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平方是4,3的平方是9,所以圆的面积的比是4:9。”…………【反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老师的问题回答错了是很常见的,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如何处理,可以充分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和成人不同,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老师们通常更多看到的是错误的消极方面,因此,千方百计地避免或减少学生出错;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处置不当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其实,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份”激活,让智慧成分喷薄而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出修正,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那么,“错误”也可以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案例】中,王名虽然错了,但他的“2:3”是他从前面的结果类推出来的,虽然是错的,但也闪烁着他思维的火花,(而且还蕴涵着类比的数学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师这时就需做一回“糊涂官”,不要即下定夺,否定他的意见,而要将错就错,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争辩”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中分析、争中反驳、争中明理、争中内化知识和获得正确的方法。这样一来,不明白的也充分理解了方法,而且印象特别深刻。从而大大激起了学生的 探究欲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辩能力在其中得到了繁荣发展。 二、列错纠错——梳理思路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足为怪的,面对这些错误,如果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相反,如果我们将错误呈现,让学生通过专门进行“尝试错误”的活动,引导他们比较、思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别能力,尽可能做到少错,甚至不错。 1、预设性列错--------防患于未然 【案例描述】 在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出示这样一组判断题: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2)、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圆锥的2倍…………………………………………………………………( ) (3)、如果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4)、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2平方米,高是5米,它的体积是60立方米。……………………………………………………………………( )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5立方米,底面积是25平方米,它的高是3米。……………………………………………………………………( ) 【反思】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预设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此为重点进行教学,但仅仅靠反复强调、讲解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将可能出现的错误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专门进行“尝试错误”的活动,引导他们比较、思辨。从而在“错误”中寻找真理。在【案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圆锥的体积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错误(1、圆锥和圆柱的关系中的等底等高问题。2、圆锥体积计算中的“÷3”的问题。3、已知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或高)求它的高(或底面积)的问题),教者没有靠自己的讲解去反复强调,而是精心设计一组判断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辨别,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生成性列错--------亡羊补牢 【案例描述】 在学习了《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以后,根据学生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在下一课的开始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 下面是三位小朋友做的作业,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