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掩盖语文教学个性特点的误区。语文课与其它课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区别。其实语文是一门融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情达意,震撼读者的。语文课文中大多是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尤其是古诗文,都已传诵了千百年,这些文章大多情理交融,字字珠玑,极富艺术感染力,往往百读不厌,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语文课本这一独特优势引导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渐入佳境”,指导学生学会鉴赏,即在“入境”的同时学会“赏景”,使之“流连忘返”。
二、语文课改走进偏重形式误区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处理好方法和效果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方法应以效果为目的,不能本末倒置。新课程改革讲究的是新的教育理念,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人却过分注重形式的东西。谁都知道教学质量是任何学校的生命线,任何学科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最后都要跟教学质量挂钩。教学手段是新颖的、教学形式是多样的、但如果教学效果是差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又有什么用?本人曾听过一堂社会历史课,讲的是关于日本侵略中国的事。这堂课如果老师能用绘声绘色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应该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这位老师为了迎合新课改,他把这节课搬进了电脑教室,要求每位学生上网自己查找有关资料。课堂形式可谓新颖,但我当时就发现许多学生根本不在查资料而在打游戏,甚至有几台电脑都无法打开。试问这节课学生收获了多少?
(二)没有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是缺乏生命力的。任何革新都是在原有模式基础上的发展与再创造,并非对现有模式的全盘否定,语文教学改革也应如此。但是不知是急于求成还是标新立异,一下子各个校园都大张旗鼓进行新课程改革,今天这里新课改公开课,明天那里新课改研讨会,场面热热闹闹,老师一接到上课通知,往往要忙上一两个星期准备课件,还要麻烦电脑老师帮忙。因为如果一堂课只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去教,无论效果有多好,评课时总会听到“可惜没有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叹息声,全盘否定了传统教育的精华。于是评优课始终不会出线。此时我是多么怀念自己读中学时老师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创设情景,吸引学生陶醉其中的教育模式啊。
(三)没有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有许多相通
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文学作品的特殊性更为突出,因为文学作品都讲究“意境”和“神似”(而非“实境”和“形似”),好的作品能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想,而教师的本领就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去遐想和领悟作品所蕴涵的“意”和“神”,而不必引导学生去见其“实”和“形”,否则很可能“化神奇为平庸”,令隽永的作品庸俗化、浅薄化,使本可以回味无穷的诗文变得味同嚼蜡。这使我想起了不久前一位语文教学前辈和我讲的一段话。他回忆自己小时候学《秋天》一文的情景:老师一手拿着摊开的课本,一手象乐队指挥那样轻轻地打着拍子,眯缝起有神的大眼睛,微微摇晃着身子,入神地朗读着“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他说随着老师绘声绘色的读书声,一幅无比壮丽的充满诗情的画面永久地定格在了他的记忆里,它比几十年来在书本里和生活中见到的任何一幅秋色图都美得多。他还说前不久某校老师将这幅图景制成多媒体软件,象幻灯片那样放给学生看,以便于学生理解,可他觉得与小时候定格在记忆里的图景,不啻天壤之别。其实,学生的想象空间是无垠的,岂是一幅画面能勾勒的?
三、语文课改走出偏重形式误区的对策思考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上说明文课可尽量多用,以便于学生理解,说明文大多是知识性较强的文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明白;譬如最近听一位老师上《绿色蜾蝈》一文,我就觉得她的课件制作的很有必要。一开始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是一只可爱的绿色蝈蝈,然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蝈蝈的外行特征。学生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朗读文本,学生就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对文本也产生浓厚的兴趣,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接着老师还设计了一张表格,把蝈蝈的生活习性作了归类在大屏幕上一显示,一目了然。而同样是一节语文课,有位老师在上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也制作了课件,把父亲过铁道时的艰难用一幅画面来概括,让学生体会父亲的爱子之情。试想类似一幅漫画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