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日制学校)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在写烟台的海的同时,也写了与之相依相偎的烟台人。课文最后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座舞台上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对这句话的理解既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这一点大多数同学能够理解,但为什么说它是一道广阔的背景、一座壮丽的舞台,为什么说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座舞台上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绝大多数的同学理解起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在反复阅读教材后,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备课时,我就想,能不能尝试一下,将景与人分开来学习,也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那么一丝不舒服的感觉,然后我扣紧这一丝感觉,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景与烟台的人之间的关系,景离不开人,人离不开景,没有这景,人便失去了生存的依托,没有了人,景也少了许多的生气。从这一个角度尝试突破最后的难点。 但在上完课后,却发现这样的设计有很多的欠缺之处。首先,对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即使是朗读,指导也显得呆板而单薄。其次,学生的思维含量不够,多是老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着,思维的火花没能得到激发,更谈不上多少提高了。 看来,这样的设计还是得好好地改上一改,我准备想好了以后,再到其他班里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突破口。
【教育资料】作者。 作者:。(全日制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中,我们总要讲到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其一般规律为: 氧化性 还原性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剂>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在教学中强调这二条规律,并在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比较中得到应用。但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有一些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表现出矛盾的性质,甚至怀疑上述规律的正确性。 [问题一] (1)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此反应中Cl2是氧化剂,HClO是氧化产物,所以可推出氧化性Cl2>HClO。 (2)ClO-与Cl-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Cl2,如漂白粉可与浓盐酸的反应。此时氧化性HClO>Cl2。那么两者的氧化性到底谁强? [问题二] Mn2+或MnO2能催化H2O2的分解,其反应机理的过程可表示为: 2H2O2+Mn2+=2H2O+MnO2+2H+ ----------------------① 2H++MnO2+H2O2=Mn2++O2+2H2O ----------------------② 由反应①推出氧化性H2O2>MnO2(氧化剂>氧化产物), 由反应②推出氧化性MnO2>H2O2(氧化剂>还原剂),两者也产生矛盾。 二、问题的思考 上述两个问题中看起来与前面的规律存在矛盾,其实不然。下面是笔者的一些见解。 1、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溶液,氯气一部分作为溶质溶于水,一部分与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平常的氯水溶液是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情况。反应Cl2+H2O=HCl+HClO的进行程度如何,我们可从平衡常数看出。 查文献得:△G°(Cl2气)=0KJ/mol,△G°(H2O液)=-237.18KJ/mol, △G°(HCl液)=-131.29KJ/mol,△G°(HClO液)=-79.9KJ/mol。 △G°=(-131.29-79.9)KJ/mol-(0-237.18)KJ/mol=25.99KJ/mol>0 由△G°=-RTlnK°,标准状态下T=298K,求得平衡常数K°=0.989。 从△G°、K°值可看出此反应的正向反应是不自发的,其逆向反应才是自发进行的,即正向进行的反应程度很小,实际上溶解的氯气只有很小一部分与水反应。这一点还可从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反映:酸性数据表中E°(Cl2/Cl-)=1.36V,E°(HClO/Cl2)=1.63V,所以电动势E=1.36-1.63=-0.27V<0,即反应应自发向逆向进行。 综上所述,反应HCl+HClO=Cl2+H2O是自发反应,可从此反应中推断出HClO的氧化性大于氯气,而不能逆推。总之氧化性强弱的比较规律适用于自发进行的反应方向,而不适用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方向。 [启示一]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容易被它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能深入地去分析思考问题,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精神。 2、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它确实参与了反应,只是反应过程中消耗与生成的量恰好相等,它的作用的内在本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容易发生。问题二就是对催化剂在反应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如何理解它们的氧化性强弱关系? 在上述二个反应中,我们分析二个反应的电动势。查酸性数据表得: E°(MnO2/Mn2+)=1.23V,E°(H2O2/H2O)=1.776V,E°(O2/H2O2)=0.6824V. 对反应:2H2O2+Mn2+=2H2O+MnO2+2H+,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E°=1.776V-1.23V=0.546V>0 对反应:2H++MnO2+H2O2=Mn2++O2+2H2O, E°=1.23V-0.6824V=0.5476V>0 从上面的计算可看出两个反应的E°都大于0,反应都能自发正向进行。即我们能从反应①推出H2O2>MnO2是正确的,从反应②中也能推出MnO2>O2,但不能由反应②推出MnO2>H2O2,因为一个反应中还原剂体现的是还原性,而它作为氧化剂时的氧化性没有直接体现。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除其本性外,还与反应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浓度、介质的酸碱性等有关系。如在酸性条件下H2O2可氧化Fe(CN)64-成Fe(CN)63-,而碱性条件下Fe(CN)63-可把H2O2氧化。 [启示二]任何规律、定律、定理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在使用中不能随意扩大和延伸,否则得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要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学术意识。 三、结论和思考 由以上讨论的情形可知只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强弱的判断符合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的规律。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要视具体事实而定。上面讨论的情形都是标准状态下,当溶液的酸性增强,MnO2 和H2O2的电极电势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当[H+]达到一定浓度时,E(MnO2/Mn2+)>E(H2O2/H2O),此时二氧化锰的氧化性将强于H2O2,这一点大家自己可作深入讨论分析。 【教育资料】作者。 缪琴老师和桥小学教师:22.井(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抓住提示句展开具体叙述的方法。 3、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的道理。 