,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决心战斗下去。 回答思考题 板:蜘蛛结网 纠正读音 出示小黑板 结 (长出果实或种子) (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是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 开花结果( ) 结网( ) 打结( ) 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写了蜘蛛是怎样结网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小黑板: 练习: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 )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 )新扯起细丝(在 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指名做 评讲: “重新”是什么意思?(再一次的意思)你能用 组个词吗? 为什么选择这个“再”呢?(因为“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这时,蜘蛛结网已是第二次,表示又一次,所以应选“再”) 谁能把这段话读准确,读流利。 指读 朗读指导:蜘蛛结网一次不成,再结一次,又被风吹破了,再从头干起,多困难呀,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得慢一些,面对这些困难,蜘蛛有没有害怕?有没有失去信心?你怎么知道的? 板:并不灰心 说得真好,我们读这些加点的词时,声音要稍微重一点,表现出蜘蛛面对困难不灰心。听老师读这句: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在 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失败了七次的蜘蛛又开始了第八次结网,结果 板:结成网 此时此刻,蜘蛛的心情怎样呢?(激动、兴奋)你能读出它的激动吗? 指读 齐读 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你喜欢小蜘蛛吗?为什么?(遇到困难不害怕 很勇敢 遇到挫折不灰心,对自己有信心 ,能坚持不懈地把事情做好。) 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读小蜘蛛是怎样结网的?齐读 小蜘蛛连续失败了七次,仍然毫不灰心,它的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真令人感动,它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布鲁斯王子,(出示小黑板 齐读 布鲁斯感动极了 他猛地跳起来 喊道 我也要干第八次 ) 谁能给这段话加上标点?这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为什么要加感叹号?(这是布鲁斯王子说的话。加感叹号说明布鲁斯王子十分感动,他决心要干第八次。 ) 如果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还是失败了,他还会干第九次、第十次吗?(会!因为他相信一个人做事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成功。)这就是俗话所说的 板:有志者事竟成 你还能从哪些词中看出王子感动极了?(猛地跳起来 喊道) 我们还可以从书上的插图中看出他感动极了,你能找到吗? 你能一边做着这个动作,一边说出布鲁斯王子说的话吗? 指名2-3人 三精读第三部分。 说到做到,布鲁斯王子四处奔走,招集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可是,经历了七次失败的士兵们对这场战争几乎失去了信心,布鲁斯王子又该怎样去动员士兵参加第八次抵抗呢? 听了布鲁斯王子的动员,战士们又找回了信心,跟随王子来到了前线,齐读 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板书:抵抗成功 第八次抵抗成功再次证明了 有志者事竟成 四、总结全文。 有很多名人、科学家他们也像小蜘蛛和布鲁斯王子一样不怕挫折,不怕失败,你能说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你有过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努力做成一件事的经历吗? 小蜘蛛使布鲁斯王子又充满了信心,并最终赶跑了侵略军,获得了胜利。相信同学们肯定像布鲁斯王子那样,从蜘蛛结网中获得了启发,你明白了什么?(在生活上,在学习上,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失败都不灰心,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板书: 布鲁斯打仗 蜘蛛结网 几乎失去了信心 七次失败 并不灰心 抵抗成功 第八次 结成网 有 志 者 事 竟 成 <<工作动态分析>>任霞老师新建小学教师的文章第八次。 黄琴霞老师鲸塘小学教师:轴 对 称 图 形。【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100~102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际事物和操作中认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含义,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使学生在操作中扩展、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 2、通过折纸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索精神。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教材通过树叶、蜻蜓和天平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找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接着让学生折叠学过的几何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这部分内容和练习都要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重点和难点是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说教法和学法】 一、注重激发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有了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他就会以极高的热情,专注地投入学习中,学习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课以创设猜图情境为教学起点,辅以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而且迅速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张对折的纸上画图形,并剪下来,再打开,观察特点,学生兴趣盎然。还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末,让学生在方格纸上为学校或班级设计轴对称图形的校徽和班徽,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鼓励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环节中,让学生先经历折、画、剪、等过程,然后进行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自己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有什么特征。再如,教学轴对称图形的几何图形时,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试一试、折一折、数一数,自己先找答案,然后全班交流小结。课末,鼓励学生在方格纸上为学校或班级设计校徽和班徽,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程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实验报告表,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一般梯形、圆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各一个。 学具准备:白纸2张、剪刀,笔等。 一、课前游戏,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猜猜它是谁? 2、(课件)依次出示四幅一半的图片(蝴蝶、蚂蚁、椅子、飞机),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再出示图片的另一半。 3、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揭题:像这样一些图形我们就叫它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对轴对称图形作进一步的研究呢? ●这一环节,课始由猜图引入,辅以多媒体,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地把内容呈现出来,学生兴趣浓厚,一下子使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为学习新课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也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动手操作,自主归纳 1、实验: (课件)把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用剪刀剪下来,再把纸打开。 请你按照这个方法剪一个图形,喜欢剪什么就剪什么。 学生完成后,师问:观察你手中得到的图形,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概括: 教师问:象你们手中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同桌互相讲讲,接着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再向同学们介绍对称轴,强调是一条直线,表示为点划线,并示范画法。 (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以及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3、练习一: (课件)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的位置。 (奖杯、蜻蜓、天平秤、天安门、树叶、汽车的图片) ●以上的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符合《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思想。学生通过眼看、手动、口说,了解到这些图形沿着折痕折,左右两边都能完全重合,从而初步感知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得出了结论。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实验: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01页方格纸上的8个几何图形。 提问: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 它们到底是不是我们今天学的轴对称图形呢?又有几条对称轴呢? 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将练习纸上的8个图形剪下,折一折,数一数,画一画,并填好实验报告表。 (课件) 实验报告表 正方形 等腰梯形 等腰 三角形 一般 三角形 一般 梯形 圆形 长方形 平行 四边形 是否是 轴对称图形 有几条对称轴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讨论和交流中获得知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 2、汇报结果: 边汇报边出示课件。 学生的回答如有错误,让其余同学补充,再让这个同学上讲台来折一折、数一数,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再次操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既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课件)1、找出下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课件)2、下面的数学,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0123456789 ●对所学知识及时地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五、全课总结 1、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了一些几何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学会了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对称轴的方法。 六、图片欣赏,拓展延伸 1、(课件)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图片:美丽的建筑物。 2、(课件)为我们的学校或者班级设计一幅轴对称图形的校徽或者班徽。 3、设计者将作品向全班展示,并说明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唤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学习欲望。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思想。让学生设计校徽,既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相联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让学生展示、说明作品这一环节,使学生在丰富的想像中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既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又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 <<工作动态分析>>黄琴霞老师鲸塘小学教师的文章轴 对 称 图 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