三、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四、课前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自然段。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井》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水井的?(古老)和井水的?(清甜凉) 2.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起来背诵一下。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 1.过渡: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井水清这一特点。 2.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横线划出中心句。(指名读中心句) 3.作者又通过哪些词语来说明井水这一特点的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倒映、好奇地、一颗一颗地数着)(体现了作者对古井的深厚感情) 4.作者对这口井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会背的可以背诵。 5.小结:刚才我们是这样来学习课文的:(1)(2)(3) 三.教学第三、四自然段。 1.过渡: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来学习其中的一个自然段。在小组讨论之前,每一位同学都得自己思考一下问题。 2.学生自学讨论。 3.交流。 第三自然段 (1) 中心句。 (2) 词语:都是、都不住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竟然一口气喝了两 大碗; (3) 体现了人们对井水的喜欢。 (4) 朗读。 第四自然段 (1) 中心句。 (2) 词语:浸得冰凉、又酸又甜、清香、冰凉可口、一辈子也忘不了; (3) 体现了人们喜欢井的感情。 (4) 朗读。 4.同学们学习得很好,接下来老师考考你们(填空) 齐读填空。 5.小结:这清清的甜甜的凉凉的井水养育了几代人哪! 四.教学第五自然段。 1.引读:站在井台上,喝着甘甜的井水,作者从那时侯起就常常想:……(这口井……) 2. 他们指谁?(掘井人) 他们的劳动指什么?(掘井) 甜美和欢乐又是指什么?(指清、甜、凉的井水……) 3.小结:掘井人用自己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的甜美和欢乐不仅是书上所说的几个方面,井水就想母亲的乳汁哺育了这方土地上的儿女,所以我们应该记住他。这就叫“喝水不忘掘井人”。正是“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 4.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本文通过写水井的年代久远和井水清甜凉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对这口古井的喜爱,告诉我们正是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 2.在写井水特点时,作者都用了“井水很……很……“的中心句开头。我们也来做个练习:今天,天气很冷很冷。” 有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天气的冷呢?(气温、风、霜、冰、人们的表现) 我们可以参考下面老师提供的词语大家进行小组讨论。 六.作业 1.完成练笔。 2.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 水井 :古老 一道道深深地印痕 22.井 清 数星星 一颗一颗 喜爱 井水 甜 喝井水 不住得 两大碗 凉 浸红李子 冰凉可口 <<工作动态分析>>缪琴老师和桥小学教师的文章22.井(第二课时)。 张富军老师高塍小学教师:黄鹤楼送别。苏教版第九册第25课 一、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结合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绿线中的只识不写)。 3、 通过诗文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和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诗人和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有感情朗读诗文。 2、 领悟诗文深邃的意境;感受朋友间的深情。 3、 抓住诗文的空白进行想象。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课前预习:自学字词;读通课文;简单批注;提出问题。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投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朗读(师生互动)。 3、 说说诗句大意。(教师简评:说得不好不要紧,让我们一起学完了《黄鹤楼送别》一文,我相信大家不但会理解诗意,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 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别(分步板书:①板书“黄鹤楼”,介绍有关地理位置及历史;②板书“送别”,理解意思;③读题,指导读出“别”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分节读课文。(教师视具体情况加以指导) 2、 结合课题,理解课文大意: 谁送?送谁?(板书:李白、孟浩然)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速读第一自然段(30秒)。 2、 合上书本,看谁了解的信息多?(汇报、交流。) 时间:暮春三月;地点:长江边的黄鹤楼;人物:李白、孟浩然;事件:饯行(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3、 以读促悟。(读出暮春三月的美;读出将要惜“别”的情。)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两位大诗人,一对好朋友就要分手了,①他们的心情怎样?②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默读2、3自然段。 2、讨论: ①“……,一会儿……,一会儿……,……”(不去触动,依依惜别) ②李白的语言;(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何日再见、满饮此杯等) ③孟浩然的语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暂时、永世不绝等) (以上三句话由多媒体出示,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并作简要板书,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和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3、 你就是李白,你就是孟浩然会说些什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因为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话别”场面谁也不清楚,编写教材的人也是想象的,学生也可以尝试。)(这一环节的训练比理解原文更重要) 五、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教师引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学生跟读后文) 1、多媒体出示:“友人登上了船。……流向天边……” (在这段话中,最能反映李白惜别之情的有哪些词?) (“伫立、凝视”,这两个词表面看起来如雕塑一般,但是透过这种“平静”,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内心怎样?) (反复朗读,想象意境,加深感悟。) 过渡:李白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一脍炙人口的诗篇—— 2、多媒体投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朗读。 3、说诗句意思。 4、 朗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指导要到位) 六、拓展: 课文从孟浩然登船之后就没有再写到他,假如你是孟浩然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呢?(讨论,由学生想象关于孟浩然别李白后的内容,并且完成板书。)(抓住诗文的空白进行想象) 七、学生质疑: (视质疑内容,随机而定,教师也可适当提问。) 八、小结:(略) 九、作业: 1、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小练笔:孟浩然别李白 板书设计: 李 白 黄鹤楼送别 孟浩然 何日再见? 海内存知己 满饮此杯! 天涯若比邻 伫立、凝视 吟诗…… <<工作动态分析>>张富军老师高塍小学教师的文章黄鹤楼送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